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七品小官寫奏章罵懶散皇帝,不僅沒罷官還官升二品,成唯一一位「千古清官」

這位七品小官寫奏章罵懶散皇帝,不僅沒罷官還官升二品,成唯一一位「千古清官」


商務合作QQ:

3438229530、3517046736


黃仁宇,男,1918年生於湖南長沙,美籍華人,1936年考入南開大學理學院機電工程系。抗日戰爭爆發後,黃仁宇輟學參軍,後赴美求學,獲密歇根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余英時),以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倡導者而為世人所知。著有《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等暢銷書。


1.歷代都有清廉剛直的官員,為何只有海瑞在生前成為「千古清官」?


2.嘉靖以虛榮、狹隘聞名,為何不殺咒罵自己的海瑞?


3.下獄待死的海瑞,何以迎來「人生巔峰」?


1562年,任首輔近20年的大學士嚴嵩為被嘉靖皇帝免職,他所扶植的私人也不免相繼倒台,其中包括胡宗憲和鄢懋卿。


他們既被確定為壞人,海瑞在他們當權的時候敢和他們作對,當然就可以算得特行卓識。為此他的聲望大增。這49歲的海瑞,不是進士出身,官階也僅為正七品,可是已經獲得了在大眾心目中成為英雄的可能性,只須再加以機緣,就可以把這一地位鞏固下來。


這是1565年,當時海瑞已經升任戶部主事,官階為正六品,這是一個接近於中級官員的職位。

像這樣的主事,根本不必每日到部辦公,不過是日漸一日增積做官的資歷而已。


嘉靖皇帝當時已御宇40餘年。他的主要興趣在於向神仙祈禱和覓取道家的秘方以期長生不死。他住在皇城中的別墅里,然而又不能以一般的荒惰看目之,因為他除去不在公開場合露面以外,對於國家大事仍然乾綱獨斷,有時還干涉到細節。


這位皇帝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的程度世無其匹,他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都是各種虛假的情況。

當他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

這種做法使得廷臣們但求自保,而更加不去關心國家的利益。


描述嘉靖排場的《出警圖》(局部)


此時嚴嵩去職雖已3年,但人們對嘉靖的批評依然是「心惑」、「苛斷」和「情偏」。然而他對這些意見置若罔聞,明明為諛臣所蒙蔽,他還自以為聖明如同堯舜。


海瑞再次表現了他直言的膽略。經過慎重的考慮,陽曆11月,他向嘉靖遞上了那份著名的奏疏。

奏疏中指出,嘉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且愚蠢的君主,舉凡官吏貪污、役重稅多、宮廷的無限浪費和各地的盜匪滋熾,皇帝本人都應該直接負責。


皇帝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但上天畢竟不會說話,長生也不可求致,這些迷信統統不過是「繫風捕影」。

然而奏疏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句話,還是「

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就是說普天下的官員百姓,很久以來就認為你是不正確的了。


這一奏疏的措辭雖然極端尖辣,卻又謹守著人臣的本分。海瑞所要求於皇帝的不過是改變自己的作為,並且這改變又非常容易,只需要「翻然悔悟」,由亂致治,也不過「一振作間而已」。

言下之急是,如果皇帝能夠真正振作,選擇合宜的道路,赴之以決心,他還是有機會成為堯舜之君的。


這樣的奏疏確乎是史無前例的。往常臣下向皇帝作諍諫,只是批評一種或幾種政策或措施,這種指斥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等於說他這幾十年的天子生涯完全是尸位素餐,甚至連為人夫及人父的責任也沒有盡到——

其唐突之處,當真是古今罕有。


嘉靖皇帝讀罷奏疏,其震怒的情狀自然可想而知。傳說他當時把奏摺往地上一摔,嘴裡喊叫:

「抓住這個人,不要讓他跑了!」

旁邊一個宦官為了平息皇帝的怒氣,就不慌不忙地跪奏:

「萬歲不必動怒。這個人向來就有痴名,聽說他自知必死無疑,所以在遞上奏本以前就買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訣別,僕從早已嚇得統統逃散。這個人是不會逃跑的」

。嘉靖聽完,長嘆一聲,又從地上撿起奏本一讀再讀。


嘉靖在位共45年,約有25年不上朝


嘉靖沒有給予海瑞任何懲罰,但是把奏章留中不發。他不能忘記這一奏疏,其中有那麼事實多無可迴避,可是就從來沒有人敢在他面前提到哪怕其中的一丁點!

皇帝的情緒顯得很矛盾,他有時把海瑞比作古代的忠臣比干,有時又把他痛罵為「那個咒罵我的畜物」。

有時他責打宮女,宮女就會在背後偷偷地說:「他自己給海瑞罵了,就找咱們出氣!」


此時嘉靖的健康已經欠佳,他曾經動過退位做太上皇的念頭,可是這种放棄天下職責的做法,在本朝又並無先例。

1566年陽曆2月底,他左思右想,氣憤難平,終於下令錦衣衛把海瑞逮捕到東廠禁錮。


刑部議決,準備將海瑞按兒子詛咒父親的律例處以絞刑,然而嘉靖皇帝在以前雖然批准過許多人的死刑,此時卻並未在刑部的建議上作任何批複。因此,海瑞就在獄中住了10個月。


有一天,獄中忽然沒酒肴相待。海瑞以為這是臨死前的最後一餐,神色不變,飲食如常

。提牢主事悄悄告訴他,皇帝業已升遐,新君不日即位,你老先生乃是忠臣,一定會得到重用,海瑞聽罷,立刻放聲號哭;號哭之餘,繼以嘔吐。


海瑞墓(1983年重建)

1567年年初隆慶皇帝登極,海瑞被釋出獄。對他的安排立即成了文淵閣大學士和吏部尚書的一個難題。他的聲望已為整個帝國所公認。

他當然是極端的廉潔,極端的誠實,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就是極端的粗線條,極端的喜歡吹毛求疵。

這樣的人不會相信為人處世應該有陰陽的分別,他肯定會用他自己古怪的標準要求部下和上司。


對他應該怎麼分派呢?看來比較穩妥的辦法是讓他陞官而不讓他負實際的責任。於是,在不長的時期內,他歷任尚寶司丞、大理寺右寺丞、左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正四品。

但這樣一個閑曹自然不能令海瑞滿意,因為他是倫理道德的堅決信奉者和實行者,對國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海瑞在年初的自我鑒定中寫道:

「陛下赦免了我的死罪,沒有人比我更急著報答陛下的恩典,既然我才疏學淺,不能擔當重任,不如就乾脆把我革退。」


海瑞表面上求罷免,其實是向管理人事的官員要挾:如果你們真敢罷黜我這樣一個有聲望的、以諍諫而名著天下的忠臣,你們必然不容於輿論;如果不敢罷黜我,那就請你們分派給我能夠實際負責的官職。


註:本文編選自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開講了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開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