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為什麼能夠脫離中國統治成為藩屬國?原來是因為三國的他

朝鮮為什麼能夠脫離中國統治成為藩屬國?原來是因為三國的他

了解歷史的都知道,朝鮮北部長期處於中國個朝代的統治之下,漢朝、唐朝、元朝均建立有效的統治,那麼為什麼朝鮮能夠在中原王朝的眼皮底下建立獨立的政權呢?這還跟三國的一個人有關。

早在西周統治時期,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商紂王帝辛的叔父箕子不願意在周朝的統治下,所以箕子帶五千人去朝鮮半島,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建立了箕子朝鮮,也屬於西周的諸侯國,統治區域大概現在的北朝鮮的區域,就這樣箕子的後代一直在北朝鮮這塊土地上生存下去,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傳承了將近千年。

秦朝滅六國,統一全國,燕國有個大將衛滿帶著一隻部隊來到箕子朝鮮,推翻了箕子朝鮮的哀王,並取得箕子朝鮮的首都平壤,新政權被稱為衛氏朝鮮,其國土還包括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之地,方圓數千里,疆域遠超箕子朝鮮,箕准渡海南逃馬韓自立為韓王。

衛滿朝鮮建立以後,當時正值漢惠帝時代,天下初定,遼東太守經漢廷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為漢朝保衛塞外,不使漢朝邊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領朝見漢朝天子,以及各國與漢朝通商,不許從中阻擾。作為回報,漢朝答應給予衛滿以兵力和物資上的支援。

有了這些資助衛滿便開始不斷吞併周邊的小邦,衛氏朝鮮的領土便開始擴張,一度非常強盛,衛滿的孫子右渠成為朝鮮王時,更是大量招引漢人流民,以此來擴充衛氏政權的實力;而隨著衛氏勢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而此時漢朝的皇帝是漢武帝,右渠的行為讓漢武帝非常的不滿,同時也感覺到了衛氏朝鮮的危險,於是漢武帝決定滅亡衛氏朝鮮。

很快漢武帝發兵五萬前往朝鮮,過程雖然有些曲折,但是還是花了一年的時間滅亡了衛氏朝鮮。漢武帝在朝鮮建立有效的統治,後設置了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歷史上稱其為「漢四郡」。當然南方的一小部分還在土著人手裡。

漢四郡並存的時間不長,大概也就二三十年,四郡合併,最後只保留了樂浪、玄菟二郡,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一個叫公孫度的青年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公孫度到任以後,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公孫度看到中原地區群雄並起,諸侯割據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則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

曹操統一北方以後,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向曹魏臣服,公孫康在位時曾經大破高句麗,陷其國都,並討伐韓濊,設置帶方郡。此時朝鮮的北部還在曹魏的統治下,公孫康在遼東鎮守,印製了高句麗的發展,到了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做太守時,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此時已經是三國鼎立,公孫淵的存在,嚴重威脅了曹魏的統治,兩者必然有一戰。

公孫淵也漸漸有部臣之心,魏明帝為了試探公孫淵,派幽州刺史毌丘儉等攜帶書信印章去徵召公孫淵。公孫淵聞訊,立刻發兵,在遼隧阻擊毌丘儉,並與之展開激戰。毌丘儉見形勢對己不利,便退兵。公孫淵見打敗了毌丘儉,於是自立燕王。

這是魏明帝不能容忍的,於是派司馬懿率領四萬軍馬前去討伐公孫淵,在攻打過程中,司馬懿和高句麗聯合,共同攻打遼東,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並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司馬懿一看,高麗的都城都給毀滅了,於是就撤軍了,司馬懿雖然平定了公孫淵,但是卻沒有在玄菟郡和樂浪郡、帶方郡建立有效的統治,在朝鮮北部地區留下了權力真空,同時由於戰爭,當地的漢人死傷無數,高句麗很快捲土重來,在玄菟郡和樂浪郡的基礎上重建立了高句麗,而中原的西晉則陷入了八王之亂以及五胡入華,無暇東顧,就這樣讓高句麗一直擴張,一直到唐朝時期才滅亡高句麗。

有人會問,唐朝不是實際統治了朝下了嗎?唐朝的情況不一樣了,經過幾百年的統治,高句麗在朝鮮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認同感,雖然唐朝和元朝 都曾經短暫直接統治朝鮮地區,但是有民族認同和歷史記載在,朝鮮一直想獨立,所以到了明朝,朝鮮就以藩屬國的名義向朱元璋稱臣,近代的朝鮮這個名字還是朱元璋欽定的。

司馬懿是平定了遼東,但是卻留下一個真空的朝鮮給高句麗,這才讓高句麗有機可乘,從這方面見,朝鮮能夠獨立成為國家,也是緣起於司馬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資質平庸莫怨天,不如讀讀曾國藩!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