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評·從未有人跟我說過

影評·從未有人跟我說過

從未有人跟我說過

觀《當尼采哭泣》

五二

如果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現在的心情,那應該就是「痛苦」;雖然有一種急迫感要把想要的看到的統統寫下來,但其實我現在很滿足很幸福;不過也許是讀多了尼采,「痛苦」一詞早已變成了褒義詞,所以我遲疑了一下但還是用了這個詞。

此時此刻,我關掉電影《當尼采哭泣》,打開音樂《命運交響曲》,開始寫我要寫的東西。

我不得不按捺住直奔主題的強烈慾望,心急火燎地來對你,我可能的親愛的讀者,介紹一下背景。電影《當尼采哭泣》改編自美國小說家歐文D·亞隆的同名小說,假託兩位大師,合理虛構,譜寫出一曲扣人心弦的「對話治療」 。

主角依次是:

尼采,著名的哲學家及詩人,其著名的"超人哲學"備受爭議。

布雷爾,十九世紀末歐洲最負盛名的醫生,弗洛伊德的導師。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曾與布雷爾合著《歇斯底里症研究》。

莎樂美,一位才華洋溢的文學女性,也是一名職業的精神分析學家。

貝莎,心理學史上著名的"安娜·歐事件"的原型人物。【摘自百度百科】

終於可以開始了!坐著、仰著、蜷著或者躺著,隨你心意,敬請閱讀吧。

教授尼采面對所剩無幾的聽眾,厲聲斷言「上帝已經死了」,底下最博愛仁慈的基督徒也忍不住破口大罵、拂袖而去。不出所料,尼采也很快失去了教職,同時鼓起勇氣的求愛也被莎樂美拒絕了;就像別人眼中的他,沒有住所,沒有債務、沒有妻子、沒有責任,他是徹底的孤獨,乃至於絕望了。

與窮困潦倒的尼采不同的是,醫生布雷爾有著美滿的家庭、驕人的職業、傾心的摯友。當然,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兩年前他接受了一個罹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貝莎,並試圖採用自創的「談話療法」,治療卻被自己愛上病人而打破平衡。妻子出離憤怒,要求其將貝莎轉手給其他醫師,病床上的貝莎依舊痴痴顛顛,口中講著令人心碎的誓言:「你永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將女孩拋棄的他,自此便時常對貝莎的肉慾幻想而無法自拔。

本是兩條平行線的他們,卻因為莎樂美的登門來訪將他們緊緊聯繫在一起。莎樂美放心不下尼采,便拜託醫生能夠幫忙治療尼采。一帆風順的人生贏家布雷爾也對固執己見的尼采無可奈何,這是怎樣的一個病人吶?

他寫出了能夠讓自己從凌晨三點半爬起來看到六點半的驚世駭俗之作;他有絕對的掌控欲,任何積極情緒的表達都被他視作難以忍受的主動權的交出;他甚至不需要女友的了解,而只需要服從;他拒絕相信沒有動機的善意,他認為當醫生用善心、醫術來幫自己,這對自己反倒是一種損失;好像,人,是無法接近他的。

驕傲的布雷爾又怎會容許自己完美的職業生涯再出現一個敗筆,於是他提出來一場互不相欠的治療,這將是一次專業的交換。布雷爾將用醫術來治療尼採的身體,尼采將用哲學來治療布雷爾的心靈。這原本只是一場類似富家子弟讓貧窮女孩做女傭來抵消千萬債務的「變相施捨」;事情並沒有像布雷爾所預想的那般,尼采再一次掌控主動權。布雷爾挫敗地與朋友弗洛伊德講:「兩個病人中……我成了更迫切的那一個……」

第一幕 貝莎

尼采認為愛情中的性,瞬間禽獸般的快感隨之而來的將是數小時的自我厭惡,簡直是得不償失。尼采倒不是禁欲主義至上,只是在哲學探索道路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罷了,肉慾阻擋前進的那一刻也就是被其唾棄的那一刻。布雷爾不一樣,他面前簡直是有一座大山般的肉慾阻擋著他。縱使是在壯闊雪山的幻影中,布雷爾目之所及、心心念念的,依舊是逃不開避不掉的妖嬈多姿的貝莎。

尼采讓布雷爾設想,如果和貝莎生活在一起,會是怎樣的情狀。他指引著布雷爾去設想面對咒罵貝莎歇斯底里的模樣、貝莎蹲在馬桶上排氣的模樣等等一切狼狽的模樣,繼而命令布雷爾每當想到貝莎時,就大罵:「滾開!」

咒罵的聲響一次比一次高,到來後布雷爾簡直是喊得精疲力盡。

第二天,他反饋:感覺很糟糕,自己像是被訓練的笨熊。

看來問題還得從源頭出發。

第二幕 貝莎所代表的

這是尼采第一次嘗試將自己的哲學引入實踐,「聰明但盲目,真誠但迂腐」陷入肉慾的布雷爾成為被治療對象。

貝莎為何對自己具有那麼大的誘惑力?在尼採的循循善誘下,布雷爾展開了自我剖析。和她在一起就如雲中漫步,我是令人崇拜的,我可以逃離呆板的平安日子和時間,儘管我墜入慾望的陷阱,可我需要激情,需要奇蹟,這正是貝莎所代表的。這番言論倒頗像出軌丈夫的通常論調,往低了說是大男子主義作祟和妻子無情趣,往高了說恰是哲學家般的尋求自由與奇蹟。

問題好像解決了。

第三幕 母親的名字

尼采無意中發現布雷爾去世的母親也叫作貝莎。他很生氣地質問布雷爾為什麼沒有坦白這一點,布雷爾卻說我對她毫無印象,畢竟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尼采反駁道:「沒有有意識的記憶。」像是著了魔一般,布雷爾埋怨道:「她怎麼能離棄我?」話已出口自己也下了一跳。

在夢裡他墜入無盡深淵,驚恐萬分,結果卻是掉落在了一個棺材裡,棺材裡的面龐隱隱約約,直到今日才發覺,那正是自己的母親;究竟是我從未真正地讓她離開,還是成人的形象進入孩子的夢裡從未遠離?布雷爾的情緒幾近崩潰。目標已成為他修養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猶太人,他有著每一個猶太人都具有的「爬出猶太區」的目標,可是他深深知道,自己從來沒有選擇過目標。他只是生命的旁觀者,他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尼采講,死亡只在一個人將他的生命推向頂峰時才不會讓人覺得恐怖,那麼你的生命圓滿了嗎?

原來自己一直站在生命之外,為從未經歷過的生命而惶恐。

第四幕 焚燒成灰

布雷爾想,如果像尼采那樣生活如何呢?沒有住所……沒有債務……沒有妻子……沒有責任……於是他收拾行李打算去尋找自由。他想尼采說得對,對於孩子,要成就自己的孩子首先得成就自己;對於妻子,讓妻子越出自己給的牢籠吧。

問題是,妻子也認為自己從未嘗過「自由」,但責任與平安明顯是這位女人更在乎的,她像《月亮里的六便士》中的妻子一般苦苦哀求:「你不能活在詞語中!」

妻子悲痛欲絕,一向溫婉的她更是放出了「走出家門便別再回來」的狠話,布雷爾不被理解,只是倔強的地在那裡吶喊:「我只有一次生命!」這裡倒是很難定性他到底是一位不負責任拋妻棄子的「渣男」,還是一位渴望自救渴望生命的哲學家。

布雷爾乘坐火車,來到了貝莎接受治療的那一家醫院,撞見貝莎情意綿綿地對自己的主治醫師講:「你永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他們旁若無人地親吻、擁抱。布雷爾大駭,頃刻發現自己有多愚蠢;他想立即坐上列車回家,回到原先的生活軌道,可卻無路可退。在這一刻,他面對了最孤獨的孤獨,他留下了眼淚。

他脫下紳士帽、西裝服,當了一位服務員,在招待宴會時發現了弗洛伊德,多麼羞恥的相遇,他慌不擇路地逃竄,弗洛伊德也趕忙去追趕他的朋友。眼看就要被追趕上了,突然,布雷爾醒了。原來,這一切只是一場催眠術。

第五幕 涅槃

布雷爾從沙發上坐起來,面對弗洛伊德不知該說些什麼。這時妻子進來送茶水,她低眉順眼,不曾看向他們任何一位,冷淡地放下便打算離開。

布雷爾突然說:「你總抱怨我看不見你;但當我就在這裡時,你要拋棄我嗎?」

他走近她:「親愛的,我曾經是離開了,現在我回來了。」

妻子內心大慟,面上卻不露深色。

吃飯的時候,布雷爾又是給孩子表演魔術,又是擁抱孩子,大概是怕了抗拒著自己的孩子。一家和樂融融,這是多久不曾有的畫面啊。妻子百感交集,走進了房間,布雷爾尾隨其後,從背後擁抱住了她。

「是我讓你哭了嗎?」

「 哭得好,也很悲傷」

「當我思考多久,嫁給我,馬蒂爾德。」

「我以為自己15年前就嫁給你了。」

「我想再來一次,今天、以及我們今生剩下的每一天。」

倘若說,生命就是一場輪迴,每一刻經歷的都是曾經經歷過的,這樣的生命是否沒有意義呢?可是,我們在採取行動前依舊可以想像一切的可能,依舊可以按照自己所想去選擇,去經歷。當生命成為一場無意義的意外時,我們依舊可以對生命的每一刻說是。痛苦嗎?幸福嗎?千百年的認識、創造、發現,都從痛苦中來。

當尼采哭泣

偉大思想者自己選擇友伴,不受大眾的干擾。哪一個心靈正常的人,不需要來自同類的愛和理解呢?然而,哪一個真正獨立的思考家,不曾體會過孤獨的滋味呢?「我不想孤獨的死去,我不希望我的屍體,被人循著惡臭的發現。」尼采忍受著孤獨,讚美著孤獨。

尼采也有過一個讓人沒法拒絕的女人,他渴望被愛,以至於糾纏不休,卻從未有人與他相愛;尼采也有過一個精神高度契合的朋友,他渴望被理解,以至於對方「德國化」的墮落讓他難以接受,大罵「噁心」。

尼采對布雷爾說:「我曾和她擁有一個美妙的瞬間。」

布雷爾卻說:「對你來說是一個美妙的瞬間,對她來說卻不是。」

「我感到如此挫敗,我已經失去了一切。」這是他第一次展示自己的孤獨。臨近告別,尼採的眼眶裡盈滿了淚水,終於滾落。眼淚彷彿在說,我們自由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世間又有多少的不可得。

「我的好朋友。」布雷爾真誠地邀請尼采參加家庭聚餐。

「是時候分道揚鑣了。」尼采又補充道,聲音已是哽咽,「我們是朋友,我喜歡這個說法,從未有人跟我說過這個。」

最後他掏出行李箱里自己的書籍,用手指指著其中一句,鄭重其事地念道:

「我們會有朋友,然後漸漸形同陌路,這就是它應當的結果;我們不願彼此隱瞞或遮蔽真相,就像我們必須為它感到慚愧;我們是兩條路,各自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路線,最後,我們必須成為彼此的陌生人,因為這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定律。」

上帝已經死了,超人不曾誕生,這位查拉圖斯特拉式的預言家來得太早了,所以又不得不回到孤獨里去。

我來的太早了啊。

1889年1月 尼採在都靈發作精神病,其後終身不愈。

1900年8月25日 尼采死於魏瑪。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高考期間摘抄過這樣一句話,當時只是覺得很美,現在後知後覺的發現,這是蘸著血與淚寫就的詩。

尼採的確是緘默太久了,漂泊太久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馬青衫二 的精彩文章:

TAG:司馬青衫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