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定了!中華文明5000年,從良渚文明開始算起

定了!中華文明5000年,從良渚文明開始算起

原標題:定了!中華文明5000年,從良渚文明開始算起



四處古文明分布示意圖


2017年12月8日至11日,上海舉辦了一場考古界的「奧斯卡」盛會——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


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坐在一起,以「水與古代文明」為主題,好好聊了聊水資源、水管理和古代文明發展之間縱橫交錯的關係。

隔壁的上海辦「奧斯卡」,浙江考古界的人也興奮得不行。因為,在這一次的世界考古論壇上,杭州,很搶眼!


良渚古城,得到了重點推介!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作為「水與古代文明」的典型案例,在論壇上受到專家們的廣泛關注。


國際考古專家考察良渚古城水利系統


尤其是世界著名考古學家、英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科林·倫福儒先生,在上海博物館做《兩個圖符的故事:史前社會複雜化的不同途徑》學術報告時,給良渚古城一個大大的點贊!


他把良渚文化、希臘基克拉迪文化,做了比較研究——很多人知道希臘衛城,但最近15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克拉迪是古希臘文明的源頭,是歐洲最早的文明——科林教授認為,良渚遺址的發現,對歷史有突出貢獻:確定中國早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會,就已經進入早期國家文明階段,以考古學科學的證據,將中國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員王寧遠說,他當時就坐在台下,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啊」了一聲,「這是考古界的國際權威,在這樣大規模的國際會議上,第一次,這麼明確地以良渚來標誌中華5000年文明!」


這一次,考古界對良渚遺址的肯定,還不只是這一句話。


12日,在上海的論壇結束後,專家們專程從上海趕到杭州,參加「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



來這一趟,就是想好好看看良渚遺址。

高壩和低壩擋山谷來水 5000年前的良渚人是世界頂尖水利專家


近30位考古專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墨西哥、以色列等國及國內的著名高校,或科研機構。


到了良渚,第一站,專家們說,一定要先去看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統。


為什麼?


它是迄今已知的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利系統,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距今約5100-4850年,將中國大型水利遺迹的年代幾乎提前了一倍。


水利系統,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塢、石塢、蜜蜂弄等10條堤壩,和長約5千米的塘山長堤,共同組成了一個具有高低兩級水庫的龐大水利系統。


12日專家們一起去看的,是老虎嶺這一段。


如果不說,眼前一片山坡早已看不出一絲堤壩的模樣。王寧遠先帶著大家看了兩頭的小山頭,又指了指連接兩個山頭的土丘,說,這就是堤壩。


而站在土丘下的我們,王寧遠說,已經站在了當年的水庫中央,但腳還沒站到水庫底,底已經「藏」在了地面下方,還有6-7米深。


良渚古城當時就用這種草裹泥堆築堤壩

在考古挖掘時,省考古所在這裡挖了個探溝。昨天,考古專家們一眼看到,都蠻興奮,拽著省考古所的人問了很多問題——



當年的良渚人,是怎麼把水壩建起來的?建了多久?


良渚人在建城的時候,為什麼要同步造一個如此複雜龐大的水壩?


浙江省考古所所長劉斌、研究員王寧遠等一樣樣解答。


當年的良渚人,已具備全流域的水環境規劃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統建得很聰明。他們發明了「草裹泥工藝」,先用淤泥堆築,外裹黃土。這些土並非散土,而是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形,碼成壩體。有些像現在抗洪搶險用的麻袋裝土,抗拉力強,不易崩塌。


怕國外專家沒見過草裹泥,現場還特意準備了用來做草裹泥的蘆荻、茅草,現場做了幾個草裹泥。專家們都圍著拍照,有個專家說,中國人很厲害,歷史上就很會就地取材。


水壩現在建都沒那麼容易,更別提幾千年前了。那時候,沒有工具更沒有模型,連運輸都不方便,按照推測,應該是工程現場分組勞動,一組人製作草裹泥,一組人負責傳遞,另一組人堆築壩體。


這麼勞師動眾,還是要建,良渚人也是有考慮的。


簡單來說,堤壩有長有短,有高有低,而且建造工藝不同。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遺址


要說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抗洪。良渚人住的地方處在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天目山又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每年季風季節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來,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為了保護家園,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先建水壩,堵住洪水。除了抗洪,不下雨的日子,水壩也派得上用場。


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用來運輸,方便日常出行。良渚時期,還沒有輪式的交通工具,他們日常出門基本就是靠走,或者划船走水路。築壩可以蓄水,而這個庫容,可以形成連接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網路。


就是因為有了發達水利系統,作為稻作農業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進入犁耕農業的同時,才使得農業有了更為迅速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手工業等諸多領域的進步。


良渚古城水利系統的確認,也證實了良渚古城有完整的都城結構——佔地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系統,最外圍是水利系統,接著先是一圈外郭城,包圍著631萬平方米的面積,再是一圈城牆,內部面積300萬平方米,城牆的中心才是30萬平方米的宮殿區,這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三重結構的起源。


如何保護良渚古城 這是專家們最關心的問題


站在老虎嶺水壩遺址上,考古界「超級大咖」,英國學術院院士、牛津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羅森夫人(Jessica Rawson)說,她已經到良渚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驚喜。她和身邊的很多人都講過,有時間應該去中國,去良渚看看。


在依次看了水壩遺址、莫角山遺址後,專家們都提出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這麼偉大的良渚古城,要怎樣保護,才更好?


早在幾千年前,良渚古城就有了這麼發達的水管理系統,它還有哪些世人應該了解的價值?


帶著這些問題,考古專家們今天還將進行一場高水平、高層次的國際對話與交流,通過思想火花的碰撞、學術觀點的交融,將為進一步完善良渚遺址,特別是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的價值闡釋和保護展示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新借鑒。

這對良渚來說,將是在世界考古學界把「良渚聲音」進一步放大,而對力爭申遺成功的良渚,這無疑也是強大的助力。



神徽,良渚文化的標誌符號



玉琮王(反山出土)



良渚古城遺址及周邊地形示意圖



良渚文化主要遺址分布圖


C形盆地內的良渚文化遺址分布圖



良渚古城結構圖



莫角山宮殿區結構圖



良渚古城宮殿區今日已成「大草原」



良渚古城勘探場面


大莫角山南坡挖掘



莫角山宮殿區鑽探



東城牆



北城牆



西城牆


俯瞰反山墓地



玉鉞王(反山出土)



玉梳背(反山出土)



玉牌飾(反山出土)



玉端飾(反山出土)


漆器復原



瑤山發掘場景



玉三叉形器(瑤山出土)



玉琮(瑤山出土)



玉璜(瑤山出土)



良渚古城建城前的地貌



良渚古城晚期遺址和水系分布



良渚古城及外圍水利系統



老虎嶺水利遺址



老虎嶺草裹泥分區



草裹泥



草裹泥工藝



老虎嶺出土的文物



秋塢、石塢、蜜蜂弄壩體現狀



獅子山、鯉魚山、官山壩體現狀



崗公嶺水壩被取土破壞的剖面



鯉魚山壩體堆築結構圖



塘山長堤出土的玉料



塘山長堤頂上的良渚墓葬



南湖出土的良渚時期竹筏



推測良渚水上運輸工具與今天漂流雙筏相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榮新江: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概說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