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枚吃貨的音響觀——陳浩

一枚吃貨的音響觀——陳浩

經常看陳浩老師的朋友圈或者關注了他微博的好友粉絲們都知道,陳老師喜歡做菜!因為除了行業資訊技術乾貨外,就是做好吃的……有幸品嘗了陳老師的廚藝後,在撐得扶牆而出之前,我們的對話回到了專業音響這個本職的話題。

陳浩

陳浩,1971年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在專業音響行業從業20多年,2004年起進入雅馬哈樂器音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專業音響部門,現任技術總監兼PA營業科擔當科長。多年來一直活躍在以數字調音台為龍頭的數字音頻產品推廣培訓一線,在雅馬哈數字音頻技術培訓中心(YDAC)親自接待培訓人數近千,所製作的培訓視頻短片教程點擊累計過十萬,深受業界尊敬。

小A:陳老師你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你有專門學過烹飪嗎?

陳浩:讓你見笑了,我只是標準的吃貨一枚,好吃而已,其實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記得還是上初中的年齡,我就要在家操持做飯,有一次爸爸出差,媽媽生病住院,我要在家照料八十多歲的外婆和八歲的妹妹,做了飯還要送去醫院給媽媽。不過到現在做飯的確是我的一大愛好,因為喜歡吃,也喜歡琢磨做,有時在外面飯店裡面打開一本菜單,就很難點菜,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都未必有我自己做得好吃。

小A:嗯,我一直覺得,對美食的追求是人生的一大意義所在,如果一個人對吃的事情很馬虎,那麼生活中其它事情也不會有什麼講究。

陳浩:是這樣的,其實對於聲音的品質的追求也是這樣,與美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經常遇到有些擴聲場合,雖然設備都很好,但出來的聲音真的是很糟糕,無法忍受,但從業主,主辦方,到觀眾,卻渾然不知,渾渾噩噩,有個響就行。就像非常好的廚房設備,做出來的菜卻非常難吃,但從飯店老闆到顧客,只要有得錢收有得吃飽就行,哪怕已經鹹得要死,或者其它的,不僅不好吃還不利身體健康。

小A:是啊,很多地方只要求聲音要大,大得已經會讓耳朵受傷,卻不知道要聲音美。

陳浩:如同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好吃,舌頭上沒有好吃的標準,太多人也不知道什麼才是好聽,耳朵里沒有好聽的標準。

小A:這也說明只有好的設備是沒有用的,如何以好聽為目標來用好這些專業音響設備才是最重要的。

陳浩:每年都有很多人來與我溝通交流數字調音台等設備的操作設置,我也經常跟他們打比方說:我這邊好比專業廚房設備的研發生產廠家,你跑到五星級大酒店的後廚去看看,那裡面各種設備你也是看不懂的,我給你的培訓只是告訴你這個灶是如何點火,這個烤箱是如何控溫,但無法教你如何煲湯才能把鮮味逼出來,如何控火才能外焦里嫩,這些不僅需要另外拜師,更要自己長期工作經驗的揣摩體會,但所有這一切的基礎,是要自己舌頭上先建立一個好吃的標準。

小A:這麼一說,調音和做菜還真是挺相通的。

陳浩:是啊,我經常把調均衡EQ效果器這些比喻成烹飪過程中放各種調料,把雜訊門壓縮器這些動態處理比喻成炒菜的火候控制。很多人面對那些複雜的參數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我就告訴他,要掌握這些還真是不一天兩天的事情,為什麼同樣的食材,我們燒出來的菜就味道平平甚至不好吃,而那些名廚大師一出手,就完全不一樣,就在這些細節裡面,一個壓縮器,啟動時間保持時間恢復時間這些細微的差別,出來的聲音就是不一樣的。

小A: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各人了。

陳浩:我在講解調音台的輸入通道與輸出母線規模時,也經常拿做飯來打比方。各個輸入通道的信號源,就好比菜市場上買回來的各種食材,一家三口做頓飯,也就七八樣材料了不得了,好比一個微型調音台,有個8路輸入就夠用了,而開上個上檔次的宴席,動輒就是幾十種食材,那肯定是要48路甚至96路的調音台了。小家庭一頓便餐,只要一兩個灶頭就夠用了,而辦上兩百桌的婚宴,絕對是要幾十個灶頭同時開火各燒各的,所以大型調音台要24個以上的MIX混音母線,每條混音母線裡面包含的輸入通道內容比例都不一樣啊。

小A:你這麼一說,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要那麼多MIX母線了,不過還經常聽說MATRIX矩陣母線,這個又是什麼關係呢?

陳浩:對於多數調音台的設計來說,MATRIX矩陣母線是又一道混音,其輸入源是各個MIX母線以及ST匯流排的輸出信號,好比把已經燒好的十幾道菜拿過來,這個挖一些那個取一些,再燒出幾道不同的菜出來。不過現在有一些型號的調音台,已經可以把輸入信號跨過MIX直接混合到MATRIX裡面來。

小A:原來如此啊,真有意思,陳老師還有什麼有趣的比喻呢?

陳浩:過去曾被別人問過,Hi-Fi音箱與監聽音箱有什麼不同,可不可以買監聽音箱用來聽音樂這一類的問題,我想了一下,這樣回答了他:一個是吃飯的碗,一個是做飯的鍋,你可以端著鍋直接就吃,但沒辦法拿個碗去炒菜!這個回答當時有很多人點了贊。

小A:這個太有意思了,太形象了。

陳浩: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當在餐廳裡面吃到一道特別好吃的菜時,有人會請服務員轉達對做這道菜的廚師的稱讚與感謝,甚至要跑去廚房見廚師一面當面感謝合影留念。在中國這樣的事情好像很罕見,不過現在也有所改變,在有的飯店用餐時,每道菜上都有個便簽標著是哪位廚師的作品,也會有人專門奔著哪位廚師去訂餐。希望以後大家在聆聽音樂欣賞演唱會時,也會關注是哪一位錄音師哪一位現場調音師的工作成果。謝謝。

-END-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以下品牌查看企業精彩案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ORLDSHOW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WORLDSHOW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