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身青樓與徐悲鴻同學,迷倒才俊受張大千讚譽,終成中國女性傳奇

出身青樓與徐悲鴻同學,迷倒才俊受張大千讚譽,終成中國女性傳奇

潘玉良一生非常傳奇,她並不像電影或者影視劇描述那樣,用青樓女子或者小妾等吸引眼球的字眼來吸引觀眾,其實這些恰恰給潘玉良造成極大傷害。

潘玉良 自畫像

潘玉良,1895年出生江蘇揚州,傳說其父母早逝,14歲時被舅舅賣到安徽蕪湖青樓,其貌不揚性格豪爽很會給人勸酒,後來遇到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並與其結為夫妻到上海定居。

潘玉良,出身卑微,幾乎是個文盲,奇蹟般的從貧寒女子,成為最早留學法國與義大利的女畫家。潘玉良一生充滿戲劇化的逆襲,從未放下畫筆,畫過很多自畫像,從畫中其實也能夠看出許多潘玉良的內心想法,大部分都是帶有憂鬱感覺。

潘玉良自畫像

1920年,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首次實行男女同校,招生12位女學生,潘玉良就是其中之一。1921年,番玉良還沒從上海美專畢業就一人前往法國,開始長達八年的留學生涯。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年代,不懂外語舉目無親的女子,先後來到法國里昂、巴黎,後又考取義大利皇家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1937年,潘玉良回到法國,在法國度過餘生十幾年光陰。

潘玉良最重要的繪畫題材就是女人體,在當時巴黎遍地都是畫師,花很少的錢就可以畫上一天,她借鑒西方素描原理,用中國筆墨線條的粗細停頓,來表現人體的轉折起伏。陳獨秀曾經在其白描作品中題詞,評價其作品:合中西於一。潘玉良與張大千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張大千看她是玉良大姊。徐悲鴻曾在《中央報》發表文章寫道:中國畫的振興,我們這些男子都沒有做到,需要像潘玉良這樣的巾幗女士才能完成。

潘玉良在法國生活非常清苦,在法國舉目無親,多是依靠政府救濟為生,經常到菜市場撿些菜葉,還有國外人不吃的動物內臟等。儘管在如此情況下,潘玉良還是擠出很多錢,用來購買畫具畫材,而這些東西都非常耗費錢。

潘玉良性格有股蠻性,有次竟然暈倒在畫架上。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法國炮火連天時,仍然堅持畫作。潘玉良在法國沒有後代,主要受鼻子病痛折磨,做了很多手術,當時在療養院期間,法國政府通知她,租住的房子要拆遷,她就被迫從療養院出來,結果沒多長時間就凄慘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密頻道 的精彩文章:

她是皇后,一生嫁五個丈夫,卻能壽終正寢

TAG:解密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