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欄坑心裡的味蕾饕餮——品味「仙女下凡」

牛欄坑心裡的味蕾饕餮——品味「仙女下凡」

圖/牛欄「坑心」所在地

說到牛欄坑正坑,不可不談及「仙女下凡」。作為鄭聖林的當家茶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若非極為熟識的友人總是極少談及,可其中蘊藏的芬芳岩骨,卻總讓摯友們流連忘返。

提起「仙女下凡」自會說到黃君璧與于右任合做的名畫《仙女下凡》:淡黃的捲軸上,一位風姿綽綽的仙女,搖曳著綺羅輕扇,回眸一拂素足邊的芝蘭,徐徐下凡紅塵,流蝶飛舞盤衡,縈繞凡世。

聖林仔細揣摩此畫良久,忽覺那株芝草好似自己牛欄坑的那株奇種,又細細思索,奇種所在岩壁上的數十株肉桂好似騰空而來,宛若仙女下凡一般,忽萌生將這些茶單獨製作,名曰「仙女下凡」。

不是所有牛欄坑都叫「坑心」

牛欄坑從坑口至坑尾僅有區區二十餘戶,隨著對牛肉的追捧,早已被細心的茶客劃分為「牛首」至「牛尾」數段。

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便是「不可思議」刻石下的幾小片茶地,被愛好者們稱為坑心,是牛欄坑正坑中的正坑,而此也僅僅集中在三戶人手中,而聖林算是坑心的大戶,獨佔一半以上,「仙女下凡」亦正好位於此物華天寶之處的岩壁上。

牛欄坑與「大紅袍」母樹所在的九龍窠幾乎平行,「仙女下凡」如「大紅袍」母樹一樣生長在道路東側岩壁上,,也不得不說是冥冥中的巧合。

匠心醞造,「仙女下凡」

翌年採茶,獨令數位女工單獨採摘,聖林對茶樹的管理極為嚴苛,多挑取周圍的砂礫壤客土,葉張柔軟細膩,葉片間距小,極易採摘標準青,這在搖青過程中更易走水,對茶青也更易把控。這也為之後細緻的手工搖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聖林說:牛欄坑的青葉真和其他區域的茶青不同,人在青間,握著水篩,搖青沙沙聲起,頓時整個青間都炸開了迷人的香氣,清新通透。茶青柔軟飄逸,手指輕觸如撈綢緞般的絲滑,如未親身經歷,絕不曾會想有如此細膩如絲帛的茶青。

制茶是件極為艱辛之事,唯有制此茶之時,方有使人不可方休,愈做愈有精神,好似做畫性起,揮灑自如,意猶未盡。但見啟明微露,不知睏乏。

流風回雪,羅襪生塵

聖林的「牛肉」在玩家手中有一個別樣的花名喚作「滷水牛肉」,二十餘戶中幾乎只有聖林愚痴般的將「牛肉」焙到足火,湯色深紅,滋味濃厚,帶著自己獨有的特色,這也是聖林的個性所在,他總會執意堅持自己的風格,卓爾不群。

但「仙女下凡」卻是特例,火工焙到中偏足,彷彿刻意留下仙女華美的身姿,水中暗暗的花香好似佳人的芬芳,茶色金黃明亮,晶瑩剔透。入口清新細膩,帶著清晰的桂花香味,衣袂飄飄兼骨鯁。

葉底帶著絲綢般細膩光滑,微微的泛起宛若絲綢般的光澤,彈軟如美人出浴後的玉足。不同以往的火工更襯托出「仙女下凡」的風骨,愈發迷人,若隱若現,一語清新萬古新。

品鑒

仙女下凡

「仙女下凡」由於每年只有十餘斤茶,每年剛做出來就被早已守望著的茶友一搶而空,去年更是一泡都未有留下,元旦前夕有茶友專程前來也未能一睹淑芳。

此次聖林也只有將自己珍藏的12年與14年的「仙女下凡」拿出來與我分享,12與14年都是岩茶極佳的年份,天氣極好自然茶亦極好。

苦苦珍藏多年,然聖林自己每款也只剩得屈指可數的幾泡,他時常感嘆道做茶人可憐,自己做出來的好茶,時常連自己都沒得喝。

12年的「仙女下凡」,雖已有五年的陳年,然並沒絲毫陳味,工藝非常優良,青透火透。一泡下去滿屋都瀰漫著淡淡的熟果香,入口便是非常清晰的果香,有如山泉一樣清澈沒有絲毫雜味,從入口到喉頭,清澈且清晰,一氣呵成,一韻到底。

茶湯遒勁有力,好似流星划過天際一般乾淨利落,茶湯有如米湯一樣的濃稠,卻不似米湯一樣溫吞吞的,一劍入魂,未有絲毫猶豫。

舌苔會有明顯的收斂感,很快就能打開轉甘。每一泡過度非常平緩,不留心間模糊了泡數,耐泡度非常持久,十泡之後,好似糖水一般甘甜。

14年的「仙女下凡」則帶著細膩且粉粉的桂花香味,火相對比12年更輕一些。

有粉粉花香的「牛肉」我已是多年未遇見了,整泡茶除了有和12年相似的內質,清晰度以及韻味之外,茶湯中粉粉的感覺更是讓人著迷,沒有極好山場及極好工藝是極難會出現此氣息的。

近兩年茶期雨水偏多,已極難找到此種感覺之茶,今日重見欣喜若狂,各綜美妙溢於言表。

兩款茶的葉底都極為柔軟,猶如絲綢一般的光澤,色澤均一,啞光沉沉。葉片鮮活有力,極為飄逸,猶如霓裳羽衣。

後記:

或許我比各位更期待今年的「仙女下凡」,這是一款喝過就無法再忘卻的茶,它不僅有著獨有的稀缺性,更承載著太多好茶的記憶。

1

END

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紅袍傳承人 的精彩文章:

TAG:大紅袍傳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