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對蛙兒子的惦記,其實跟父母心無關

你對蛙兒子的惦記,其實跟父母心無關

當《旅行青蛙》這款遊戲終於入侵了我的朋友圈的時候,我決定下載下來體驗一下,反正它一不佔多大空間,二不佔多少時間。網上流行的論調是,還沒有孩子的玩家們紛紛表示理解了父母那種「孩子在家時讓他們多外出玩玩,孩子在外時又期盼著他們回家」的心情,弄得我也想來體驗一下,也算是某種演習吧。

首先我要吐槽一下豌豆莢上的《旅行青蛙漢化版》,全作除了廣告是中文的以外,沒有任何地方做了漢化。好在這遊戲需要操作的地方不多,稍微看一下攻略就知道該怎麼玩了。

給蛙兒子起了個接地氣的名字「水煮牛蛙」之後,就可以愉快地開始遊戲了。其實玩家能幹的事情不多,也就是採集一下院子里野生的三葉草,然後換取食物、帳篷之類的道具裝進蛙兒子的背包里,等它外出旅行,再等它旅行歸來,重新準備行李。在稍微玩了幾個回合後,我就發現所謂的「父母心」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蛙兒子在家的時候,我確實盼著它出去旅行,因為不出去旅行怎麼給我寄明信片啊!

蛙兒子在外的時候,我確實盼著它早點回來,因為不回來怎麼給我帶土特產啊!

我終於確信,玩家們對蛙兒子的行蹤和他們對微信朋友圈的小紅點抱有的是同一種關注。要是父母心就是盼著孩子回家時帶的土特產,那當子女的也太可憐了。

我不但沒有通過《旅行青蛙》這款遊戲體會到父母心,還發現,從底層設計思路上講,它其實也並不是多麼新鮮。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這種常在網頁右下角彈窗和視頻片頭廣告里出現的讓人不勝其煩的頁游到底有什麼可玩性。「一刀滿級」、「自動尋路」、「掛機升級」 ,那還需要我還玩個鎚子哦。直到我玩了《旅行青蛙》,我才醒悟,如果說《旅行青蛙》讓「放置遊戲」這種玩法廣為人知,那麼這些看起來low得不行的掛機頁游可以說是「放置遊戲」在中國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的結果了。二者都是通過滿足收集癖來吸引玩家,只不過在審美品位上差距實在太大了。

雖說父母心不是通過遊戲就可以體會的廉價東西,父母也不會在乎你帶的東西,不過,過年回家還是記得帶禮物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劇場 的精彩文章:

TAG:趣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