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雉作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一生堪稱不凡,不料在此事中她竟……

呂雉作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一生堪稱不凡,不料在此事中她竟……

呂雉作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一生堪稱不凡。在群雄並起戰亂不斷的秦末,呂雉與劉邦同甘共苦,終使劉邦取得了天下。此後呂后又多次輔佐朝政,平息叛亂。她計殺韓信、彭越等異姓諸王,為剪除分裂勢力、鞏固漢初政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她也有將戚夫人製為人彘的冷酷一面。呂雉能夠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后,與其父呂公的慧眼獨具是分不開的。呂公因躲避仇人帶著全家投奔自己的好友沛縣縣令。縣令大擺宴席為他接風,沛縣的頭面人物都紛紛前往祝賀。蕭何總管宴會事宜,對賓客宣布,凡是賀禮不滿千錢的座位就排在堂下。當時劉邦僅僅是個亭長,囊空如洗,卻又不願屈居下座,就在拜帖上寫「賀儀一萬錢」,然後便大搖大擺地走進大堂。呂公善於看相,見劉邦相貌堂堂,舉止氣度頗為不凡,認為他是大貴之相,便不顧老伴的反對,將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劉邦也隨之起兵舉義。呂氏完族幾乎全都跟隨他轉戰南北,其中呂雉之兄呂澤和呂釋之都是帶兵的將領。公元前205年,劉邦被項羽打敗,連父親太公和呂雉都被項羽扣作人質,知了兒子劉盈兩姊弟與數十騎逃亡。正是呂澤帶領一支漢軍迎接了疲憊不堪的劉邦,又收攏了漢軍的潰兵,才使劉邦暫時有了立足之地。直到公元前203年楚漢簽訂以鴻溝為界兩分天下的停戰協定以後,項羽才將太公和呂雉釋放。後來項羽敗滅,劉邦正式稱帝,遂立呂氏為皇后,立其子劉盈為太子,女兒為魯元公主。呂雉由此開始逐漸參與政事,為劉邦出謀劃策。當時日險惡政治環境磨鍊出了她幹練的才能和果決無情的性格。她除掉韓信與彭越的事最為充分地說明這一點。韓信是劉邦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在楚漢戰爭中立功最大。劉邦對韓信統兵能力和巨大功勞極為忌憚,因懷疑他謀反,將他從楚王降封為淮陰侯,留在長安加以監視。

韓信知道自己的前程已經到此為止,十分沮喪。他先是消極反抗,長期稱病,後來因為心中怨憤,逐漸走上了謀反的道路。公元前197年,代相陳稀反叛,劉邦親自前去討逆。韓信則在長安與陳稀串通,打算趁劉邦不在京城發動政變,一舉顛覆劉邦的政權並取而代之。韓信只待陳稀密報一到就會開始行動,卻不料有人連夜向呂后告密。於是昌後同相國蕭何合謀,讓人裝作報捷,詐稱陳稀已兵敗身死,令群臣皆上朝祝賀。韓信得知後十分驚懼,告病不去上朝。相國蕭何特來見韓信,對他說:「你雖然身體欠安,但也應該強打精神上朝祝賀,這是在表忠啊。」韓信聽信蕭何的話入宮朝賀,結果進宮門就被擒下。

呂后立即宣布他的罪狀,將他斬首,同時夷滅他的宗族。呂后就這樣靠著自己的果決消弭了一場大禍彭越則是劉邦的另一個得力大將,被封為梁王。劉邦征討陳稀時曾請彭越協助進剿,而彭越卻稱病,只遣一將率兵赴邯鄲敷衍劉邦。劉邦見狀大怒,遣使去責難彭越,彭越仍然稱病。恰巧這時梁國的太僕向劉邦告密說彭越密謀反叛,劉邦馬上把彭越掏捕並押送到洛陽。劉邦本想處死彭越,但最後還是決定讓彭越免死,貶為庶人併流放到蜀地。

彭越在被流放的半路遇到呂后,向她哭訴自己的冤情,希望能夠讓他回老家安度晚年。呂后假裝答應為他說情,把彭越帶回洛陽,卻對劉邦說:「彭越才高望眾,如讓他去四川,鞭長莫及,萬一復返,豈不是自遺禍患?不如現在就殺了。」劉邦聽了後覺得有理,將彭越交呂后全權處理,呂后便為彭越羅織謀反的罪名,最後夷滅了彭越的宗族。呂后不但在對待劉邦的敵人時果決而又無情,在後宮爭寵的時候也是如此。她在後宮中最大的敵人是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她是劉邦起兵之初在山東所娶,這時呂后已年老色衰。戚夫人不但幾乎獨霸劉邦的寵愛,還威脅到了太子劉盈的合法地位。

劉邦覺得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像自己,因此甚為寬愛,在如意十歲時封他為趙王,而生性仁和的太子劉盈卻被劉邦評價為儒弱無用。劉邦有意要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他的這個意圖雖然在朝中提出時遭到眾臣一致反對,但仍然讓呂后十分恐慌。她不得不聽從周圍人的建議,派呂釋之去向張良討間對策。張良足智多謀,果然獻出一計:「有四位賢士為避秦亂隱居在商山,稱為商山四皓。皇上曾經厚禮聘請他們,但他們認為皇上粗魯不文,不肯出山做皇上的臣子。如果太子能謙恭厚禮,成功敦請這些皇上沒能請到的人出山,必能彰顯太子的人望,鞏固太子的地位。」 呂后依計而行,竟然真的讓太子請到了這四位賢士。後來劉邦又重提改立太子的意旨,恰逢朝中舉行慶宴,太子帶著四皓上朝拜賀。劉邦看見四皓非常尊重太子,十分驚奇地問:「我以前請你們,你們卻拒不出山。現在為何反而樂於追隨我兒?」四皓回答說:「皇上一向輕侮儒士,我們不願受辱。

而太子仁孝恭敬,禮賢下土,士子們自然都願為太子所用。」慶宴結束後,劉邦無奈地對戚夫人說:「我本想改立太子,但現在太子有這四位賢士輔佐,羽翼已成,怕是動不得了。」於是這一場廢立太子的鬥爭,最後以呂氏勝利而告終。劉邦在公元前195年駕崩,太子劉盈即帝位,是為惠帝,尊呂后為皇太后。

惠帝年方17歲,仁弱無力,朝中大權全由垂簾聽政的呂后掌握。劉邦的葬禮甫畢,呂后便開始利用自己皇太后的權力,向戚夫人及其子劉如意進行瘋狂的報復。她先將戚夫人因禁於永巷,剪去她的頭髮,讓她戴上腳鐐手銬,穿上最衣裙,做苦工春米。戚夫人時常一邊春米,一邊悲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春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呂后知道後大怒,便起了斬草除根的念頭。

當初劉邦不得不打消改立太子的念頭時,就擔心自己死後戚夫人母子性命難保,便選中了敢言力爭的御史周昌擔任趙國的相國,希望他能保全趙王的命。當呂后派使者傳令要趙王去長安時,周昌見來者不善不肯奉詔。呂后便派人召周昌到長安間話,待周昌離開趙地再派出第二個召趙王的使者。如此來趙王也不敢不動身赴長安了。仁厚的惠帝劉盈不想讓自己的兄弟被害,便先趕到長安城外去迎趙王,將他接到自己宮中,起居飲食都在一起,使呂后時難以下手。不料呂后某日趁惠帝晨起出外習射的空當,遣人攜毒酒強行將自在宮中的趙王毒死。呂后殺死了趙王還不解恨,又想出一個滅絕人性的酷來。

她派人先砍斷戚夫人的四肢,再將她的眼珠挖去,又用藥物使其聾啞,後放在廁所中,稱之為「人彘」。幾日後她還得意地召來對戚夫人持同情態的惠帝,讓他前往觀賞。惠帝見狀差點兒嚇暈過去,覺得自己的母親實在太忍了。他讓人告訴呂后:「這不是人做得出來的事,我為太后之子,太后所如此,我將何以治天下?」 在呂后專權的淫威下,惠帝日益消沉,在後宮縱情享樂,不問政事。然而惠帝本就體弱多病,又這般放縱,眼見不能長壽,偏偏皇后還一直未生孩子。這可難壞了呂后,如若惠帝死後讓劉邦的其他兒子來繼承皇位,她便沒有理由繼續把持朝政。

於是她將惠帝一個矩妾所生的兒子交給皇后撫養,還殺掉了孩子生母。公元前188年,年僅二十三歲的惠帝病逝,呂后就立張皇后的養子為帝,稱之為少帝,呂后以太皇太后之尊臨朝聽政惠帝死後,呂后掌握朝政的名分被大大削弱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呂后不得不大力提拔自家親族。她知道守衛京師的軍隊十分關鍵,就讓呂台、呂產、呂祿當了這支軍隊的統帥,同時又把呂氏家族成員一一安排到重要崗位上,還大封諸呂為王。除此之外,呂后又將諸呂之女嫁給劉姓的王侯,以使昌氏家族永遠興旺下去。不想惠帝的兒子少帝也不能長久,他意外知道自己並非皇后親子,不知利害地說出了「太后殺我母,我以後一定要報仇」的話。呂后知道後立即把他囚於永巷,對外宣布小皇帝生病,後又將少帝鴆殺,立惠帝另一庶子常山王劉弘為帝公元前180年,年近七旬的呂后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也清楚自己死後勢必會有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因此她讓呂氏宗親控制了首都和官廷的衛成部隊,任命呂產為相國,以呂祿的女兒為皇后,為鞏固呂氏的權力做了最後的努力。不久之後,呂后病逝。劉氏諸侯王立即聲討諸呂之罪,共同發兵討伐昌氏集團。劉氏集團在周勃、陳平等人的組織帶領下,通過一場宮廷政變,幾天時間便將呂氏集團一掃而光,然後迎劉邦另一個兒子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呂后在先後把持朝政的十六年間,曾推行穩定社會秩序、發展農業生產與民休戚的政策,使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日後死後葬於高祖長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侃聊 的精彩文章:

姜子牙的徒弟武吉是做什麼的?

TAG:歷史侃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