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羽篇之衣錦還鄉 沐猴而冠

項羽篇之衣錦還鄉 沐猴而冠

作者按

閱讀幾句古文,學習一個成語,知道一個故事,熟悉一個人物,了解一段歷史。

衣錦還鄉沐猴而冠

【出處】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西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摘自《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

1、衣錦還鄉

古時指做官後,穿了錦繡的衣服,回到故鄉向親友誇耀。後指富貴以後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衣:舊讀yì,穿衣;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也作:衣錦榮歸衣綉夜行錦衣夜行

2、沐猴而冠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沐猴:獼猴;冠:戴帽子。

【典故】

鴻門宴後,項羽滅秦大業還剩最後一步:接管秦都城——咸陽。

也許是項羽對秦國的仇恨太深了,也許是太鄙視秦國的文化了,他幹了一些不可饒恕的事。

「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項羽一生殺戮太重,據史書記載就有多次屠城。

當時,韓生勸項羽在咸陽建都:「這裡是關中地區,有險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業。」項羽看看秦宮都已燒毀,殘破不堪,同時又懷念故鄉,一心想回東方,便說:「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誰看得見?」韓生說:「都說楚人是沐猴而冠,現在想來果然如此。」項羽聽說了,烹殺了韓生。

天下初定,項羽站上了人生的巔峰,想著的是衣錦還鄉。這是非常短見的政治眼光,對他自己和楚國的前途都是極為不利的,所以韓生用「沐猴而冠」鄙視他。

項羽平定天下,採用周制,分封十八王,其中劉邦為漢王。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

有對聯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十二年 的精彩文章:

【楚漢爭霸成語故事知多少】項羽篇之鴻溝 楚河漢界

TAG:讀史十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