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30年前北洋水師也曾硬氣過。李鴻章:給我調轉炮口炸平日本!

130年前北洋水師也曾硬氣過。李鴻章:給我調轉炮口炸平日本!


每晚八點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





近代中國可以說是一部令國人倍感屈辱的黑暗歷史,自1840年林則徐虎門銷煙後,大不列顛憑藉著堅船利炮轟開了清王朝閉關鎖國的大門。




此後中國接連割地賠款,中國逐漸走向亡國滅種的歷史邊緣,在此存亡危機之際,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政府的有識之士終於意識到,世易時移,西洋艦船的船堅炮利大清革新已勢在必行。



終於在19世紀60年代,以李鴻章、曾國藩、沈葆楨等一批朝廷重臣的上書諫言下,大清國的掌舵人慈禧太后批准了洋務運動的開展。




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此展開,洋務運動前期打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採取派遣留學生、聘請國外教官、購置西歐炮船等措施使得短時間內,先後成師北洋水師、南陽水師。







清王朝的海軍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大清艦隊也藉此一躍而成為東亞第一,世界第九的海上軍事強國。




在大清水師成建制後,世界局勢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此時的沙皇俄國意欲南下攫取遠東朝鮮半島,而日本通過「甲申政變」妄圖推翻親華的李氏王朝,英國人為了阻止沙俄南下,派出軍艦佔領了朝鮮半島南端的巨文島。





(圖)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北洋水師的領頭人李鴻章清楚:倘若朝鮮半島為列強所獲,無疑會嚴重威脅大清國的本土安全。




為此,1886年,李鴻章命令丁汝昌、吳安康率領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前往朝鮮半島的永興灣一帶巡弋,以展示大清水師的「肌肉」,藉此威懾敵國。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琅威理則率領「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等6艘軍艦前往朝鮮東海岸海面操演,並派出「超勇」、「揚威」兩艘戰艦前往海生崴接送當時參加中俄關於吉林東界勘定談判的清政府官員吳大澄。




經過這麼一來回折騰,北洋水師鐵甲艦燃料耗盡,艦船急需保養維修。




鑒於當時清廷的旅順軍港尚未完工,李鴻章遂決定由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鎮遠、定遠、威遠、濟遠四艦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檢修,並展開對日本的「親善訪問」。這也是中國鐵甲艦隊的首次訪問日本。




8月1日,北洋艦隊到達長崎港後,受到了日本當地軍民的集體圍觀,望著威風凜凜的巨艦上龍旗高揚,人群中有了驚嘆、羨慕、憤懣的複雜情緒。




8月13日,日方邀請抵達長崎的北洋官兵登岸購物。一些水兵卻違反軍紀,前往當地妓院尋樂且酗酒鬥毆。聞訊趕來的警察平息了事端,多名情緒激動的清兵前往警署繼續鬧事。並以軍刀將一名日本警察刺成重傷,肇事水兵也受了輕傷並被逮捕,不料軍艦上竟衝出400多人,直撲警察局而去,而艦上的12寸巨炮則調轉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這下日本可沒脾氣了,面對堅船利炮,只能乖乖的放人,還要道歉賠償。




(圖)北洋水師




李鴻章在獲悉此次事件後只是說:「弁兵登岸為狹邪游生事,亦系恆情。即為統將約束不嚴,尚非不可當之重咎,自不必過為急飾也。」




在李鴻章看來因嫖妓引起的衝突只能算是小事。




然而,這僅僅是中日之間的一次小範圍的摩擦,接踵而至的則是即將改變中日歷史命運的驚天大逆轉。



1886年8月15日,李鴻章授意全艦隊放假一天,並允許450名水兵自由觀光。




雖然丁汝昌明令禁止水兵執軍械上岸。但部分清軍士兵枉顧水師提督丁汝昌的禁令依舊持械帶到上岸。部分清國士兵還從日本古董店裡購買了部分制式精良的日本武士刀。




然而,正當興緻勃勃的清國水兵上岸享受難得的購物假期之際,部分倭國軍民與大清水兵發生了爭執,很快這場爭執演變成了中日之間的大規模械鬥。




早有準備的日本警察將參與械鬥的清國水兵分割包圍,並糾集當地日本居民向清國水兵投擲石塊,雙方械鬥進入了白熱化程度。




根據統計,在這場中日雙方大規模的械鬥過程中,清軍水兵死亡5人,受傷44人,5人集體失蹤,而日本方面也被打死5人,受傷30人。



此次事件在歷史上被稱之為「長崎事件」。




「長崎事件」發生後,北洋水師群情激奮。





(圖)長崎港




根據史料記載,定遠等四艦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褪去炮衣,將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總教習琅威理甚至主張對日開戰:「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待,總教習琅威理不愧是從大不列顛走來的優秀戰略家,因為此時日本剛剛開始「明治維新」的模式,而日本全境尚未造出一艘像樣的鐵甲艦,倘若此時以清國重炮轟滅日本長崎三菱製造所,將日本的狼子野心扼殺於萌芽狀態,或許就不會有甲午戰爭的恥辱了。




然而,在丁汝昌看來此事只是中日之間的一次外交意外,若貿然開炮轟炸日本三菱製造所,必將造成難以收場的後果,於是丁汝昌沒有採納琅威理的建議。




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日本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大力發展本國軍事工業。




李鴻章得知「長崎事件」後很生氣,召見了日本駐天津領事波多野,語帶威脅地說:「開啟戰端,並非難事。我兵船泊於貴國,艦體、槍炮堅不可摧,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李中堂的話說的很硬氣!要打可以,我們大清國的堅船利炮瞬間就可以將你們倭國夷為平地!



李鴻章是這樣說的,而且還是這樣做的。




在「長崎事件」發生後,李鴻章立馬致電清廷要求同日本「斷交撤使」。




由於當時中法戰爭剛剛結束,苟且偷安的清廷不願再引兵戈,因此沒有同意李鴻章的申請。





(圖)

李鴻章




1887年2月,在英、德公使的調停下,中日雙方達成一致協議,日本賠款中國52500元,中國賠償日本15500元,在長崎醫院的醫療救護費2700元由日方支付。




通過這些協議,「長崎事件」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可以說這是自大清開國伊始,日本第一次向中方賠款,雖然中國也在該事件中賠款15500元給日本,但總體來說清王朝在其中獲取了37000元的賠款,這對於好大喜功的清廷來說已自詡為教訓了這個倭奴國了。




後記:「長崎事件」發生後,對中日兩國歷史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是清廷方面,清國本有最佳借口可以一舉摧毀三菱製造所,打掉日本的軍工產業,以達到扼殺尚處於襁褓之中的日本的狼子野心,然而,清國喪失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任由日本跳樑小丑做大做強。




另一方,在清國水兵與日本軍民械鬥的過程中,一名清國水兵不慎遺失了北洋艦隊的密碼本,該密碼本後被日本官方所獲,日本官方開動專家全力破解了清國水師密碼本,這導致了在此後的甲午中日海戰中,日本海軍對清廷海軍的動向了如指掌。大清王朝的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只得處處挨打,最後淪為被全殲的凄慘命運。




日本方面,自「長崎事件」發生後,日本國民上下都以此為巨大恥辱,整個日本無不散發著反華、仇華、排華的情緒,深受刺激的日本海軍發狠:「一定要打勝『定遠』。」在軍國主義思想蠱惑下,一些天真稚童竟也玩起打中國軍艦「定遠」、「鎮遠」的戰鬥遊戲。日本全國上下自行奮發圖強自行募捐集資誓要造出亞洲第一艦隊以雪「長崎之恥」,李鴻章將北洋軍艦送到日本修理本來就含有威懾的意圖,卻沒想到這一事件竟如此深地刺激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使得做大做強的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後對中國肆意凌辱。







也許歷史總是那麼詭異,當一個國家在漫不經心的一剎那,這個國家早已被另外的國家甩開了十萬八千里,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今天講到這裡就是要告誡國人:落後就要挨打,民族自強國家振興才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唯一的出路。




作者:

明月秋風照當年,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文中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ymschina 的精彩文章:

TAG:yyms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