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研發會「學習」的超導人工突觸

美研發會「學習」的超導人工突觸

IT之家1月30日消息,IBM曾在2014年開發過類人腦晶元,日德聯合研究團隊也曾斥巨資,成功模仿人腦1秒鐘,無數科學家都在模擬人腦領域做奮鬥。近日,有了好消息,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成功研發除了超導突觸,據IT之家了解其1秒能作用10億次以上,資料處理速度比人腦快,而耗能僅有人腦的千分之一。

根據《Gigazine》報導,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致力於開發模擬人腦運作的高效能神經形態計算晶元。說的通俗一些神經形態計算晶元就像人腦一樣,模仿神經元與突觸,處理和存儲大量數據,能夠快速、高效率、節能地處理和學習數據。而神經形態計算也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慧的重要發展方向。

但是,當需要在有空隙(突觸)的電晶體中傳輸資料時,其傳導效率會變差,為此NIST研究團隊利用超導體製作出類似於人類神經的電極,可以在零電阻狀態下傳輸電力,而超導體中的間隙則是利用數千個納米團填充,製作出人工突觸。

美研發會「學習」的超導人工突觸

人工突觸連接高速電子探測器。(圖片來自自NIST)

這樣的作法,能夠讓人工突觸每秒傳輸訊息10億次以上,比人類每秒50次還要快數千萬倍。值得一提的是,所需的能源與生物突觸相比,僅需千分之一。

儘管此技術受到許多的科學家關注,但是要等到技術真的落地應用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加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師Carver Mead認為,這樣的新方法很有創意,但是目前人類也尚未完全了解生物突觸的特性,因此NIST的技術要進入應用階段,還需要很久的時間。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IT之家,天天都有小歡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IT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