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要說國內綜藝里瘋子我最服哪個節目,那必須是芒果台的《變形計》。

被各路網友花式怒懟12年,導演都換了好幾撥還能撐到15季,節目組這個心理承受能力真是杠杠的。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其實只要你隨便看一期節目,就能明白它為什麼被罵得這麼慘。

節目以「互換人生」為核心賣點,讓一個懂事的窮孩子和一個叛逆的富孩子去體驗一把對方的生活。

然後營造出一種類似於「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效果。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聽起來是滿滿的愛與和平,但說白了就是通過階級落差造成強烈戲劇衝突,以此達到刺激觀眾眼球的目的。

但如果一個人這麼容易被改變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嘛,那還要大學幹嘛?

楊永信和豫章書院也就沒有存在的土壤了。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而且節目做久了,大家發現富孩子回到城市不僅毫無改觀,有的還成了網紅,整容的整容,出道的出道...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而農村孩子在享受了一段不屬於他們的人生之後,有努力上進考上大學的,有沉溺在夢中不願醒來的。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但更普遍的,自然是回到自己本來的生活,帶著那份不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的悲哀。

按理說,這樣三觀不正的節目早就該被抵制了,咋還能做到15季?

原因就在於它在最新一季先把自己給「變形」了,等於整個節目回爐重造一遍。

變形計之平行世界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看得出來,這一季節目組是真的打算「重新做人」了。

直接摒棄了之前所有的標籤,不再把兩個生活極端的個體簡單粗暴地對調,而是抓住問題的本質,把兩個家庭給互換了。

一家來自魔都上海,一家來自雲南的山村。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相較以往,節目並沒有把焦點放在貧富差距上。

城市的家庭依舊很富,但農村的家庭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窮。

上海錢家,典型的精英家庭。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爸爸是外企的首席財務總監(CFO),每年經手的資金多達幾十億。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媽媽是另一家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行事利落,雷厲風行,妥妥的女強人一枚。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大兒子錢之達在英國留學,是的,他就是那種標準的「變形計男孩」——

性格乖張,不學無術,除了要錢,啥都不會。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一家四口在寸土寸金的閔行區住著獨棟別墅。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相比之下,雲南張家看起來過得很苦,但實際上他們是當地最先富起來的那批人。

家裡有豬又有雞,汽車樓房一樣不差,就是看起來稍微土了點。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不過一家人過得都很樸實,忙碌之餘還會追求精神文明建設。

爸爸戰鬥力很強,號稱龍坪村歌神;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大兒子張曉王子的戰鬥力也不弱,玉米地里的靈魂歌者,一看就是抖音快手上的明日之星。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媽媽更是站在村裡廣場舞的頂端,絕對的十里八鄉一枝花。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乍看之下,這兩家人應該比很多家庭都幸福才對,一家四口,衣食無憂,怎麼會想來上這麼一個被批「業界毒瘤」的節目呢?

其實,這兩個表面上看似幸福的家庭,背後卻有著相同的「裂痕」。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錢家就不用說了,錢多多跟我印象中那些紈絝的富二代一樣叛逆、浮躁,毫無責任感。

這一切,我們當然可以簡單地歸咎於父母疏於管教,但更深層的因素是他在這個家裡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

倫敦地鐵發生爆炸案時,他打了幾十個電話回家,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那麼,爸媽的愛都到哪兒去了呢?

答案很簡單:弟弟。

平常在大兒子這裡只負責發錢的爸爸,會跟弟弟討論UFO;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接受採訪的時候,也一直摟著弟弟。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同樣的情況,在張家更為明顯。

大兒子一說起這事兒眼淚唰的就下來了。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他在被問到「給自己家庭打幾分」時,給出的答案是1分。

因為他說,自己在家裡長期處於一個人的狀態,而「他們三個」長期是在一起的。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同在一個屋檐下,同樣一對父母,得到的關心和愛護卻有明顯的差距。

久而久之,兩個家庭的大兒子開始對「家」產生疏離感,他們委屈、憤怒,於是跟父母的關係越鬧越僵。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好,問題擺出來了,怎麼解決?

如果是以往的《變形計》,我們會先看到城裡孩子的頑劣不堪,然後通過吃苦、勞動這些外部手段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但是裡面有多少表演的成分,有多少節目組引導的成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而這次節目組上來態度擺得很正:這只是一場實驗。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實驗能夠發現問題,不保證解決問題,但對這兩個典型的中國式家庭來說,發現問題並且正視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畢竟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問題少年,有問題的從來都是家庭和成長環境。

變形伊始,兩家人都挺開心的,因為好奇。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錢家一行人來到農村,儼然是抱著農家樂的態度,那裡的一切都足以勾起他們的熱情。

撲騰的土雞、餵豬的飼料、燒柴火的灶台......

但真正開始生活,就成了「真·雞飛狗跳」。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生火、殺雞、宰魚,每一樣都在挑戰這一家人的承受能力,等做了幾頓飯之後,在外面叱吒風雲的錢爸爸也開始抱怨。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節目中第一次「大型衝突」,也是錢爸率先爆發。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這種初入陌生環境的不適,張家也有。

剛下飛機,一家人就在機場里迷了路。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到了豪宅,爸爸看不懂書房裡的英文書;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媽媽不會用廚房裡的各種電器廚具,連用個調料還得兒子來「以身試毒」。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大兒子上個廁所,二十多分鐘出不來,結果他說是不慎掉進了馬桶...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還有張媽媽處理螃蟹時豪氣地把蟹黃當排泄物刷掉,看得瘋子我心疼不已,總之各種烏龍不斷。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由此可見,在適應環境這點上,父母未必比子女做得更好。

當父母在新環境中失去了原來在家庭中的那種主導地位,他們會更願意放下身段跟孩子溝通、協作。

比如錢家四口同心協力做的那些飯;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如張媽媽到上海後對大兒子時不時的誇獎。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看起來都是些小改變,但對每個家庭成員,尤其是兩個大兒子的觸動就很明顯了。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很多時候,父母都以為教育是學校老師的責任。

殊不知有些孩子的問題根本是原生家庭長期以來積累的矛盾與衝突。

這次的《變形計》能夠一改以往隔靴搔癢式的「變形」,直指一些原生家庭之中的弊病,算是為這檔節目的革新開了個好頭。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當然頭是開好了,但這場「實驗」能給兩家人帶來多少實質性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又是好是壞,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於錢家,一個月的農村生活能讓他們一家四口其樂融融,錢多多幡然悔悟奮發學習?顯然不可能。

目前錢家的爭吵已經發生不止一次了,預告里這家人還有諸如燒房子、打攝像頭等更出格的行為。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一切好像又走上了往季的老路,只不過以前是一個人暴走,這次是「組團暴走」來了。

而對於張家,是否能夠抗住大城市無處不在的「暴擊」也是個問題。

在家鄉,他們家也算家境殷實了,那時候張媽媽對自己的家庭非常滿意。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可到了上海,一家人明顯出現了心理落差。

孩子或許還好,兩個家長的感受肯定要強烈得多。

經濟上,別人住的是千萬豪宅,自己家比不上別人的一個角;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教育上,別的小朋友幼兒園就能用英文跟外教交流,而自己的大兒子都上五年級了連字母都認不全。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再淳樸的人,面對這種赤裸裸的對比,也會自卑,也會焦慮。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這種焦慮,必將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然後被他們帶入到今後的生活之中。

跳出了井底的蛙,在看到藍天的遼闊之後,哪會甘心跳回去呢?

這個問題,即便過了12年,節目組依然沒有找到應對的方法。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總而言之,新一季的《變形計》該罵的問題不少,該誇的創新也挺多。

這季的主題是關於「二胎家庭」的,那說不定下一季又會出現「說教型家庭」、「放養型家庭」、「留守型家庭」。

讓觀眾看到什麼叫做「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也給那些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遇到困惑的家長一個警醒或者反思的機會,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存在於自己家中真正的問題。

被懟了12年的「變形計」,終於不「禍害」孩子了

龍應台曾經說過:


家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時光。

那個在廣義上被我們稱之為「家」的屋子,只不過是承載這段時光的容器。

容器可以變,但時光一去不復返。

千萬別讓孩子失去與你共度時光的機會,切記切記。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