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唐朝男人,被視為日本的文化恩人,還引得韓國人時常祭拜

這個唐朝男人,被視為日本的文化恩人,還引得韓國人時常祭拜

去過洛陽白園的朋友都知道,白園勝景,不僅風光秀麗古雅,而且人文氣息很濃。白園是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建,園內有大量的紀念碑刻。這些碑文多為國人紀念白居易而刻,然而仔細觀瞻,同時也發現了很多韓文和日文的碑刻,甚至數量比中文的還要多。

這就讓人大惑不解,白居易是唐朝三大詩人之一,一生從未涉足韓國和日本,而他又為何引得韓國人和日本人競相祭拜呢?

分析原因,韓國和日本兩者卻有不同之處。

韓國人立碑刻文,按照他們的說法是出於祭祖的目的。白居易雖未到過韓國,但他的叔父季般的兒子白宇經卻與韓國有莫大的關係。白宇經,在唐代是個諫官,為人正直。德宗年間,白宇經為避奸臣讒言,遠走新羅國。後來在新羅為官,至司空大司徒,死後就安葬韓國慶州玉山。白宇經在新羅生活40餘年,子孫世居,至今有後裔33萬人。顯而易見,韓國白姓人將白居易當成了他們的祖宗,為其立文刻碑,進行祭拜活動,想來也是情理之事。

而日本人則不同了。我們或可理解為一種崇拜。

在唐代眾多的詩人里,甚至說是男人中,日本人對白居易是極其偏愛和推崇的,甚至到了瘋狂的程度。這是為何呢?有人說,白居易是唐朝人,而日本人對於唐朝時期的文化都非常關注,並深受到唐文化的影響,對於白居易,自然要將其列為座上賓了。這話確實有一定道理。但在唐代,比白居易厲害的詩人也不少,為何他們沒在日本受到熱捧呢?

其實,主要原因和白居易詩本身有關。

一是白居易的詩歌通俗易懂,婦孺皆可傳唱,相對於李白的飄渺無蹤、杜甫的深沉哀吟,再加上語言的差異,日本人是無法精準理解其中含義的。

二是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詩人,這時期唐朝由盛轉衰,白居易的很多詩歌反映了這一個特點。而同期的日本正處於平安時代,朝廷與貴族矛盾激化,皇權中落,武家割據,所以平安時代的日本貴族對於白詩是深有感觸的。我們知道日本人向來標榜「物哀」,常常以物擬人,睹物思懷,白詩的風格恰恰暗合了他們的心態。

三是得益於日本貴族的認同,白詩在日本民間迅速流傳,後來又啟發了《源氏物語》。《源氏物語》開啟了日本「物哀」的時代,對於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難怪日本人稱白居易為「文化的恩人」,讚譽其「對日本之貢獻,恩重如山萬古流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的吐槽之作《琵琶行》,背後隱藏了一個驚天故事!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