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肺癌高發時期,正確認知肺部結節病理而減少心理困擾

肺癌高發時期,正確認知肺部結節病理而減少心理困擾

肺癌高發

如今,肺癌在我國已高居癌症首位,據媒體報道,我國近40年,每10--15年,肺癌患者人數會翻一番。

照這樣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肺癌患者人數會超過100萬。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定期做CT檢查和體檢時增加CT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肺部結節≠肺癌

隨著人們對癌症篩查的重視,肺部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

很多人對肺部結節不了解,以為肺部有結節,就是得了肺癌,非常驚慌失措,影響了工作和生活。

其實不然,肺細胞癌變肯定是結節,但是結節不等於肺癌

良性結節

80%的肺部結節是屬於良性病變。通過CT檢查,類圓形病變直徑大於2厘米,稱為腫塊;小於2厘米稱為結節;小於1厘米叫小結節;小於5毫米叫微結節。

肺部結節大多是肺結核和肺部炎症形成,因此體檢發現肺部結節不必恐慌

肺癌結節

肺癌結節一般是磨玻璃樣,邊緣有毛刺,有浸潤。

但是只憑CT片還不能確診,必須要穿刺或者手術,取得細胞組織,做病理檢查才能確診。

結節性質判別

臨床上一般對於8毫米以下的小結節,醫生都會建議3--6個月定期複查。

良性結節在這時間段內,不會變化;但惡性的會增大。對於超過8毫米,排除了其他良性結節徵象的,醫生會建議積極手術。

但是臨床診斷肺部結節性質,也不完全是看結節大小來診斷良性、惡性。還要根據結節的形態、密布情況、結節是否磨玻璃樣、是否有毛刺,以及具體位置來分析。

發現結節儘快就醫

積極就醫,檢查診斷

患者拿到肺部結節的體檢報告,不要驚慌,更不要疑神疑鬼自己得了肺癌。而是要找到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聽從醫生安排,作進一步檢查診斷。

醫生會憑藉影像學的檢查,綜合考慮。可能有的患者需要穿刺,有的直接手術,有的只需要隨訪。某些肺部結節因為位置的問題,很難做出明確診斷,甚至只有手術,做病理性檢查,才能下診斷結果。

定期複查,儘早手術

對於複查多次沒有變化的結節,基本可以排除惡性的可能,但仍需聽從醫生安排隨訪。對某些可疑結節,醫生暫時無法判斷性質,建議病人定期複查。患者一定要重視,以免導致癌性結節擴散的嚴重後果。

因為肺癌從癌細胞長到綠豆大,可能要十年或者更長時間。可是從綠豆大長到3厘米、4厘米只要一年到兩年時間。所以發現肺部結節一定要聽從醫生安排,定期複查。如果懷疑有惡性傾向的結節,還是要聽從醫生建議,儘早手術。

早發現早治療

肺部結節不可怕,但必須重視。定期胸部CT檢查,發現早期肺癌,對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臨床上通過體檢查出來的惡性結節,患者身體是沒有癥狀的,90%都是肺癌早期,及時手術10年生存率在90%。身體有了癥狀才就診的肺結節患者,80%都是中晚期,其中大部分人喪失了手術機會。不能手術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3%。

所以肺癌預後效果就取決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請注意!

由於空氣、水、土壤、食物等大環境質量不佳,建議大家每年都要體檢,而且在體檢項目中增加低劑量螺旋CT的胸部檢查。發現肺結節,應聽取醫生建議定期複查和手術。

關愛健康

每日一句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離別方式是,從你們分開的那一刻開始,你沒有辦法再次走進他的生活,他卻仍在你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王宇昆

以真摯情感,寫真實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部分轉化為小細胞肺癌的肺腺癌耐葯後怎麼辦?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