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現代名家寫的《石鼓文》,你見過多少?

近現代名家寫的《石鼓文》,你見過多少?

提起《石鼓文》,大多數人會先想到吳昌碩。某種程度上,確實是吳昌碩的成功直接提高了《石鼓文》的知名度。時至今日,有些人甚至會認為《石鼓文》也就是吳昌碩臨的樣子。其實,在晚晴民國時,還有太多的名家都對《石鼓文》情有獨鍾,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理解,也都臨出了自己的態度。

從書法學習的角度來講,這些名家的臨作更值得一看,因為他們跟吳昌碩有著明顯的不同。同樣在寫《石鼓文》,不是為了比賽誰寫出來的更像原帖,而是各自筆下能呈現出各自的神采,這才是最難得的。

且看這十位名家臨的《石鼓文》,看看他們的手段與得失。

一、俞樾

(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皆出其門下。

二、翁同龢

(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瓶笙、瓶廬居士等,別號天放閑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咸豐六年(1856)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謚文恭。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書畫家。

翁同龢通臨《石鼓文》冊(十開選二),天一閣博物館藏。

為寧波天一閣 舉辦的「石鼓墨影——明清以來《石鼓文》善拓及名家臨作展」(2018.1.30開幕)展品之一。

三、黃士陵

(1849—1908),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號倦叟,別號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遊窠主,先後又有蝸篆居、延清芬室等齋號。近代著名的書畫篆刻家,為晚晴四大篆刻家之一。

四、伊立勛

(1856—1942),字熙績,號峻齋、石琴,別署石琴老人、石琴館主,室名石琴館。福建寧化人,伊秉綬後人。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

此為「石鼓墨影展」展品之一。

五、曾熙

(1861—1930),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農髯。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官兵部主事、提學使、弼德院顧問,先後主講衡陽石鼓書院、漢壽龍池書院,任湖南教育會長。近代傑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

六、羅振玉

(1866—1940),字叔蘊、叔言,號雪堂,晚號貞松老人、松翁。浙江上虞人。中國近代著名的考古學家、金石學家、敦煌學家、目錄學家、校勘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

此為「石鼓墨影展」展品之一。

七、陳含光

(1879—1957),名延韡,號移孫,後改含光,以字行,別號淮海。江蘇揚州人,祖籍儀征。清光緒舉人,後官至道台。近代著名的史學家、書畫家。

此為「石鼓墨影展」展品之一。

八、鄧散木

(1898—1963),原名鐵,學名士傑,字純鐵,別號且渠子,更號一夔,一足,齋名廁簡樓。生於上海。著名書法篆刻家。

九、商承祚

(1902—1991),字錫永,號駑剛、蠖公、契齋。廣東番禺人。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書法篆刻家。

此為「石鼓墨影展」展品之一。

十、來楚生

(1904—1975),原名稷,號然犀。浙江蕭山人。著名書畫篆刻家。

來楚生臨《石鼓文》冊(十一開選三)。

以上作品皆收錄於:

《石鼓墨影——明清以來〈石鼓文〉善拓及名家臨作捃存》一書中。

書中「臨作篇」收錄了清末至民國間25位名家所臨的《石鼓文》作品。

此書為童衍方先生主編

近期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發行

《石鼓墨影——明清以來〈石鼓文〉善拓及名家臨作捃存》 扉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石其心 的精彩文章:

TAG:金石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