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降壓的中草藥有哪些?

能降壓的中草藥有哪些?

高血壓患者一般需要長期聯合使用降壓藥才能使血壓逐步降低,趨於正常。但很多患者都會有一種擔心「是葯三分毒」,所以中藥降壓就成了患者的不二選擇,那麼哪些中草藥可以降壓呢?

1.羅布麻:味淡澀性驚,平肝降壓、清熱利尿。

2.稀薟草:味苦性寒,祛風通絡、清熱降壓。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結、化痰、降壓。

4.鉤藤:味甘性微寒,清熱平肝、息風止痙。

5.杜仲:性味甘溫,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

6.決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低血脂及血壓功,防止血管硬化。

7.石決明:味咸性寒,清肝明目、平肝潛陽功效。

8.茺蔚子:味甘性微寒,活血調經、涼肝明目、降壓。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

10.地龍:即蚯蚓,味咸性寒,降壓。

11.葛根:味甘辛性涼,改善頭暈頭痛、肢麻、耳鳴。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降壓及改善毛細血管脆性。

13.黃芩:味苦寒,使血壓降低,改善頭痛、胸悶、煩躁等癥狀。

14.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消食化積,活血降壓。

15.淫羊霍:味辛甘,性溫,補腎壯陽,祛風濕,降壓。

16.吳茱萸:味辛苦、性熱,疏肝下氣,散寒止痛。

17.梧桐葉:味辛苦性涼,祛風濕、降壓。

18.丹參: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通經,具有擴張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作用;葛根解肌、昇陽、生津,具有降血壓、減慢心率、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環及心、腦血液供應等作用

19.生地黃: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生地黃對心血管系統有較強的生理活性。

20.三七:活血散瘀,對心腦血管起明顯內皮素拮抗劑作用,起到擴張血管,增加心肌血供,減慢心率,降低心臟負荷,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

21.昆布:具有補鉀排納功效,降壓作用溫和,降壓效果確實可靠。將眾原料相伍,可共奏滋陰益腎、鎮肝息風、穩血壓、通血管防並發之功。

22.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九卷記載「石膏亦稱細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風寒熱, 有解肌發汗,除口乾舌焦, 頭痛牙疼 等功能,乃祛瘟解熱之良藥。」在中國人們早就用天然石膏製成枕頭,唐朝薛逢有詩《石膏枕》「表裡通明不假雕,冷於春雪白於瑤。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據中醫理論及民間使用證明:高血壓屬熱症,石膏性寒,用石膏磨製而成的膏老莊保健枕,以寒克熱能自然調節腦神經和人腦正常溫度,使腦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壓升高,長期堅持使用,能將血壓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降壓 的精彩文章:

全國高達2.6億患者,卻不知吃靈芝輔助降壓的效果……

TAG:降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