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創始人去世了,謝謝你讓我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住得有尊嚴有品質
每個人都理應擁有一個叫做「家」的歸宿。
——Ingvar Kamprad
有人說,宜家是中國租房客最後的尊嚴。
上周六晚,宜家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瑞典當地時間1月27日逝世,享年91歲。
當天全球宜家旗艦店紛紛下半旗,表示悼念,宜家集團在訃告中稱:「Kamprad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
GIF
在中國人看來,坎普拉德的影響力體現在人們骨子裡的情懷,一種無論到哪兒漂泊,哪兒都有宜家陪伴著的家的情懷。
賣火柴的小男孩
童話故事裡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後被凍死了,但是現實生活中,這個賣火柴的小男孩卻靠著賣火柴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後開始倒賣各種小物件,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17歲的他靠著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父親給他的一筆獎勵金,一般的孩子會選擇把這筆錢存起來或者消費掉,而他卻用這筆獎勵金創立了「宜家」。誰也沒想到,幾十年後全球最大的傢具零售商居然是這麼誕生的。
全球第一家宜家公司
一開始的宜家並不是賣傢具的,而是賣一些如尼龍襪、賀卡、鋼筆、皮夾、鐘錶在內的家居生活用品,五年後,宜家才開始引進傢具,開啟了他成為超級企業家之旅。
1956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可組裝傢具和平板包裝概念,通過把傢具分解成各種模塊,提供非常易於購買者運送和搬運的扁平包裝,並讓購買者可以在家自己完成組裝。
1998年,中國第一家宜家在上海徐家匯開業,簡約的家居設計風格和適中的價格,吸引了一大批在外漂泊的年輕人,治癒了他們在外漂泊的心靈。
他是瑞典最出名的「吝嗇鬼」
如果說中國首富的小目標是:賺一個億,那坎普拉德老爺爺的目標大概就是:省一個億!
坎普拉德一向不喜歡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上花錢,他乘飛機時總是坐經濟艙,並且聲稱,自己為了省錢只有到發展中國家時才會理髮。
如果你在他家附近的超市看到他,會發現他正在挑選減價麵包。
GIF
即使是他靠近日內瓦湖的那幢小房子,也是他在小區快售完時以最優惠的價格買下的尾房。更誇張的是,他甚至將宜家董事會轉移到芬蘭赫爾辛基南部並就此躲避瑞典的高額賦稅數十年。
其實他這麼做,只是希望給現在的年輕人樹立一個節儉的好榜樣,他曾說過:
「如果我開始追逐奢華的生活,那麼只會讓其他人跟風。作為領導者,樹立榜樣很重要。」
「作為宜家人,我不會開光鮮亮麗的豪車,也不會住奢侈的高級酒店。因為,我們所服務所有人,包括那些錢很少的人。」
這樣一位對自己摳門的人,卻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這位老爺爺創立了宜家慈善基金會,在他號召下,2013年宜家基金會通過與聯合國難民署向敘利亞難民捐贈了5萬張宜家床墊。
宜家不僅於此,他們還設計了方便難民居住的小屋。
宜家每一年都會有一筆補助金用於改變世界兒童生活和居住方式。
上帝想裝修了
所以才會帶走他
宜家的高層們都覺得,自家老闆就是一位天才。他創造了宜家的大部分產品,還有宜家引以為豪的運營機制和企業文化。
1953年,坎普拉德在瑞典阿姆霍特的宜家,做了全世界第一家「像家一樣」展廳式傢具商場。
坎普拉德還在宜家內部規定:展廳不能是新傢具的堆砌。每一個展廳背後都又一個真實的家。
之後的幾十年里,這樣的展廳遍布全球。讓人忍不住,想拖著自己心愛之人的手,在宜家小隔間的床上躺一會兒,窩在沙發里做做白日夢。
一位朋友在他去世後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最窮的時候去IKEA買過一套被單,白底小花,鋪在6平米出租屋的床上。告訴自己即便身在谷底,也還是要好好生活。有些品牌,產生希望。」
感謝這位改變了無數人生活方式的偉大企業家,感謝他,帶給我們這麼好的宜家,也感謝他,為世界做了這麼多!
此刻,你是不是正抬頭看看家裡某個角落的宜家商品呢?
END
孩子她爹
這 是 一 個 愛 聊 夫 妻 八 卦 生 活 的 腚 閱 號


TAG:別買了兒童社區生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