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監管高壓下,綜藝、劇集創作者2018年哪些雷區不能碰?

在監管高壓下,綜藝、劇集創作者2018年哪些雷區不能碰?

來源:傳媒內參

ID:chuanmeineican

【傳媒內參2017全年政策解讀】

當前,我國已進入消費率由降轉升、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不斷提高的關鍵時期,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收入增加帶來的消費升級刺激了國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特別是新生代人群的崛起,促生了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為內容消費帶來新的機會。

廣播影視作為文娛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在媒介融合的政策背景下,2017年廣播電視、網路視聽行業快速發展,電視綜藝、網路綜藝、電視劇、網劇等內容生產呈現興盛態勢,綜藝內容不斷迭代,精品劇集層出不窮。

影視市場眾多「亂象」亟待匡正,

規範行業良性發展迫在眉睫

國內綜藝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後,也存在著不少隱憂。2017年,多檔綜藝節目整改、下架、停播風波不斷,出現了內容粗製濫造、低俗諂媚、大尺度、敏感話題等不良傾向;此外,一些綜藝過度消費明星,過度捧星造星,與大眾生活脫節;還出現一些綜藝節目深陷抄襲風波、沉迷炒作引發觀眾不滿等問題。

在劇集方面,存在情節注水、收視率播放量造假、唯IP論、架空歷史、偽歷史劇泛濫、明星天價片酬與生產的投入配比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影視市場的亂象,使影視產業及網路視聽產業的真實面貌難以呈現。以「亂象」為屈從,以「亂象」為標準,致使市場秩序混亂,直接導致各方利益受損,影響了影視產業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損害了廣大觀眾的文化娛樂精神需求。

針對種種影視亂象和突出問題,2017年,國家網信辦、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國家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先後集中出手治理廣播影視行業突出問題。可以說,這一年是廣電傳媒行業的監管大年。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宏觀政策為影視內容創作指明方向

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前沿陣地,堅持正確方向既是生命線也是安全線,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既是工作職責也是紀律要求。

2017年,按照中央確定的文化發展改革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一系列廣電政策相繼出台,以價值引領堅定文化自信,全方位指引和規範行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從國家戰略高度對新時代推動包括廣播影視在內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闡述了新的戰略部署和政策方針。

在文化產業方面,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廣播影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論與實踐提供了行動指南;《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末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廣播影視產業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

2017年9月27日,總局發布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爭取實現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全面升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廣電將重點推進主流媒體建設、內容生產和創新能力、媒體融合發展、公共服務、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市場體系、影視改革、國際傳播、文化信息安全、版權管理等11個方面的工作任務。

抓內容、講導向、重文化,

打造精品力作,眾望所歸

對庸俗低俗的電視節目必須下殺手鐧

2017年8月5日,總局發布了《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提出:「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堅持新聞綜合頻道的定位,堅持新聞立台的方針;地方上星綜合頻道的節目要堅持高標準,要以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為標杆,堅守底線,把好導向,努力攀登正能量高峰」等具體要求。

該通知不是僅限於某一種題材的規範文件,而是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確了所有衛視頻道的發展定位: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鼓勵衛視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數量和頻次。此外,影視明星參與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要嚴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時段,該通知對衛視平台播出的內容進行了界定,以播出調控把握節目准入。

《通知》還要求,強化重點時期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管理調控,提前審查、重播重審,原則上不得編排娛樂性較強、題材內容較敏感的電視劇。

多檔綜藝節目停播整改

說到2017年的綜藝市場,必然繞不開「停播」這個關鍵詞。在這一年,政策對綜藝節目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大尺度的綜藝節目被下架整改。

2017下半年,政策持續收緊,停播整改的綜藝節目也越來越多,《極限挑戰3》、《見字如面2》、《明星大偵探3》等熱門綜藝節目深陷「停播門」。截止到目前,《極限挑戰3》、《見字如面》、《明星大偵探3》等多檔綜藝節目都已經復播,但也有一些節目仍然沒有回歸熒屏。此次的停播事件,給綜藝節目製作者敲響了警鐘。

在當下,如何在節目中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正能量,避免觸碰政策紅線,仍然是內容創作者切實思考的問題,即便是公認的「清流節目」,也不應當對此放鬆警惕。綜藝娛樂節目以娛樂大眾為宗旨,但娛樂大眾並非意味著低俗趣味,綜藝節目必須重視節目內涵的提升,通過健康、有趣的節目內容來達到娛樂的目的。在觀眾收穫快樂的同時,也可以獲取知識,使其心靈得到充實和滿足,通過營造積極健康的氛圍,使娛樂節目重回正確的軌道。

文化類節目熱播,文化價值回歸是時代所需

當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傳承、創新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正在成為全社會共識。2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

這一年,各大平台強化上星頻道節目結構化管理和宏觀調控,堅持「公益、文化、原創」方向,扶持「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自主創新節目集群,湧現出《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詩書中華》、《國學小名士》、《向上吧!詩詞》、《國家寶藏》等多檔文化類節目,帶動傳統文化熱潮。

綜藝節目在兼顧娛樂性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思想性的滲透。可以說,文化類節目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綜藝表現形式相結合,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重新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

遏制電視劇行業亂象,

僅靠「限酬令」還不夠

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分為十四條,從電視劇的創作生產、行業秩序規範、走出去、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為新形勢下開創中國電視劇繁榮發展新局面謀好篇、布好局。

該通知有的放矢地針對收視率造假、明星過高片酬等問題提出了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受到業內廣泛關注,但同時,不少從業者也對實施細則非常期待,大家一致的觀點是如果能把細則制定精準了,同時要求司法介入,形成治理的閉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

近年來,一些網劇一味追求大IP,架空歷史,玄幻修仙、打怪盜墓等題材層出不窮,有的還大打「擦邊球」 。針對這些現象,通知還提出「按照媒體融合的總體思路,對電視劇、網路劇實行同一標準進行管理。對重點網路劇創作規劃實行備案管理,加強節目上線前在思想性藝術性上的內容把關,進一步強化播出平台網站的主體責任。 」

2017年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規定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

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這是長期以來針對演員高片酬問題,有關部門首次明確提出具體的「紅線」。該政策促動電視劇製作企業在投資上更加理性,增強企業健康生長能力,將有限的資金轉移到電視劇生產製作環節。電視劇質量得到提高,精品劇目不斷呈現。

網上網下 「統一標準、同一尺度」 ,

高標準、嚴要求,重在落實

2017年被稱為「超級網綜年」,《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吐槽大會》等網路綜藝節目大爆發,純網綜數量超過100檔。但針對部分廣播電視機構對節目流向管理不到位,部分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對節目入口和內容審核把關不嚴,使一些存在導向、價值觀、格調問題的節目在網路上播出或長時間存在,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

國家相關部門多項舉措對網路視聽文化良性發展進行鼓勵與扶持。 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發布了關於2017年度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申請事項的通知,宣布對優秀網路視聽項目進行重點扶持。

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管理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強化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6月1日,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強調未通過審查的電視劇、電影,不得作為網路劇、網路電影上網播出;導向不正確的電視綜藝節目,不得以網路綜藝節目的名義在互聯網、IPTV、互聯網電視上播出;不允許在廣播電視播出的節目,同樣不允許在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上播出;不得在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廣播電視等任何平台上以任何形式傳播所謂「完整版」、「未刪減版」、「未刪節版」及「被刪片斷」等節目(含鏡頭片斷)。

10月11日,總局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廣播電視節目網路傳播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清查在網上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全面梳理本台節目在網路上播出的情況,重新對其導向、內容、價值觀、格調進行嚴格審查把關,發現問題要及時刪改處理,問題嚴重的要立即下架。切實規範網路播出廣播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重申了網上網下「統一標準、同一尺度」的原則,特彆強調不得利用網路炒作、傳播節目錄製中的不妥視頻。

當暴力、戲謔、炒作、色情、低俗等元素成了網路視聽節目獲取高點擊率的「致勝法寶」時,網路空間無疑成了低俗內容的「傳播者」,這是對網路用戶極大的不負責任,特別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造成嚴重影響。

2017年,中央網信辦、文化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高壓態勢,依法查處了一批網站及直播平台,責令其停止無資質擅自開辦的視聽節目服務。儘管有太多的前車之覆,可部分網站、直播平台仍存在不良及違法現象。只有讓監管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網路視聽文藝才有可能步入良性發展的正道,網路文藝生態才有可能擁有「一片凈土」。

行業缺乏自律意識

儘管有太多的前車之覆,更有相關管理部門的三令五申、重拳出擊,但各大平台生產製作的綜藝、影視劇仍屢屢「翻車」。一些綜藝、影視劇沒有真正從本質上消化主管部門「通知」的精神,更缺乏一種自律意識。

影視內容生產作為重要的宣傳文化陣地和信息載體,承擔著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重要使命。但一些內容低俗媚俗、虛假宣傳、收視造假等有害信息,嚴重影響了廣播影視的公信力和傳播力,損害了行業形象。

比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各電視台簽署了禁止對賭公約後,某些播出機構迫於廣告收入的巨大壓力,不得不陽奉陰違,如果製作機構不承諾收視率便拒絕購片,在這種壓力和誘惑下,製作機構花錢購買收視率。

從事影視內容創作者直接掌控著話語權、表達權和傳播權,對大眾的思想意識、價值判斷、生活方式等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因此影視從業人員必須提高思想水平和道德水準,從行業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傳遞正能量,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品位,確保製作服務質量,對社會公眾負責。

監管「大考」不斷,哪些雷區不能碰?

2017年,對於綜藝、電視劇、網路視聽而言可謂命運多舛。在監管政策的高壓下, 2018年哪些雷區不能碰?

雷區關鍵詞:政策

隨著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實行,影視產業市場活力持續激發,影視文化機構數量大幅增加,國產電影創作、生產達到新高度,大批優秀節目、電視劇湧現。

正因為影視市場體量越來越大,貢獻越來越多,呵護好這一市場也成為當務之急。而面對「線上線下」標準統一的同一把尺子,在最強監管時代,無論是電視綜藝還是網路綜藝,2018年,影視行業的政策指導力度、監管力度、審查力度將加大。

在加強制度建設方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在2018年全國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會議上介紹,目前已經建立起三審制度、重播重審制度、上星綜合頻道節目備案制度、重點時段重點節目主要負責同志審查簽字制度、違規節目處理處罰制度、問題節目公開批評制度、屬地管理和收聽收看制度、廣播電視節目網路傳播管理制度、廣播電視節目和網路視聽節目製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宣傳管理制度,在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廣播電視陣地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雷區關鍵詞:導向

文藝創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充分發揮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鼓勵和文化支撐的作用,注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結合,推出一批弘揚主旋律、彰顯正能量、受眾認可的優秀作品。

在泛娛樂化和唯收視率的情況下,影視內容很容易變成純粹的娛樂,影視內容的生產製作要堅持「內容為王」,從基礎環節發力,不斷提高原創能力。

通過備案公示可以更好的把好影視內容准入關、作品導向關、影視內容播出關,確保影視內容不逾越「導向」紅線,確保影視創作、播出始終保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價值導向、審美導向,充分體現影視作品「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雷區關鍵詞:尺度

2018年無論是台綜還是網綜,對於節目的製作方來說,節目內容的選擇和尺度的把控將尤為關鍵。廣電總局於2018年1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備案管理和違規處理的通知》,很明顯,當下總局對於綜藝節目的管控和處罰力度已經再度升級,尤其明確規定了重點節目備案管理的時間。

凡被總局發現問題、受到總局《收聽收看日報》點名批評、或被總局以其他形式批評的節目,依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違規處理辦法(試行)》中有關條款予以相應處理。所有受到總局整改、警告、停播處理的節目,一律不得以成片、剪輯、花絮等各種形式復播、重播或變相播出,包括不得通過各種形式轉移到互聯網新媒體上播出。

雷區關鍵詞:藝術奢侈

當前一些綜藝、劇集過於形式化、豪華鋪張浪費、明星陣容強大問題仍然存在。無論是綜藝還是劇集創作呈現都應當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簡樸大方、反對豪華奢侈,提倡因地制宜、反對大操大辦,防止拼明星、比闊氣、講排場,其精神內涵在於鼓勵藝術創新,反對藝術奢華。

雷區關鍵詞:天價片酬

演員「天價片酬」,堪稱懸在中國影視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年初,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

相關數據顯示,部分國內演員的片酬甚至已達到影視劇全部成本的50%到80%。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在2018年全國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將繼續著重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引導各廣播電視機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節目創意研發和高水平製作上來,用內涵和品質取勝,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來提高知名度。

雷區關鍵詞:收視、播放量造假

據媒體調查,目前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已攀升至每集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以全國排行前20家衛視頻道每年播出13000集電視劇計,全年有40多億人民幣被這股黑勢力所非法竊取。

《人民日報》在「收視率何時不再造假」一文中指出,在實際操作層面下,收視率儼然成為評價中國電視劇優劣的唯一標準。收視高,不論真假都可以獲得高收益、高讚譽,否則便一敗塗地。

對於收視率造假的問題,總局多次三令五申,推動建立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的中國特色收視調查體系,引導調查機構完善傳統抽樣調查、大樣本收視調查、跨屏收視等收視調查方法和模式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雷區關鍵詞:內有「限模令」,外有「禁抄令」

國內「限模令」在前,韓國的「禁抄令」也不容忽視。有消息稱,韓國方面將對各種海外山寨節目積極維權,未來如果再發生抄襲等侵權問題,韓國將從政府層面採取措施應對。

中國的《極限挑戰》《神奇的孩子》《嚮往的生活》《一唱到底》等節目都被點名批評。內有「限模令」,外有「禁抄令」,倒逼國產綜藝回歸到重視原創內容生產,如何提升國產綜藝的自主創新能力、品牌影響能力、文化輸出能力無不考驗著電視人的思想水平、文化素養、創新功底。

(文/朝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高檢影視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最高檢影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