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戰半徑超1千公里 真以為遼寧號是試驗艦?

作戰半徑超1千公里 真以為遼寧號是試驗艦?

在武俠作品中常常會分各種門派,比如在《笑傲江湖》中有五嶽劍派、五嶽的華山裡又有劍宗、氣宗之分。武器的設計其實也是有各種流派的,比如,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蘇聯和美國在武器設計上的不同偏好。而像航母這樣複雜的技術綜合體,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差異就更為明顯。今天,洋洋就來陪你講一講中美蘇在航母設計上的思路差異。

武器設計並不是研發人員異想天開的產物,而是戰爭機器里的一個環節。武器設計不能脫離使用背景而存在,而要與國家的作戰目標、技術與經濟基礎息息相關。

首先說美國,美國是典型的海權國家,打造航母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制海權,制霸世界上的五大洋、十六條黃金水道,在爭端地區做出快速反應、成為在世界上橫著走的總瓢把子。航母在制海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艦載機,因此就要在這個方面儘可能的突出。

研發、建造、購買艦載機那都不差錢,F-14雄貓戰力不行那就F-18超級大黃蜂,F-18廉頗老矣那就上6000萬美元一架的F-35。艦載機質量提升上去了,數量也是儘可能越多越好,像尼米茲級航母可以最大攜帶70架以上的作戰飛機,而這就直接帶來航母載荷的增加。

另一方面,美國的航母擔負的可是全球打擊的任務,要能夠執行跨戰區、遠距離的作戰機動,也同時需要美國航母提升噸位來增加遠距離續航能力。所以在綜合因素影響下,美國航母的特色就是以艦載機為核心,大噸位、大載荷、大航程。

蘇聯的航母設計可謂是獨樹一幟。但從一開始蘇聯就沒打算通過航母來取得制海權,所有航母的建設就是圍繞著保護戰略核潛艇這一個核心目的展開的。美國有F-14,F-18,而蘇聯這邊只有短腿的「雅克」-38,作戰半徑也就240公里,用來反艦根本不現實。

蘇聯艦載機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來截擊敵方反潛巡邏機為戰略核潛艇開保護傘的。反艦方面,艦載機不給力,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難以和美國抗衡,那麼乾脆就把航母上的空間留給反艦導彈。像「基輔」級航母這樣的大傢伙裝上「玄武岩」,一輪齊射可以投出12枚反艦導彈打擊450公里外的目標,也夠對手喝一壺了。

蘇聯與其說是在建造配有反艦導彈的航母,倒不如說是在打造擁有艦載機的重型巡洋艦。而這種建造的思路,就是把蘇聯航母變成戰時吸引火力的靶子、炮灰。蘇聯軍方通過犧牲水面艦艇為代價,來獲得蘇聯水下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打擊機會,想想看還是很悲壯的。

中國的航母在幾十年的盼望後在2012年終於交付海軍。但從種種角度上來看,中國航母更像是一個混血兒。「遼寧號」沿用了蘇聯的身子,但是作戰思維和目標卻是向西方看齊的。和蘇聯不同,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對於海洋有重要的利益訴求,因此不可能像蘇聯一樣坐在家裡被動防禦,而是要主動的獲得制空權、制海權以保衛中國海運生命線的順暢。

中國的艦載機技術要比蘇聯要成熟先進,「遼寧號」航母若使用殲15並配備上射程達200公里的「鷹擊」-83反艦導彈,航母編隊的反艦半徑可以輕鬆突破1000公里,甚至遼寧號不用出青島港戰鬥力就可以覆蓋整個黃海。以現在遼寧號的載機能力,出動一個波次的殲15戰機至少可以傾瀉出30枚以上的反艦導彈,完全有能力對單個艦艇實施飽和打擊。

但是,由於載機量少、航母編隊力量不足,「遼寧號」尚且還難以擔負起遠海作戰的任務,更多情況還只是在依託中國近海,在路基航空兵以及反艦力量的配合下對來犯威脅進行有力的打擊。

「遼寧號」上的蘇聯血統是實現制海保交作戰的瓶頸,然而就目前來看,「遼寧號」只是中國打造航母力量的開端,就官方媒體的言論來說,「遼寧號」也僅僅是用於訓練用途,在未來中國將運用並融合自己的造船技術以及艦載機技術,不僅僅是追隨和模仿,而是真正打造出有自己風格特色的航母力量來,最終走出近海走向遠洋。

武器是大環境的產物,大環境帶來的威脅決定了武器設計的需求與目的,大環境下的經濟與技術條件支撐了武器生產建造的可行性。中、美、蘇有各自所處的背景環境,因而在武器設計上展現出不同的特性。而其中,中國處於劇烈的環境變化中,此時的「遼寧號」航母不過是過渡性產品,而在未來我們必將會看到更加令人生畏的中國航母的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軍事 的精彩文章:

印第安人骨子裡就有野蠻基因?北美原住民為何沒產生文明

TAG:迷彩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