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國畫清風雅集:春水凈於僧眼碧 晚山濃似佛頭青

國畫清風雅集:春水凈於僧眼碧 晚山濃似佛頭青

今日導讀

一、國外繪畫:春天已潛伏在她們身體里

二、梵 高:在畫家的生活中 死亡不是最難過的事

三、國畫清風雅集:春水凈於僧眼碧 晚山濃似佛頭青

四、國外攝影:少女的美飾和新衣

五、日本繪畫:城市的柔和之光

六、經典繪畫:弗里茨·朱伯布勒 繪畫作品

七、每天古書畫: 元 王蒙 繪畫作品選

八、迷人的鉛筆畫:南美風情人物肖像

——————————————————————————————————

錢慧安(1833-1911年)字吉生,祖籍浙江湖州,出生於寶山高橋鎮。別號清溪樵子、退一老人,因其畫室名為雙管樓,所以又號雙管樓主。天資聰穎的錢慧安自少年時代就從民間畫師的寫真技藝中汲取營養,對清初《晚笑堂畫傳》更是心追手磨,終將諸家之法融會貫通。

鄭乃珖(1911—2005),號璧壽翁,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精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青銅器皿、蔬果時鮮等;能工擅寫,工寫並用;在意境、取材、構圖、用線、敷彩、題款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籬,作出開拓性貢獻;作品曾參加歷屆全國美展並獲獎;作品為中國南海、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及中國美術館等珍藏。

陳大羽(1912—2001)著名書畫家、篆刻家、美術教育家。名漢卿、翱,字大羽。廣東潮陽人。自幼家境貧寒,喜好繪畫,在上海美專和無錫華東藝專任教,後又遷到南京,任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美術系名譽主任。生前多次舉辦個人畫展,著有《陳大羽畫集》、《陳大羽書畫篆刻作品集》、《陳大羽畫選》等。

王個簃(Wang Ge yi)(1897-1988),名賢,字啟之,江蘇省海門市人。16歲到南通求學,篤好詩文、金石、書畫。27歲由諸宗元介紹,去上海為吳昌碩西席,兼從吳學書畫篆刻,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華藝術大學、東吳大學、昌明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上海美專教授兼國畫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術家協會和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館館員等職。為全國政協三、四、五屆委員。他三訪日本,1985年訪問新加坡,講學並舉行畫展,促進對外文化交流。

謝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後以字行,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緩畫及古書畫鑒定。歷任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館顧問,中國美協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等

應野平(1910—1990),原名端俊,又名野萍、野蘋,寧海縣城人。幼承家學,喜書畫。1923年赴滬,入上海模範工廠電刻部當學徒,畫銀盾圖案。滿師後為富華公司畫工,臨摹任伯年、錢慧安等名家人物畫。後入吳昌碩的海上題襟館及黃賓虹、錢瘐鐵的蜜蜂畫社,轉攻山水畫。

孫天牧(1911—2010),北派山水畫家,國畫大師,山東萊陽人,1938年起師從陳少梅先生學習繪畫藝術並確立北宗山水的繪畫風格。出版有《孫天牧畫集》、《孫天牧中國畫作品選》、《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孫天牧》。

溥儒(1896—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字心畲,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劉繼卣(1918—1983),天津市人,傑出的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他在50年代創作的連環畫《雞毛信》,在當時轟動美術界。他的人物仕女、花鳥走獸,多為工筆與寫意相結合,顯得凝重、奔放、瀟洒、傳神。他把西洋畫的情調滲透進中國畫的意境中,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

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三十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胡汀鷺(1884—1943),名振,字汀鷺,晚號大濁道人,江蘇無錫人。初學花鳥,後兼工山水、人物。在無錫與賀天健等先後創辦美術專科學校、錫山書畫社、振南國畫學堂,又擔任雲林書畫社社長。一生桃李眾多,近現代書畫名家如錢松喦、楊建侯、陸儼少等均出自他的門下。

孫其峰,男,漢族,又名琪峰、奇峰,別署雙槐樓主、求異存同齋主,山東招遠人,1920年1月生。孫其峰是中國當代一位成就卓越的美術教育家、畫家。天津美術學院顧問、教授,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院部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副主席,天津中國畫研究會會長,美協天津分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顧問,教授。

陳佩秋,1923年生,女,河南南陽人。字健碧,室名秋蘭室、高華閣、截玉軒。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 。

擅長花鳥和山水畫創作,題材廣泛,技法全面。工書法,精行草,是一位當代中國畫壇上能夠在延續經典傳統的同時拓展新局面的畫家。創作之餘,致力於中國書畫的鑒定研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藝術顧問,上海書畫院院長,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高式熊,1921 年生,名廷肅,號羽弓,別署小雲在堂。浙江鄞縣人。幼承家學,隨父高振霄(晚清進士翰林)學書法、詩文.。擅書法、篆刻及印學鑒定,書法出規入矩,端雅大方;後又喜摹印作,對歷代印譜、印人流派極有研究。其書法楷、行、篆、隸兼擅,清逸洒脫,尤以小篆最為精妙,與篆刻並稱雙美 現為 中國書協會員、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上海市書協顧問、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周滄米(1929-2011),曾用名昌米,筆名滄米,號雁盪人,浙江樂清人。齋號荊廬。生前是中國美院國畫系教授、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

方去疾(1922-2001)名超,初名文俊,字正孚、季君,後易名疾,號之木、木齋,別署四角亭長。浙江溫州人,居上海。 精於治印,宗秦漢,篆刻融詔版、鑿印於一爐,並以漢器文字入印章法追奇而不務怪。

生前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等。 主要作品有《去疾印稿》等,編有《明清篆刻流派印譜》、《樂易榭藏印》等。

來楚生(1904-1975) 字鳧、初生、初升、木人,號然犀、貧翁、非頁、一枝、安處,晚署初二門,自稱安處先生,室名然犀室、安處樓。浙江蕭山人,居上海。 擅長闊筆花鳥畫,筆墨簡潔洗鍊。篆刻取法吳讓之、吳昌碩,參入漢印、古璽,風格高古,肖形印尤為時人所重。書法以行草、隸書見長。上世紀40年代後擔任上海美專和上海新華藝專教授。 晚年受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著有《然犀室印學心印》、《來楚生畫集》、《來楚生法書選》、《來楚生肖形印》、《來楚生印集》等。

錢君陶(1907-1998)原名玉堂,曾用名玉棠、豫棠、敬堂、涵、冰壺生。浙江桐鄉人,居上海。著名書法家、篆刻家、詩人。 其書法涉獵廣泛,兼取博收,擅多種書體,尤長漢簡帛書,自具風貌,篆刻功底深厚,治印以萬計,風格多樣,力能扛鼎,善刻巨印長跋,鶴立印壇,名爍中外。亦善國畫,以花卉見長。此外,散文、評論、新舊體詩、作曲、教育、收藏鑒賞、翻譯、出版、書籍裝幀等廣泛涉獵並肩成果,在同輩中比肩者無多。

曾任上海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政協委員,上海文史館館員,君匋藝術院院長等。1979年起任西泠印社副社長。 編著有《中國民歌選》、《君匋詩集》、《錢君匋篆刻選》、《錢君匋印存》二冊、《君匋印選》、《長征印譜》、《魯迅筆名印譜》、《茅盾印譜》、《錢君匋長跋巨印選》等數十種。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 。 早年二度遊學日本的沈老,歸國後先後執教於北大、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與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同辦《新青年》,為新文化運動的得力戰士。陳獨秀曾批評沈尹默「字則其俗在骨」,因此兩人關係不佳。1925年,在「女師大風潮」中,沈老與魯迅、錢玄同等人聯名發表宣言,支持學生的正義鬥爭。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換出版委員會主任。抗戰開始,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曾彈劾孔祥熙未遂,不滿政府之腐敗,勝利後即辭職,卜居上海,以鬻字為生,自甘清貧,足見沈先生高風亮節。 工正、行、草書,尤擅行書。初學褚遂良,30歲後自文徵明、米芾、智永、虞世南而上溯二王父子。其書清圓秀潤,勁健遒逸,有獨特風格。對前人論述頗多闡釋。倡導以腕行筆,不主張模擬結構,於筆法、筆勢亦具創見。其作品在書壇有很高地位。

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等職。

出版有《沈尹默法書集》、《沈尹默手書詞稿四種》、《沈尹默入蜀詞墨跡》等,約二十種。詩詞著作有《秋明室雜詩》、《秋明室長短句》等。

唐源鄴(1886-1969) 字李侯、蒲佣,號醉農、醉虎,又號韭園,別號醉石、醉石山農,晚年稱醉翁,南長沙人。 13歲隨外祖父李蒲耀宦遊杭州,受其影響,喜金石碑拓印譜,研習鑒賞,博古多識。書法善漢隸,氣息高古沉雄,名重一時。治印宗秦漢,繼浙派印藝真諦,盡去浮習,凝重寬博,蒼秀渾厚,為振興浙派印壇主將之一,韓登安稱其為「清代以後第一人」。曾應馬衡之邀赴京任故宮博物院顧問,審定文物。後任中央印鑄局技正。

解放後,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湖北省文物館副館長,湖北東湖印社社長,西泠印社理事等。 著有《唐醉石印存》、《醉石山農印稿》、《唐醉石專集》、《醉翁印存》、《急就篇印譜》、《唐醉石自用印印存》等。

唐雲(1910—1993),字俠塵,別號葯城、葯塵、葯翁、老葯、大石、大石翁,畫室名「大石齋」、「山雷軒」。唐雲是他成為畫家後用的名字。男,漢族,浙江杭州人。

其性格豪爽,志趣高遠,藝術造詣頗高,擅長花鳥、山水、人物,可謂詩書畫皆至妙境。花鳥取法八大、冬心、新羅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清代抓住特點大膽落墨,細心收拾,筆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與南派的超逸於一爐,清麗洒脫,生動有效。

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代院長、名譽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名譽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上海中國畫院名譽院長,上海博物館鑒定委員等職。

余任天( 1908 一 1984 ) ,字天廬,曾用名櫟年,室名歸漢室、嘉磚硯齋等。浙江諸暨人,居杭州。 是新浙派繪畫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浙江現代美術史上詩書畫印兼擅的藝術大家。學書從顏平原入手,中年好陳洪綬,後專攻草書,作品氣勢磅礴不雕不飾,如行雲流水,跌宕多姿,氣韻生動。善畫山水,先從西畫入手,後致力傳統筆墨,天分高,魄力大,吸收性強,故能於寫生山水中以古法行之,構成現實性的巨幅創作。精篆刻,潘天壽的部分用印於出手。學印初宗漢璽,繼拜鄧散木為師,後自出機杼,以古隸入印。其山水筆墨酣暢、意態鴻蒙,花鳥人物生機盎然、格高意雅,書法四體咸備、氣清神旺,篆刻氣概縱橫、雄健蒼潤,詩詞通達曉暢、清新自然。故有「四絕壓群倫」之譽。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浙江分會名譽理事,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史館館員等。

陳巨來(1904-1984),原名斝,字巨來,後以字行,號墒齋,別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鶴居士,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鎮人。寓居上海人。 20世紀我國傑出的篆刻家,著名書畫家、詩人,其篆刻被人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又因《安持人物瑣憶》一書,被譽為民國掌故專家。

1927年5月,結識國畫大師張大千,交往甚密,常為之鐫刻印章。1946年10月,張大千在滬舉辦個人畫展,從北平運滬的畫大多未鈐印章,就地請巨來治印。畫展大獲成功,印章篆刻亦得好評。巨來治印,承繼秦漢,大氣磅礴,而在「元朱文」上得心應手,造詣尤深。自張大千在香港為其輯定印行《安持精舍印存》後,陳巨來篆刻藝術蜚聲海內外,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視。

張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閬聲,號冷僧,別號假山,又署鐵如意館主。浙江海寧人。

1963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著名書法家、版本學家,亦善繪畫,擅長古籍校勘。曾先後擔任浙江高等學堂及兩浙師範學堂教員,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華學堂教員,浙江軍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課課長,教育部視學,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教育廳廳長,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主任。建國後,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浙江省人大代表、民革浙江省委會常委,浙江省政協常委等職務。校勘古籍有《說郛》、《罪惟錄》、《國榷》等10餘種,手抄古籍8000餘卷,編有《鐵如意館手抄書目錄》,其著作有《書法源流論》、《臨池隨筆》、《鐵如意館碎錄》、《卓文君》、《臨症雜談》、《冷僧書畫集》等。

龐薰琴(1906—1985),筆名鼓軒,江蘇常熟人。192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學學醫,課餘鑽研繪畫。1925年從俄國人古敏斯基學習油畫;同年9月赴法留學,入巴黎大學學習,並進入朱里安繪畫研究院學習繪畫、從巴黎音樂學院教師梅隆夫人學習音樂。

符鑄(1881—1947),字鐵年,號瓢庵,別署閑存居士、二觀居士、鐵道人,署其居室為脫靜廬。祖籍湖南清泉(今衡南),生於廣東潮州。1918年居上海,曾與鄭午昌、謝玉岑、張善孖、張大千等九人成立「九社」,因談詩論畫、抨擊時局,被稱為「民國九友」。

舒同(1905—1998),字文藻,又名宜祿。江西東鄉人。原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陝西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名譽主席,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被毛澤東稱讚為「黨內一枝筆,紅軍書法家」。

任預(1853—1901),一名豫,字立凡,浙江蕭山人,任熊子。筆墨初無師承,盡變任氏宗派。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其山水中加人物、樹石配合尤能出新。然懶病不改,非極貧至窘不畫,亦不肯通幅完好,非詣有所弗至。在任熊(1823—1857)、任預、任薰(1835—1893)及任頤(1840—1895)「四任」中最為年輕。

程十發(1921-2007),上海金山人,中國海派書畫大師,在人物、花鳥方面獨樹一幟。在連環畫、年畫、插畫、插圖等方面均有造詣。工書法,得力於秦漢木簡及懷素狂草,善將草、篆、隸結為一體。長期任上海畫院院長,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譽的藝術家。

劉海粟 (1896—1994) ,祖籍安徽鳳陽,生於江蘇常州。首創男女同校,採用人體模特寫生。他對中國畫、油畫、書法、詩詞和藝術理論都有精深造詣。國畫擅山水、花鳥、走獸,喜作潑墨潑彩法,畫風豪放奇肆、多彩多姿,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曾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上海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等,獲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傑出成就獎」、義大利歐洲學院「歐洲棕櫚金獎」。

關山月(1912—2000),廣東陽江人。早年師從「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1948年任廣州市藝專教授兼國畫科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美術部副主任;1958年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院長、國畫系主任,廣東藝術學校校長,廣東畫院院長、名譽院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三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沙曼翁(1916—2011),滿族,祖姓愛新覺羅,生於江蘇鎮江,長期寓居蘇州。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原顧問、東吳印社名譽社長,新加坡中華書學會評議委員、菲律賓中華書學會學術顧問。2009年,因其在書畫篆刻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和影響,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其為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和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宋文治(1919—1999),江蘇太倉人,師從張石園、吳湖帆、陸儼少、朱屺瞻等。1957年在江蘇國畫院從事山水畫創作,60歲後得「潑彩」和其他新技法啟發,作品氣息清新,妙趣橫生;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美協副主席,江蘇文聯委員,南京大學教授等職。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字孟海,浙江鄞縣人。歷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等職。擅篆、隸、行、草、楷,所作榜書大字,雄渾剛健,氣勢磅礴,堪稱曠世罕見。他學問淵博,識見高明,於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姜筠(1847-1919),字穎生,別號大雄山民,安徽省懷寧人。光緒十七年 (1891)舉人,官禮部主事。山水專學王翚,筆墨濃重,殊乏清疏之氣。間作花卉。書法蘇軾,兼善篆刻。

李劍晨(1900—2002),又名李汝驊,生於河南內黃。他擅長水彩,推動了中國水彩畫的發展,被稱為「中國水彩畫之父」;他也擅長中國畫和油畫,被稱為「國畫大師」、「油畫巨匠」;他還培養了幾代人才,被稱為「美術教育泰斗」。曾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水彩畫研究會會長、中國水彩畫協會名譽會長、國際水彩畫協會理事、國際水彩畫聯盟亞洲畫會主席、澳洲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林散之(1898—1989),江蘇江浦人。原名以霖,字霖,號三痴、三痴生,易名散之,別署散耳、散耳聾叟、左耳、江上老人、江上、半殘老人,室名愛廬、散木山房、江上草堂,人稱當代草聖。早年師從張青甫學工筆人物畫,16歲從范培開學書法,後又從師黃賓虹,擅山水。曾為江蘇畫院畫師。晚年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江蘇省國畫院畫家,南京書畫院名譽院長。

林紓(1852—1924年),初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福建閩縣人。工詩及古文,以譯外國小說一百八十餘種著稱於世。擅山水,又能花鳥。平生以譯書為業,鬻書畫文章自給。晚年定居北京,著述繁富。為海派名家之一。

曹克家(1906—1979),別名汝賢,北京人。擅長中國畫,尤長工筆畫貓。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師,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幹部,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費新我(1903—1992),學名思恩,字省吾,別名立千、立齋,後改名新我,浙江湖州人。擅長中國畫、書法。歷任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書協江蘇分會顧問、蘇州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湖州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美國繪畫:給水彩注入亮麗的青春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