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西方資本主義的危機

西方資本主義的危機

今天,消費主要在歐美,財富也集中於歐美,造成全球貧富不均和全球消費不足。

其實,西方主流經濟學,是以個人主義為基礎,而假定人性是貪婪的。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是從個人利益出發,就有限的資源作理性的抉擇,把自我利益最大化。結論是要依靠市場這無形之手,自由競爭,優勝劣敗,政府不應干預。

這樣粗糙空疏基礎的理論,竟然成了20世紀的顯學,遺害無窮。到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新自由主義猖獗,鼓勵政府放任無為,鼓勵「小政府,大市場」。

各位有沒有考慮過,資本主義經濟的弊端正在逐步體現,並且,蓄勢的危機終將爆發?

▋假設人性貪婪的西方經濟學

一方面,自由競爭的結果,是強者越來越強,最後形成壟斷。富者越富的另一面,是貧者越貧,進而下一代一開始便輸在起跑線上,成了世世代代窮。

另一方面,優勝劣敗和壟斷的結果,是生產規模不斷擴張。大規模生產需要大規模消費,本土市場不足,便進軍海外,用大炮強權轟開市場。

歐美工業化得早,列強對外搶掠,造成白人世界繁榮先進,收入和生活質量絕對值大大提高,社會穩定、文明,以及隨之而來的優越感。

客觀地說,這些內部成就,都是對外掠奪的成果。之後通過所謂雁行理論,落後產業在二戰後,逐步轉移到二三線國家,財富才稍微有點國際轉移。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比較優勢分工,這些對外掠奪的國家成為歐美消費國家和金融服務輸出國,而中國等第二產業輸出國家和沙烏地阿拉伯等第一產業輸出國,事實上是為歐美列強做苦工。

今天消費主要在歐美,財富也集中於歐美,形成了全球貧富不均,和全球消費不足。在歐美國家,貧富懸殊也造成其內部消費不足。結果是資本主義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滅亡。

▋資源消耗 不可持續

個人主義加上多年好景,使得歐美民眾大都耽於逸樂,養成了消費主義,再淪為縱慾主義,不斷追求物質上更多的擁有、精神上更大的刺激,才能滿足,因而寅吃卯糧。

無可否認,大規模消費模式也促進大規模生產和科技的提升,逐步脫離馬爾薩斯陷阱,人口急增,人類壽命大幅延長,人類物質水平達到之前難以想像的新高峰。

影響所及,全世界各國發展的目標,其實就是達到美國的物質水平。奧巴馬說過,地球是不可能支持兩個美國同時揮霍的!特朗普的美國至上,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因為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會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資源快速枯竭。

雖說生態環境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是短期而言,我們正受污霾的煎熬,而全球正要直面氣候變化的種種問題。

但是資源枯竭許多時是無可填補,也沒法代替的。

要知道,工業國家成片的高速增長,和地球總人口的高速增加,都只是上世紀開始的事情。人類過去50年的資源消耗,已經多於過去500年的總和;這兩種現象,都是不可持續的。

日本去年人口出現收縮,這是工業國家首例。事實上,除了美國通過大量移民維持人口增長和年輕之外,人口老化已經成為西歐普遍的現象,如再蓄意排斥穆斯林移民,西歐將很快步日本後塵。

既然如此,那我們所追求的所謂現代化,究竟是什麼意思?它將把人類帶往何方呢?

資本主義文化大規模征戰和消費的後果,到底是什麼?事實上,我們是斷了之後許多代的糧!人類是在自掘墳墓啊!

編輯:Flora 格式:黃牛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

欄目設置:周一到周四為「歐洲政治經濟評論」,周五到周日為「周末雅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