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突破專守防衛新動作:計劃為F-15引進2型遠程反艦導彈!

日本突破專守防衛新動作:計劃為F-15引進2型遠程反艦導彈!

1月30日,日本防衛省官方媒體信息顯示,防衛省在平成30年度國防預算議案中,包含了F-15戰鬥機裝備遠程反艦導彈的調研經費。具體導彈型號不是日本自產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而是美國製造的LRASM與挪威製造的JSM導彈,而後者更需警惕。

JSM,即聯合打擊導彈(Joint StrikeMissile)。是美國為F-35戰鬥機選定的反艦導彈,由挪威康斯伯格公司以NSM導彈為基礎發展而來。JSM導彈的重量為375千克,彈長3.7米,射程200千米以上。與原型NSM相比,JSM的外形有了明顯的改變,彈體變得細而長,整體重量也有所增加(NSM彈長為3.5米,重量為350千克)。

另外,為了方便安裝進F-35的武器艙內,康斯伯格公司對導彈的彈翼和尾冀也進行了改進,改變了彈翼的摺疊方式,使摺疊後的彈翼完全平貼在導彈的彈體上。而發射後展開的彈翼更加細長,彈翼的表面積有所加大,更加適合遠距離飛行的需要。

美國之所以選擇這型導彈,除了基本性能之外,最主要原因是大小適當,可以塞進F-35戰機的內置彈艙。在執行對艦或對地攻擊任務時,F-35每側的內部彈艙能夠掛載1枚JSM導彈。此外,在空中威脅不嚴重時,F-35還能在其2、3、9、10號外部武器掛架上加掛4枚JSM導彈。

因為F-35有龐大的用戶群,所以這型導彈也是明日之星,將隨著F-35戰機走入更多國家。作為F-35戰機的用戶,日本引進此型導彈似乎是合情合理。但實際情況是,這型導彈與F-35 的結合,將使日本擁有遠程對海、對地打擊能力,而這是日本一直被抑制的能力——與專守防衛政策相矛盾。

但日本的小動作不僅於此,不僅要裝備F-35 ,連F-15也要裝備這型導彈,這就變得不一般了。在空自內部,僅有F-2戰機具備發射反艦導彈進行對海打擊的能力,而F-15是專職奪取制空權,不具備對地、對海打擊能力。防衛省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應對西南島嶼的侵犯,從那霸起飛的F-15也能具備對海打擊能力,而不需要從本州島起飛的F-2進行支援,戰術上更加快捷與靈活。

但顯而易見的是,這兩種攻擊性導彈與空中平台的組合,是威力巨大的遠程打擊力量,屬於赤裸裸的軍事擴張行為,已經超出了自衛範疇,此舉是否成行需要密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軍兔 的精彩文章:

日本蒼龍級潛艇久不出海,艇體已長出青苔!

TAG:海軍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