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蘭亭獎——與書法結緣

蘭亭獎——與書法結緣

「蘭亭序獎」——是我與書法的緣分

樊利傑

樊利傑,現為中國書協會員,湖北省青年書協副主席,江西省書協書法高研班導師,湖北省書法院研究員,廣東書法院特聘書法家,千唐志齋博物館特約研究員。供職於《書法報》。

作品獲得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銅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獎提名,「冼夫人」全國書法大展優秀獎,湖北省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優秀獎,第一、二屆湖北省青年展優秀獎,河南省青年展三等獎等。入展全國第九、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首屆「長江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以及全國青年展、小品展、楹聯展、冊頁展、草書展、行書展、扇面展、新人展等。應邀參加第20屆中日自作詩書展、「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中韓名家作品邀請展等。先後發表文章約50萬字。

何兆|贈兄

樊利傑根據自己的興趣使然摸索前進,沒有名師指路,沒有張揚自己的喜愛,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朋友偶有人知道樊利傑喜好寫字,卻沒想到他對寫字的熱情那麼持久。不張揚不炫耀不為結果名利,就這樣愛著它、伴著它,不離不棄。

——李焱

「堅守古典是樊利傑書法的最突出特點。 」

——王炳學

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獎感言

2004年,29歲的樊利傑第一次入展由中書協舉辦的國家級重要展賽,隨後一發不可收拾,第二年入選了所有重大展覽,以後,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在書法的路上,特別是獲得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獎提名,連續入展全國第九、十屆書法篆刻展覽,入展獲獎的足跡幾乎囊括所有單項展,這堅定了他的書藝之路。

——張春華

黃徹|鞏溪詩話

樊利傑具有很典型的中國文人性格,魏晉風流、士子風範浸染著他的靈魂與性情,這種很古典的文人性格讓他可以獨立地思考書法、理解書法。樊利傑是在用心靈和古人對話。

——王炳學

歐陽修|琅琊山六題·琅琊溪

觀賞樊利傑的作品,你就會自然而然地看到,他把這種簡單運用得何等貼切和自然,正如他的為人處事一樣妥貼安然,甚至他的天賦會遭到廢紙三千也沒有得法的人的羨慕。體味著他書寫的意境,字裡行間可以想見他關於書寫始終保持一種很怡情的狀態。可謂信手拈來,自然成趣;偃仰欹側,各各千秋;動靜調和,濃淡相宜。

王瑞|詩一首

提起老樊,不得不提他那一手飄逸蘊藉的小行書。正是憑藉一手具有二王遺韻的小行書,他闖蕩江湖,先後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十幾項重大展覽中獲獎入展,最近又斬獲九屆國展和全國首屆冊頁展。據老樊講:當初是為了省事,小行書方便創作,又省紙,寫起來成功率高,並且小行書最接近古人的狀態,大草狂草那是唐以後、明清的事了。看似輕鬆的幾句話背後,其實省略了他對二王法帖的積累。他對二王的見解和認識,不只是停留在「臨」的表面,更注重對二王書風精髓的挖掘,二王手札、書譜、大觀帖等皆為其所用。二王書法看似飄逸溫婉,其實暗含力道,他在講解中總是提到「發力」,這讓我不期然的想到李松先生講解魏碑時提到的「發力」,一碑一帖,殊途同歸,其實都講究用筆。

——彭雙龍

王維|山居秋暝

記者:最近在創作上有何打算?

樊利傑:我最近很少投展,因為在我眼中,展覽是「大工程」,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進行設計、創作,而我現實時間被分割得厲害,我又是懶散的人。現在,我基本推掉應酬,除是工作、出差、照看孩子,就是埋頭臨摹,並輔以學以致用式的實驗性的創作,這類作品,今天是滿意的,明天看著又不順眼了,所以大都難留下來。不過我喜歡這種離目標越來越近的狀態。

——熊飛

詩一首|樊利傑

樊利傑屬於帖學派,有濃厚的二王情結。他到媒體第一個策劃便是「二王書風在當代」,由此可見一斑。他對二王書風的盛行,也有獨到的理解:時代環境使然。他認為,社會大變革時期,狂怪藝木才可能出現;而現在不是康有為所處的時代,當代倡導和諧社會,二王書風為代表的帖學便大行其道。

——王幅明

行書|相見歡 塞下曲

蘭亭獎的獲得並不是機會和幸運,而是對書法熱愛,和這份堅持與情緣。

「學習書法的過程如一棵大樹成長的過程,根扎得不夠深,難以汲取豐厚的養分。樹榦長得不夠粗,難以承受果實的負重。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泰州工作站 的精彩文章:

《巨匠之門》——中國好書法——金伯興

TAG:書法報泰州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