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樹茗樅,一段年華的故事

老樹茗樅,一段年華的故事

「叢」、「樹叢」、「名叢」、「老叢」

密集生長在一起的草木,稱為「叢」;

故而,密集生長的樹木,稱為「樹叢」。

對於茶葉,從「菜茶」中優選培育而成的優良單株茶樹,稱為「名叢」,

達到一定樹齡的,便成了「老叢」。

老叢,可以簡單理解為老樹。除了樹齡達到要求外,另一點,是未經修剪,自然生長。

老樹自然有老樹的特質,常年濕潤的環境和潔凈的空氣,最適宜苔蘚的生長,茶樹枝幹附著一層苔蘚,會逐漸沁入茶葉,使茶葉增添一份自然的氣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苔味」。老茶樹的木質化程度比新茶樹高,年邁的茶樹經過歲月的沉澱,形成另一種風味,稱為「木質味」。

武夷山茶樹多屬於灌木型,而能長成「老叢」的基本以小喬木、大喬木茶樹為主,因此提及武夷山的「老叢」,第一反應總是小喬木型的水仙品質,另外就是梅占等,偶有其他灌木型的老叢,實屬難得,別有一番風味。

武夷岩韻

武夷山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一座山就是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就是一座山,茶樹生長在岩縫古壑之中,正如茶聖陸羽在《茶經》寫到:「上著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著生黃土。」爛石,營養物質貧乏,實在不是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但恰恰是這種土質,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賦予了茶葉另一份獨特的韻味——「岩韻」。

武夷山不是一座山,是連綿的山脈,由一塊塊石頭組成。若然行走其間,坑澗、谷壑,松風、竹林,一如現在「坑」「澗」「峰」「岩」「洞」等山場名稱。這裡山路起伏,雖不算高,卻有另一番的「險峻」,對於挑茶工而言便是個大難題。

武夷山制茶已有上千年歷史,形成了鬥茶的風俗,在宋代建立了御茶園,鬥茶之風大行直到今天。而茶樹在這裡生長的時間更為漫長,遺漏在山澗,一不小心就是百年。行山人一不小心,也能與隱藏與山中的老茶樹相遇,也許不在意,但它們確確實實地立在那兒。

雨後的武夷,風把山的輪廓吹得格外清晰。天上的雲依然層層疊疊,灰白相間,

偶爾透出微弱的陽光,卻把握不清雨什麼時候會再來。

山澗吹來的風,空氣是熟悉的,夾雜著花粉的味道,流水、鳥鳴,和穿過樹林的聲音。

新雨打潤了萌動的新芽,綠蘚承托著水珠,石頭的色澤加深了幾重,

冷不防的一個顫抖,是武夷山四五月的天氣。

重仿老茶樹

沿著大坑口的線路,這一帶是武夷岩茶的核心產區,出產的茶葉被稱為「正岩茶」。

拾階而上,階上是去年遺留下來,還未融為黃土的落葉。

台階有些滑,還有些積水,倒映著行人的身影,要小心地前行。

上山的路有點狹窄,只容得下一人通行。我們一行數人走得謹慎而興奮,此行的目的是重訪那一片老茶樹,它們生長在幽澗之中,是人跡罕至之處,靜靜地矗立了五六十年,凝視著途經的日月星辰,守候著山裡的春華秋實。

老樹茗叢的由來

「老樹茗叢」,是我們辜且給它們的稱謂。「叢」字在茶葉中很少單獨使用,大概可以理解為單株茶樹,繁茂成叢,又或是一小片茶樹林。

武夷岩茶可分為大紅袍、水仙、肉桂、名叢和奇種。奇種自然生長的野茶,有性系,形狀不穩定且不知名姓。選育出優良的單株,進行繁殖,便有了名姓,也就躋身「名叢」行列了。老樹茗叢當歸屬名叢,有著品種的特性,更有老樹的韻味。

年輪的印證

繼續前行,約有一個小時的山路,我們終於能看到老樹的身影了。

三米多的高度,曲虯蜿蜒的枝幹,苔蘚盡情地附生在上面,甚至長出了小花。

偶有裸露而發白的樹皮,靠近樹榦是墨綠凹凸的老葉子,而新芽在枝頭試探著季節和溫度,

還有一些去年秋末未來得及盛開便被定格在冬天的小花蕾。

茶樹叢的周圍有些原始森林的風貌,總共五十棵左右,沒有修剪過的痕迹,這樣野性自然地生長著。

多少年了?他們說,有五十餘載了吧!

我知道,每一度春秋都有年輪的印證,每一圈年輪都能增添一份寒暑的厚度,這是茶湯和香氣的厚度。

年華

若茶如人生,歲月的洗禮,是添了額上的皺紋,是磨亮了雙瞳,是豐盈了內心,還是累積了幾個故事?一度度年華,若能慢慢地品讀,品一杯茶,如品一個人。

我想起了李商隱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若一根弦是一度年華,五十根弦奏出的剛好是一叢老樹的年華,五十載的豐盈,五十載的故事和底蘊。

老樅與新樅的定義

有人問,老叢好還是新叢好?這怎麼會有標準呢?有人偏愛新叢,鮮爽靈活,甘甜醇香;而我對老叢情有獨鍾,沉穩內斂,厚重耐品,像是聽一位老者訴說著他的故事。

還有人問,怎樣的年華方算得上美?是奔走於繁忙都市的車水馬龍?還是山居歲月里閑看庭前花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氣盛?還是花甲之年的笑談風雲?任何的評判也都是沒有標準的。都市有都市的霓虹燈,深山有深山的麻油燈;年青人有年青人的忙碌奔波,老人家有老人家的氣定神閑。

歲月如水

新叢的年輪終究要一重、一重地增添,我們的年華也終究會慢慢、慢慢地流逝,最後成為了老叢,成了老人,也成就了一個故事。只是我願忙裡偷閒,就著庭前花開,品一杯茶,不管在怎樣的年華。

怎樣說才好呢?最好的茶湯如水,謂之「真水無香」,最好的歲月也如水,總是無寵不驚地慢慢流淌,謂之「流年似水」。老茶樹的故事最後成了回憶,藏在年輪里,也許還成了新茶樹即將發生的故事,我們不也是如此嗎?

詩的最後一句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有些情有些意,逝去以後成為美好回憶,但當時渾然不知,如五十年一晃而過,只待我們慢慢追憶。

一杯屬於你的故事

在年華恰當之時,聽一段故事,品一杯年華,一段五十載的故事,

無論你身處何方,已是幾度春秋,總有一個故事等著你。

也許這是你的故事,

也許是你即將發生的故事,

屬於你的——年華。

-------- 老 樹 茗 樅 --------

關注北岩茶業

北岩茶業是一家專業致力於武夷岩茶的生產、加工、銷售、科研以及茶文化傳播於一體的綜合性茶企業。

創始人——吳宗燕先生於2006年被武夷山市政府授予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的榮譽稱號。

秉承世代傳承,專註傳統岩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岩茶業 的精彩文章:

TAG:北岩茶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