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科學喝水方式很重要,下面五點要注意

寶寶科學喝水方式很重要,下面五點要注意

「多喝水」你聽到過幾次,無數次了吧,尤其是男朋友的「多喝水」。肚子疼多喝水、胃疼多喝水,感冒了多喝水等等。多喝水成為男朋友對你的關心的一味良藥。但是多喝水真的就是多喝就可以了嗎?水喝多了也能中毒?寶寶科學喝水方式很重要,下面五點要注意。

不是的,喝水也是有方法的,尤其是對於小孩子,多喝水可能會被害死的。

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美國的一個家庭里,因為貧困,買不起奶粉給孩子吃,母乳又喂不飽孩子,這對父母就用水稀釋母乳後,餵給孩子,結果造成了很傷痛的結果----僅僅出生十周的小寶寶因為「水中毒」而被活活餓死。

引起水中毒的原因及表現:

原因:因為嬰兒到了1歲後,她的腎臟功能才會發展的成熟一些,寶寶攝入水分過多進入身體,腎臟無法及時排出體內的過多的水分,會造成水分集聚在血液中導致鈉離子濃度被過分稀釋,造成低血鈉,引起水中毒。

另外,吃鹽過多會造成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過高,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在吃鹽過多後,會很口渴,其實是身體自身在調節維持體內平衡。

水中毒表現:寶寶會出現嗜睡、厭食、嘔吐、體溫降低、全身痙攣、甚至是昏迷、死亡等表現。

寶寶科學的喝水方式

1.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依靠母乳來保持身體供給,母乳中幾乎80%的成分都是水構成的,如果寶媽的母乳充足,是不需要喂寶寶喝水的。

如果是喂寶寶配方奶粉,則需要在寶寶的兩餐之間喂寶寶適當的水。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在寶寶兩餐之間或是為寶寶輔食後喂寶寶適當的水,這樣也可以清潔寶寶的口腔。

寶寶生病發燒時、夏天天熱、冬季室內開暖氣或是地熱後導致的體內水分蒸發時也是需要補水的。

2.寶寶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所以寶媽還是需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來進行適量的補水。寶媽可以每天為寶寶補充約體重的10%-15%的水分,寶寶的小便正常,可以讓寶寶多次少量飲水。

3. 喝水也是有時間的,尤其是寶寶。飯前不應讓寶寶喝水,飯前喝水會導致寶寶的胃液被稀釋,影響食物的吸收,喝水後,水佔據了胃的一部分,影響食物的攝取。

睡覺前不應讓寶寶喝水。成人在睡前喝水會引起起夜,水腫等情況。寶寶也一樣,喝水過多,會導致寶寶尿床,影響睡眠,在寶寶睡前兩個小時,盡量不要喂水,但如果一定要喝水,也一定要適量。

4.體內水分少的表現:小便發黃,口乾舌燥,大便乾燥,眼窩凹陷,哭鬧時眼淚減少等情況,都體現了寶寶體內的水分減少,需要喂寶寶喝水。

5. 喂寶寶喝新鮮的白開水,夏天時,水溫應接近室溫,冬季時,大約在40攝氏度左右,過高的溫度會傷害胃粘膜。白開水經過高溫會殺死很多細菌,盡量不要為寶寶喝各種飲料等,其中的添加劑會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

水佔據了身體的大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科學喝水會促進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