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丁秀玲〡「家族故事」從之四十二:時尚八零年代

丁秀玲〡「家族故事」從之四十二:時尚八零年代

「家族故事」從山東到新疆之——

(四十二)時尚八零年代

再過二十年 我們重相會

偉大的祖國 該有多麼美

天也新 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

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

啊 親愛的朋友們

創造這奇蹟要靠誰

要靠我 要靠你

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流行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回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其變化之大、速度之快,真有點魔幻色彩。

先是物質,食品、紡織品等日常必需品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的象徵,票證漸漸退出歷史舞台;再是精神,各種思潮湧動,對過去,尤其是文革時期的質疑與反思也撲面而來。

在改革開放初期,國門打開湧進來的海藍文化,就像久渴的沙漠,任何細微的水分都被一滴不剩地吸收了。

A、杜丘的愛情

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之前中國大陸的人們看得最多的,是蘇聯電影和南斯拉夫電影。文化貧瘠的年代,看電影是一項重要的社交與娛樂活動,每部電影的點贊數都會輕鬆十萬+。

有些經典的台詞,如「讓列寧同志先走!」(列寧在一九一八),「空氣在顫抖,彷彿天空在燃燒!」(瓦爾特保衛沙拉熱窩)等等,甚至會引起自發的集體背誦。這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時尚密碼,如果誰不會,簡直弱爆了好嗎。

電影《追捕》是國內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影片。1978年鄧小平訪問一衣帶水的日本時,國內舉辦第一屆「日本電影周」活動,除了《追捕》,還有《望鄉》《狐狸的故事》這兩部。

《追捕》,有人稱之為「一部改變過我們思考和生存方式的電影」

第一次看電影《追捕》時,余先生家還沒來得及搬到烏魯木齊。

少年余先生和我姐這些青工,在天山山脈中的紅光廠大禮堂看這部電影時,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震撼:飛機,汽車,繁華的東京,霓虹燈閃爍的大都市,現代化的音樂,原來人還有這樣一種生活啊!

我是在25團一連的露天電影院看《追捕》的。在低沉的《杜丘之歌》音樂中,中野良子對高倉健喊出「杜丘,我愛你!」在商店廣場前看電影的人們驚呆了。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革命職工,在那個年代,感情是保守而含蓄的,從來沒有人,會當眾有如此有傷風化的表白。個別老職工看不下去了,罵一句:「流氓!」腳一跺,扭身走了。

我那時還小,更多的是好奇,不懂年輕人為何眼睛閃閃發光,但也隱約明白離席的老人視之為羞恥。

回到家,接受過孔孟之道和革命思想雙料教育的我媽,嚴正警告我:「演的啥呀情呀愛呀的,不嫌羞的,這樣的電影,以後不許看!」

但她老人家又如何禁得?隨後的幾年裡,愛情等個人化的自由思想,像洪水一樣衝擊著封閉傳統的25團。

1980年,文革後國內首部愛情片《廬山戀》公映,男女主人公在廬山上的輕輕一吻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爭議。「女孩主動追男孩」,「女主角不停換衣服」,「戀人公眾場合吻臉頰」等電影中的表現,掀起了一股批判潮。

這實在太……不革命了。

《廬山戀》因為有吻戲,掀起一股批判潮

但在次年,女主角張瑜獲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后」,愛情的禁忌被打破了。

與如今的幾乎零引進相比,日劇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大陸風靡一時。

從《姿三四郎》《排球女將》到《血疑》,都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應。這些青春、熱血、勵志與愛情的主題,深深地吸引了文化饑渴的人們。

每周末一集的速度,和劇情發展一樣牽扯人心。人們通過《廣播電視報》看劇情預告,提前守在黑白電視機前目不轉睛。

《排球女將》熱播的時候,正是中國女排揚威世界,走向三連冠的輝煌時代,與電視劇情節正好相映成趣。我們對排球的熱愛,正是那個時候達到了高峰,一直持續到高考。

直到去年夏天我從西安回庫爾勒休假,和如今在蘇州的同學季文攻一同探望高中班主任陳炳仁,陳老師還說:「你們那個時候,高考前還打球,真是太貪玩了!不然……」

……我的親老師呀。

隨後播出的《血疑》,被稱為「黑白電視時代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幸子與光夫的深情對望,定格在一代人的心中;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也成了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其實早在1980年,年僅21歲的山口百惠就已結婚退隱。也就是說,《血疑》紅遍中國的時候,山口百惠已經退出了演藝界,安心做三浦友和的全職太太。

但在中國,她仍然超越了同期出現的荒木由美子(《排球女將》里的小鹿純子),超越了米雪(《大俠霍元甲》里的趙倩男)、趙雅芝(《上海灘》里的馮程程),成為80年代中國大陸最紅的女性偶像。

影視歌三棲的山口百惠是全民偶像

2007年天津電視台「老片場」重播了一次《血疑》,許多老觀眾驚訝地發現,這部電視劇竟然是彩色的!

該劇把「白血病」這個詞帶到了中國。從電視劇中學到的一個不知真假的小常識是:指甲划過皮膚,如果產生紅色小斑點,可能是就得了白血病。

當初不知有多少少女因此懷疑自己得了白血病啊。

B、關於吃的那些事兒

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我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大的變化,就是有肉吃了。

從國有計劃經濟的禁錮里解脫出來,國人爆發了令人驚訝的內生動力。

據《二十五團志》,25團自建場至今,一直是農二師、國家糧食貢獻單位。每年生產的糧食,都要留足種籽後按計划上交。留下的內供口糧,則由加工廠加工後,再按月供應給各單位連隊。

上交的往往比內供的多,三年災害期間更是如此。

那期間團里男女職工的口糧降至12公斤和11.5公斤每月,小孩則按年齡定量。正逢農場規劃開荒,勞動強度大,口糧緊缺,搞瓜菜代,將玉米芯、草籽加工成澱粉充饑,不少人出現營養缺乏性浮腫和便秘。

不過就算如此,也比內地不少省份好太多了。

過了這段艱難的日子後,職工口糧隨著生產發展逐步提高,一般體力勞動者達到男19公斤,女18公斤,家屬每月14.5公斤。

按現在的演算法,口糧真不少啊!只是那個年代油水少,肉量也不多,餓得很快。

口糧供應辦法是,職工按規定主要以饃票的形式在連隊食堂打飯,家屬小孩的口糧按月供應到每家每戶。70年代中後期,職工糧食供應到戶,粗糧比例減少至二到三成。

作為家中小孩,很長一段時間,我中午一放學就惦記著往家跑。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拉開抽屜找出饃票和菜票,拿上盆碗去食堂打飯。我媽在家做個湯,打回飯來一家人就開吃了。

明明吃飽了,但總是還沒到放學肚子就又咕咕叫了。

在我印象中,食堂很少供應米飯,饃和菜才是一對兒形影不離的好搭檔。饃是好饃,大籠蒸的,又大又軟,相形之下,菜就顯得樸素多了,通常是蘿蔔、白菜、芹菜、花菜等等,無一例外地缺肉少油。有時候食堂做紅燒肉,早早得了風聲的就去提前排隊,去得遲了就會一搶而空。

換句話說,就是肉少,不夠吃。

說重點。25團的肉食供應其實一直以來並無標準。建場之初自給自足,這些秉承南泥灣傳統的軍人們甚至還可生產禽蛋和牛奶,除供應周歲以內的嬰兒,連隊住院病人,有了衛生人員批的假條亦可享受。

到了六七十年代,肉食短缺。據《二十五團志》,每年的國慶、元旦、春節才會少量供應。團場每年給連隊下達養豬任務,計劃宰殺、調撥,各單位食堂也可搞副業養豬。一連食堂邊就有個養豬圈,只可惜養得並不多。

豬育肥後,一是節假日給職工分配,二是在農忙季節調劑生活,每次供應量一公斤左右。

少數民族職工由團統一計劃在不同季節供應一些牛羊肉,全團職工每年春節也可吃到少量的羊肉。

對肉的渴望貫穿了我的整個少年時代。有時連里分了肉,我爸媽總會把它做成躁子:先用肥肉在鍋里煉出油來,把切得很細的肉絲混進去炒,同時擱上一把鹽。

出鍋裝盆放涼,表面就會凝成白白的一層,就大功告成了。每次炒菜時,瓦上一勺擱菜里,尋常菜就變得美味了。

這樣的肉躁子,室溫下至少可以保存半個月。這是無冰箱時代的智慧,也算源遠流長了。

肉絲隱約在菜中顯現。這時候我和小哥就要比誰的眼力好,誰夾得快。

當然,與現在不同,越肥的肉越受到青睞,不能天天吃肥肉的人,哪資格自稱土豪?買的肉如果瘦肉太多,簡直是虧大了。

對好飯菜的最高讚美就是:大肥肉片子,香!

曾經的國人最愛。減肥的請閉眼

看到這裡,三高人群是不是倒吸一口涼氣?對了,那個年代少有人「三高」,幾乎都是不用減肥的瘦紙。

對肥肉的喜愛緣於食油的供應不足。

60年代前每人每月100克,60年代增到150克,職工在單位食堂開伙打飯不另外供應。70年代後食油供應逐漸增加。

1984年25團口糧供應全部換作了細糧,次年每人每月食油供應量增加到500克。

進入90年代,糧和油取消定量,全部敞開供應。

C、八十年代新一輩

「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

在不斷變遷發展的80年代里,「八十年代的新一輩」肩負著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任。

現在的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剛剛上演的《不問西東》里,六十年代的章子怡穿著塑料涼鞋,在水龍頭下邊沖腳邊和黃曉明說話。

這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小時候的日常。這種記憶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初。

不過,如果你戴著蛤蟆鏡,留著長頭髮,穿上大喇叭褲,手裡再拎一個雙卡錄音機,那麼恭喜你,你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拉風的時尚男青年。

八零年代頭戴蛤蟆鏡、身穿喇叭褲的時尚青年(網路照片)

由於日劇和港劇在中國內地的流行,喇叭褲風靡大陸。

我爸媽等革命老職工百思不得其解:有啥好看,除了費布,還帶掃灰的?

可是我家最叛逆的少年我小哥就穿上了。在家不敢太招搖,就偷偷帶了褲子出門換上,立馬變得神氣活現。

後來年輕人穿得越來越多,我爸媽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看見了。

30年過去,如今喇叭褲再度流行,不知我爸媽怎麼看?

外來文化顛覆年輕人的審美同時,也帶來觀念和思想上的衝擊。

中國第二部引進的美劇《加里森敢死隊》,講了一群來自美國的失足青年,行為放蕩不羈,身世惡貫滿盈,卻不斷建立功勛,成為英雄的故事。

種種壓力之下,熱播了16集後,電視屏幕上打出了「本劇播放完畢」而中途停播。

1985年,電視劇《上海灘》引進內地,這部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的黑幫題材電視劇,震驚的不僅僅是上海人,席捲了幾乎全國的大街小巷。

有同學提醒我不要忘了經典的83版《射鵰英雄傳》。裡面的反派楊康,顛覆了人們對好人壞人的絕對判斷。

八三版《射鵰英雄傳》被奉為經典,俊郎的楊康亦正亦邪

八零年代是港劇鼎盛期。「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每當《大俠霍元甲》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響起,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猶在心中。

不過在這部劇里,我迷上了身穿學生裝、隱忍而俠義的陳真。算是我喜歡的第一個男偶像吧(另一個必須是山口百惠)。

多年後看周星馳的《功夫》,我竟沒有看出來,演反派的禿頂男人,居然就是我少年時迷戀的「陳真」。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歲月真是把殺豬刀啊!

雙卡錄音機的功能,更多的是翻錄磁帶。除了各種流行的電視劇主題曲,翻錄最多的,是被稱為「靡靡之音」的鄧麗君。

雙卡錄音機讓鄧麗君紅遍大陸

鄧麗君一生並未來過大陸,她的歌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被稱為「黃色歌曲」,官方並不認可,但她的歌聲仍通過一台台雙卡錄音機,迅速風靡全國。不少大陸歌星以偷偷模仿她的氣聲唱法為榮,一時出現不少「小鄧麗君」。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上,大陸歌唱家李谷一大膽用這種唱法唱了《鄉戀》,之前還承受了不少壓力。

鄧麗君是那個年代年輕人共同的青春叛逆。情愛的表達,個人情感的流露,對剛剛走過文革禁慾審美的中國社會來說,太過震撼,理所當然地得到25團老職工們的排斥。

我媽最擔心的,是我聽鄧麗君會學壞。

但在北京等地,中國搖滾樂已經開始萌芽。一個叫崔健的樂手開始自組樂隊。(未完待續)

PS:你我的故事,就是時代的故事。

歡迎點贊、打賞、留言、交流和拍磚,有故事就丟過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丁00的故事書 的精彩文章:

TAG:丁丁00的故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