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孩子腳下的大地

做孩子腳下的大地

今天看了一則新聞,心情難以平靜。福建的一位母親,在爭吵的過程中,失手勒死了自己9歲的兒子,其後,經歷多次自殺未遂最終跳樓身亡。這位母親在意識到自己失手殺害了孩子以後,應該是極其痛苦的,不然也不會那麼決絕地跳樓。在她用力去勒孩子的那一刻,她,已經不是她了。母親崩潰的心理狀態殺死了她自己和孩子,上演了一出人間悲劇。

同樣處於極度失衡心理狀態的還有這樣一個家庭。在題為《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12年春節不歸決裂拉黑父母6年》的一文中,男主人公在別人眼中無疑是成功的,當地的狀元考上了北大,又去美國留學。然而,他卻痛苦不堪,他的心靈已然破碎。他把這些痛苦歸咎於他父母以愛的名義對他的「控制」。他多次反抗無果,最後選擇了決裂。他學習心理學想去修復自我,但似乎並不成功,無法與父母和解,也無法處理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的人際關係。

他的父母面對記者的採訪時,並不認為他們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妥。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母親認為:「要說掌控,他17歲以後就不在我們身邊,現在34歲了,人生一半都在外邊,如果前半程我們在掌控他,可問題出在這後面啊,照這麼說,反而是掌控不夠。」 看到這裡,就這位母親目前的認知水平,孩子跟他父母的和解基本無望。 的確,男主人公現在對父母的做法有些過激,但可以說他現在是一個病人。如果說他的這種病態心理是一個果,那麼這個果的因是他父母在前17年種下的,這個果是如此的嚴重,傷害了他自己,也傷害著他的父母。

在這兩則新聞里,一對父母在肉體上失去了孩子,一對父母則在精神上失去了孩子。我們生活中雖然很少見到這麼極端的例子,但是很多家庭里不乏存在心理問題的父母。記得一個做青少年心理諮詢的老師曾說過:「在給孩子做心理疏導時,我發現絕大多數需要做諮詢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往往覺得他們自己沒什麼問題。」

心理不健康的父母培養出了心理不健康的下一代,更可怕的是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問題的所在。孩子要麼複製他們的心理模式,要麼走向父母的另一個極端。心理失衡引發的問題在肉體和精神上折磨著孩子,也同樣折磨著父母。

在我小的時候,雖然沒有忍飢挨餓,但是以現在的標準,生活水平還是很低的。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在為物質上的進步而奮鬥。如今,人們不僅想吃飽穿暖,還想過得幸福,解決心理問題的需求便凸顯了出來。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雖然是成年人,但成年人也需要成長和學習。學習怎麼處理親子關係就是其中的一大課題。

孩子需要依靠父母,不僅在物質上,也是在心理上。把一個愛和寬容的種子播撒在幼小的心靈里,愛和寬容就會生根發芽。從仇恨和狹隘的泥濘中生長出蓮花,雖然有可能,也十分難能可貴。但是,參天大樹需要的是肥沃而堅實的土地。想要去做孩子腳下的大地,父母需要不斷地自我成長,讓自己豐富起來,堅強起來,寬廣起來,是為人父母一生的命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慧的小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沒想到當媽媽是這樣的

TAG:海慧的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