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在抱怨什麼?
和幾個小同事談話,感觸頗深。人年輕時都會有衝動,也有一肚子的夢想,但人與人最大差別,就是有人是基於現實的奮鬥,有人是脫離現實的妄想。
同事中90後逐步都成長起來,時常與之交談感受著他們的夢想與追求。曾經有位同事,在某企業工作四年,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那裡,可謂是那裡成就了他的第一份真正的事業。如果說踏實,四年在一個企業里做事,應該是蠻踏實的。可是,我在談話中卻深深感到,四年對他有來說,心一直就沒踏實過。
對於自己大學畢業沒有選擇的命運,他只有奮鬥,因為家幫不上他,生活要靠勞動收入支持。也就是他在那個企業,一直是勉強著自己。當然,他確實非常努力,拼搏精神比之同期入職的人,明顯要多許多。但是,這樣的付出伴隨著的,是迅速被發現被肯定被提升的慾望。
有成長的慾望,這很正常,但時時想著這個事情,工作的目的性過於強烈,就會導致了一個結果——抱怨。有機會沒輪到他,他就氣憤不已,漲薪的不是,他就大發牢騷。四年,他只從業務做到了五人主管,也就是說沒上升多少。這個時候,長期的抱怨化作的憤怒,有機會時,他迅速跳槽離開,連交接手續都沒做完備。
來到新的企業,從部門主管做起,二年一轉眼就溜走。他入職時覺得,自己是成熟人才,應該迅速被提升。可是,事實是他非常努力的工作,卻因為行業差異沒有短時間提升。於是,他再次陷入了抱怨,對於任何人的提升,他都敏感地感受受傷。
在他被提升做部門副經理不到三個月的時候,他與曾經的同事,一個跳到新公司的老上級商量,出其不意地跳了過去。其實,公司是非常重視他的,只是由於他是業外的,專業經驗不足,所以讓他多鍛煉了一段時間。同時,他愛抱怨的毛病影響他人,企業覺得快速提升對部門不好。
就在企業認為他有潛力,正式在他的經理推薦下任用他時,他已經覺得忍無可忍了。副經理不是他的希望,他要做經理,他認為自己完全夠格。在不考慮企業情況,更不考慮自身問題的盲目抱怨下,他再次離開了企業。
這個小男生其實能力較強,做事也肯付出,只是太愛抱怨,但不能給企業和自己機會。以至於一跳再跳,始終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
和現在的兩90後同事談話,感覺到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清新認識。他們知道自己現在要學習,也願意在初級崗位上鍛煉自己,更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與長處。和這樣的同事共同戰鬥,我感到未來充滿陽光。
其實,人都是有機會的,是不是能把握住,要看你的心態。老話說的好: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不能認清自己,不能給企業機會給自己機會,你就永遠只能抱怨沒有開心。
如果喜歡,請關注一下這個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
長按圖中二維碼
立即關注彤話吧
我們是治癒系的
這裡沒有雞湯,只有真情關愛
有煩惱請留言,二十四小時回復


※這個做法真的帥炸了,靈魂暴擊!從此,可惡的「資深」老員工見我都繞著走
TAG:彤話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