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綜藝的3.0時代,95後觀眾更願為「文化」買單?

文化綜藝的3.0時代,95後觀眾更願為「文化」買單?

傳媒內參導讀:歷經2017年的火爆,文化節目在2018年初就進入3.0時代,表現依舊搶眼。

從《中國詩詞大會2》《見字如面》領跑當年春節檔,到之後《朗讀者》迅速升溫、搶佔話題,文化綜藝進入1.0時代;隨後經過大量的「複製粘貼」,諸如《閱讀·閱美》《詩書中華》《漢字風雲會》等文化綜藝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2.0階段的詩詞、漢字與成語依舊是絕對主角,節目的表現形式無外乎就是競技與朗誦。

歷經2017年的火爆,文化節目在2018年初就進入3.0時代,表現依舊搶眼。從《國家寶藏》成為又一爆款,到《一路書香》《信·中國》《小鎮故事》等類型更豐富的文化節目陸續開播,文博、探尋、非遺等成為文化綜藝3.0時代的關鍵詞。

文博、探索類

成3.0時代關鍵詞

2017年,是文化類節目井噴的一年。以央視為代表,年初接連上演的《中國詩詞大會2》《朗讀者》,年尾又推出形式獨創的《國家寶藏》,無論話題度還是收視率,都火爆全國。湖南衛視推出了《兒行千里》,浙江衛視奉獻了《向上吧!詩詞》《漢字風雲會》,江蘇衛視也有《閱讀·閱美》。年末的跨年晚會也大打文化牌,為一整年的人文熱完美收官。

雖然大批文化綜藝的出現彌補了熒屏不斷缺席的文化屬性,但大量同質化節目卻也使得文化綜藝失去了1.0階段的色彩。發展到3.0階段,文化綜藝必然需要更多元的創意與表現形式。

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博類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令人耳目一新,也讓文化綜藝在詩詞、閱讀之外有了更多可能。深圳衛視的《一路書香》里,竇文濤化身書店老闆,一路邀請各界大咖,結合「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以「戶外真人秀」的形式探尋各地風土人情,引發觀眾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思考。

浙江衛視也將推出全專家團文化探索節目《小鎮故事》,由「清華才子」李健攜手來自不同領域的5位「高知學者」走進中國12個獨具特色的小鎮,探尋隱藏在時光中的文化瑰寶。

還有湖南衛視的《百心百匠》,邀請到李亞鵬、柯藍、李泉、吳曉波、老狼等名人精英探訪民間匠人,一對一向匠人學習傳統技藝,傳承匠心的意義與價值。

緊跟文博類的熱潮,北京衛視將推出《我是故宮講解員》,濮存昕、孫儷等明星都將競爭「故宮榮譽講解員」的稱號。

自董卿轉型製片人後,朱軍也帶來了自己的全新讀信節目《信·中國》,這檔節目可以視為1.0、2.0階段文化綜藝的延續,以「信」為橋樑,通過朗讀的方式強化著中國文化。

95後年輕觀眾

更願意為「文化」買單

每當談起文化類綜藝,大家總會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這類節目只有文化水平較高、閱歷豐富的「中年人」最為關注。但事實證明,「年輕人」正是近年來崛起的文化類綜藝的主流觀眾,95後也大有人在。某大型網站在做《我在故宮修文物》《見字如面》《朗讀者》《曉說》等一系列人文類綜藝節目受眾群體的調查時發現,他們以85前和95後最多,尤其是95後觀眾,居然超過三成。

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是與人文類綜藝的網路傳播形式有關。比如2017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等,最初走紅就是在嗶哩嗶哩網站(簡稱「B站」),該網站的受眾群體本來就是95後。加上後來的《國家寶藏》同樣在B站火爆,可以發現年輕觀眾並非是一群「娛樂至死」的「膚淺」群體,相反他們表現出來了出乎意料的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因此,如何留住年輕人,也成為文化類綜藝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命題。在表達方式上,這些節目比以往同類型節目更「綜藝化」,從節目形式到邀請嘉賓都增加了綜藝元素。

但值得留意的是,節目的「綜藝化」並不意味著娛樂化,節目內容上依舊繼續保持嚴謹的態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不過表達方式更加年輕,更有趣生動,觀眾自然容易接受。《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曾透露,節目組專門研究過年輕人的口味,「當下社會對年輕人的審美是有一些偏見的。吸引年輕人的,並不是傻白甜,他們也非常喜歡有質感的東西」。

《見字如面》導演關正文近日在接受採訪也表達過類似看法,「與娛樂節目相對應的不是文化節目,而是嚴肅節目。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其實更難。」

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何創新

把博大中華文化融入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各大電視台和視頻網站推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數量超過50檔,這些節目為綜藝市場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當代化、大眾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然而,另一個問題也同時出現——即使在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日趨走高的情況下,其收視效果仍遠遠無法與娛樂類綜藝節目相比,收視壓力給文化類綜藝節目的長期發展設置了現實困境。如何把博大的中華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下生活,並且找到恰當的電視化表達方式,已經成為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文化類綜藝節目在2017年的大爆發不是沒有原因的,政策調控為文化類節目的興起創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說。

2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創作要「善於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

2017年7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要求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製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類節目」。

「文化類綜藝節目創新最難的就在於,它不像娛樂類綜藝節目那樣有很多國外成熟模式可以借鑒,另外,文化類綜藝節目對觀眾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像娛樂類節目那樣具有先天的親和力。」

一位文化類綜藝節目製片人說,「但所有文化類節目都面臨的困境在於,電視台對節目的收視率考核是很殘酷的,在有的電視台,出於對廣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視率排名靠後的節目會被直接拿下,一些文化類綜藝節目則難以倖免。」

業內人士認為,文化類綜藝節目要走出同質化、低收視的困境,首先還是要在內容和形式創新上有所突破,讓人們印象中「高冷」的文化真正具有觀賞樂趣,讓觀眾產生共鳴和參與感。「比如《國家寶藏》就用大眾較為喜聞樂見的『趣聞軼事』視角解讀國寶,做到了既有史有據,也生動有趣。」彭侃說。

GIF

另外,專家也指出,現有的文化類節目在內容上僅限於字詞、成語、詩歌等文學類文化類型,內容開掘上較為單一,有待於對更寬的文化類型範疇進行開掘。

其實,文化類綜藝節目在節目模式的創新上也應進一步發力。「成功的綜藝節目無一例外都有層次分明而簡潔的節目模式,文化類綜藝也不例外。節目中,必須要有標誌性的視覺元素,構成受眾的記憶點,例如《詩書中華》里的『曲水流觴』舞台,《世界聽我說》里的金字塔排位和360度環形舞台等。」

此外,不少從業者還表示,電視台在對節目的考核方面應摒棄收視率單向度標準,尤其對於文化內涵高的電視節目來說,節目熱度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蓄積,節目的文化影響力也是收視率難以衡量的。因此,科學、綜合的電視節目考核體系亟待建立。

資料來源:長江日報、人民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內參 的精彩文章:

視頻仍是核心業務,張朝陽放言:「搜狐絕不退縮」

TAG:傳媒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