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說參同契-黃金 流珠 朱雀

我說參同契-黃金 流珠 朱雀

「黃土金之父」,這是陰陽五行的道理,中央戊己土代表中土,這個地球是泥土做成的。我們上次提到過,人類的文化離不開土地,植物、動物、礦物都一樣,如果脫離土地到太空上去,已不是地球上的事了,那是另外一個太空文化。中央戊己土是天乾的代號,戊土代表土的元素,沒有形成為土,己土代表有形的土。換句話說,戊土代表土的物理作用,物理的能量;己土代表物質的形成,變成了一個物質。所以泥巴也是土,石頭也是土,堅固的一切都是土。在五行的道理,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又生土,就是一個連串的前後因果不斷,也在顛倒變化,都是五行的變化。「黃土金之父」,因為土生金之故。

流珠是什麼?流珠就是我們身上流動的荷爾蒙乃至精、液、血液,都是水變的,所以是水之子。天一生水,金生水,這個中間重重的變化,有相生相剋的作用。「水以土為鬼」,你們很多人學過算命就知道,五行生剋,克我者為鬼,土克水,所以土為水之鬼。有時我要你們學算命,學會之後,不是去替別人算命,是要你把這個上古的法則發展到人文科學、物理科學上去。這本來也是一個科學,因為魏晉的時候,政府禁止科學的發展,所以這套科學只好跑到江湖裡去,這個文化是這樣保存下來的。

中國人的思想為什麼禁止科學的發展呢?其中有他哲學上的理由。因為我們老祖宗認為科學發展是走向所謂「奇技淫巧」——奇怪的技術,過分巧用腦子的東西,不是天然造出來的。遠在晉武帝司馬炎的時候,已經有人發明木製的鳥在空中飛,晉武帝下令禁止了。講到航空史的話這個才算早呢!為什麼禁止?理由是人類物質文明愈發展,人的慾望愈提高,對物的慾望就沒有止境了,因此政府不準發展科技。我們現在物質文明發展到這個程度,已經感覺到脫離天然愈來愈遠了,很痛苦。

為什麼提到這個「水以土為鬼」?我們講到算命,算命有幾個代號很有趣的,「妻才同宮而異位」,同一個干支,功效代表不同,這是算命術語。發財也用這個「才」字代表,學問很好也是這個「才」,老婆也是這個「才」,三樣都是一個字代表。有同學說,老師啊,某某人算命不準,他算我今年發財結果沒發財。我說你算命不懂算命哲學,就是迷信,這個是對比的啊!你本來是個窮小子,爸爸只給你一千塊一個月讀書,你已經計算好一天用二十塊錢,可是今天去打工,一天賺了五百塊就是發財了,是相對的。你上個月打工賺來兩千塊,認識一個女朋友,去了幾趟電影院,幾趟咖啡館,錢當然光了。你有那麼漂亮一個女朋友,這個「才」來了,那個「財」就要散掉了,都給你占完了,別人占什麼呢?

所以「官鬼同宮異位」,官鬼都是克我,與我陰陽相同為鬼,不同為官,你見了官就見了鬼了。你做了官忙死了,是運氣好,運氣好就是忙,倒霉就是清閑,看你要清閑還是要忙。你給警察叫去問案子,天天跑一趟煩死了,所以官鬼都是管你的。過去算八字,女的八字里官怎麼樣,印怎麼樣,有正官正印,嫁一個好丈夫,當然這個丈夫就管住他,女的也見到鬼了。所以中國算命的哲學,只要趣味地一研究,已經告訴你人生了。懂了算命,學會了而不算,用不著算了嘛!都清楚了。所以卜卦算命,卜個什麼呢?為什麼卜卦?想知道出門好不好,這一念,卦已經卜完了,不是好,就是不好,你已經答覆了,還要算什麼呢?

「水以土為鬼,土鎮水不起」,水在流動,土是克制水的。譬如我們身上氣血流動,拿思想來講,我們這個雜念思想流動,做不到寧靜,也是水在流。「水以土為鬼」,鬼就是官,管住了他。土是真意,到了一念清靜,這時六處不動,真意制伏了妄念,所以土為鬼,土鎮水就不起妄念了。

「朱雀為火精」,表示火的精神所在,天文有幾個代號,坐北向南,以子午線為標準,左青龍就是東方,右白虎是西方,前朱雀就是南方,後玄武是北方。朱雀代表南方,南方有一個星座,把這個星座的線一連起來,剛好像一隻鳥。因、為南方屬火,火的顏色發紅,所以給他加上一個硃色就是朱雀。

「朱雀為火精」所代表的南方火,是光明氣象。雖然無念,並沒有昏迷;雖然清醒,並沒有雜念妄想。所以「執平調勝負」,把身心兩方面保持正平。「水盛火消滅,俱死歸厚土」,你們大家學靜坐,為什麼心定不下來?心裡頭太清楚了,就是火太盛,所以定不下來。火代表妄想,要水來沖,火才滅掉。這個時候水盛就靠氣血精氣的充盈,妄想的心火才安定下去。「俱死歸厚土」,最後水火相濟歸到中央戊己土。禪宗有一個隱山和尚有首詩,寫的就是這個修行境界:

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干

這是講他用功的境界,就是「俱死歸厚土」的意思。「三性即合會,本性共宗祖」,三性水火既濟,中間用土就是真意,然後所謂性命的境界就會到了,就是「共宗祖」。我們曾經發給諸位呂純陽祖師的《百字銘》,也是這一段做工夫實際的境界。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訂閱我們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講述:修性修命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