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分鐘讀完《大清相國》,輔佐康熙的名臣少有善終為何他是例外

5分鐘讀完《大清相國》,輔佐康熙的名臣少有善終為何他是例外

《大清相國》是作家王躍文所寫的長篇歷史小說。主角是陳廷敬。

陳廷敬是誰?清朝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更難得的是身居要職,為政清廉,《清史稿》對他的評價是「清勤」

康熙在位61年,陳從政53年間,歷經28次升遷,一直做到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清朝不設置宰相,大學士就相當於宰相之位了,陳廷敬輔佐康熙長達半個多世紀,成為清朝的一代重臣。

《大清相國》最明顯的主線是陳廷敬的相國仕途之路,同時也展現了康熙年間的官僚眾生相,尤其是各位權臣們的明爭暗鬥,歷任相國都不得善終,唯有陳廷敬奉行「等、穩、忍、狠、隱」的心機與韜略,功成立業、名揚青史

從最開始的眼裡揉不得沙子,到後來審時度勢,慮事周全,深得康熙信任。在群臣起起伏伏之際,可瞥見清朝時期相權益弱,皇權益強的趨勢;也可見康熙用人之長,不求全責備,寵之辱之留之去之,皆因時因勢而已。全書脈絡清晰,簡單梳理如下:

一.考取功名

順治年間,山西太原人陳敬參加鄉試,榜上有名,位列28,風聞考官受賄,亂點功名,讀書人憤而遊街,陳敬始勸,後隨,皆被捕。考官上書順治,欽差衛向書下山西,主持重判試卷,陳敬鄉試第一名(記住這個第一),衛向書代寫悔罪書,營救陳敬,得釋。

陳廷敬在家鄉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次年春,陳敬上京參加會試,考前無意間聽得科考賄賂之事,被察,逃而匿之,同會館舉人被殺,疑陳敬,順治帝命索額圖、明珠一個明察,一個暗訪。開考日,陳敬冒險赴考場,恰逢順治微服巡視,保留其考試權利。經明珠調查,主考官獲罪,陳敬會試第一名(又是第一),順治因舉人案件召見,陳敬澄清清白,得知同科考取有同名者,順治賜「廷」字,遂為陳廷敬。

殿試,順治在彌封未啟時,點了陳廷敬的狀元(終極考試仍然第一),時年21歲,連中「三元」!斯時,衛向書進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為保陳廷敬,順治採納衛向書建議降陳廷敬為二甲頭名(NO.4)。

二.輔佐幼帝讀書

1661年,順治駕崩,康熙8歲(實歲6歲)繼位,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陳廷敬和高士奇、衛向書等人侍幼帝讀書。1667年索尼病死,康熙執政(14歲),輔臣鰲拜三擾弘德殿,日益驕橫。陳廷敬講王莽,勸誡幼帝奮發圖強,被鰲拜清退君側。

此後十幾年間,陳廷敬奉行「等」「忍」主義,先後做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禮部侍郎、《清太祖實錄》總裁。期間鰲拜被剪除,索額圖被罷斥。

陳廷敬是《康熙字典》總修官

三.尋訪山東

康熙25歲(1678年)任陳廷敬為《清太祖實錄》《皇輿表》《明史》總裁,隨時聽召進講。山東巡撫富倫奏報山東豐收,百姓感恩,自願捐贈糧食。陳廷敬持異議,凡稱百姓自願或可疑,康熙命其尋訪山東。

陳廷敬抵達山東,老百姓有組織有預謀地迎接、敲鑼打鼓送糧去義倉,陳廷敬表面謝之,同時帶走出頭者私下審問;隨從佯裝生意人上大戶人家收米,發現義倉糧食大部分乃大戶人家暫填充數。陳廷敬礙於富倫與皇上、明珠的關係,退而指罪富倫的二把手,明珠見富倫無恙,力薦陳廷統(陳廷敬之弟)任戶部六品主事,作為交易。

義倉是舊時中國各地儲糧備荒的一種社會習俗。上圖「富義倉」,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

四.接朱啟案

某日陳廷敬路遇攔轎者朱啟,狀告潑皮俞子易強佔朱啟宅院,轉賣高士奇(實則俞子易長期私下為高士奇打理生意),朱啟去順天府告狀被關19年。陳廷敬接狀,高士奇遣人殺朱啟,讓俞子易當替罪羊,並在康熙面前哭窮裝無知者無罪,佯稱貪便宜才買下宅院,康熙賜高士奇禁城內宅院。

五.總理龍亭捐建

山西巡撫轉奏陽曲百姓自願捐建龍亭,將《聖諭十六條》刻於石碑,康熙大悅,陳廷敬持異見,被降四品,罰俸一年;大學士張英私下為之說情,康熙恕之,命陳廷敬總理各地捐建龍亭事宜。

陳廷敬抵達山西陽曲,冷清凋敝,與知縣口中盛世相去甚遠。陳廷敬隨從一個扮乞丐,一個扮生意人,分別去縣衙和當地大戶人家一探究竟。方知所有乞丐已被押解入獄,李家莊在迎接陳廷敬一行時表現得仁義大方,實為土豪劣紳,官商勾結,巧取豪奪。查訪山西龍亭捐建期間,陳廷敬上奏建議推行大戶統籌以解征討吳三桂軍餉之困,後發現大戶統籌是巧取豪奪的借口,復奏建議終止大戶統籌,康熙顧及國情,定罪陳廷敬,適逢陳母去世,准奏三年守制。三年後雲南收復,啟用陳廷敬。

六.理順錢法

1684年,陳廷敬調任吏部右侍郎,管理戶部錢法。斯時,民間制錢短缺,奸商毀錢鬻銅。陳廷敬督理錢法:1.盤點倉庫,查處虧空銅料50多萬斤;2.改鑄新錢,改重為輕;3.(在理順之前)禁收銅料;4.監督鑄錢,計算單位重量的人工、損耗等成本;5.抓住罪魁禍首(控制波及範圍)。至此錢市平穩。

七.抽查雲南庫銀

索額圖復出。雲南巡撫上奏申請修造「大觀樓」,康熙准奏,陳廷敬持異見,陳廷敬調任戶部,抽查雲南庫銀。

吳三桂兵敗,雲南巡撫王繼文在明珠的支持下隱而不報其巨額錢糧,安插書童向保為驛丞,藏匿吳三桂錢糧。雲南苦於連年戰亂,百姓並不寬裕,朝廷攤派餉銀,王繼文私挪庫銀充當餉銀,為應付陳廷敬抽查,借用雲南各家商鋪銀兩充作庫銀,被陳廷敬查出,差人散布消息,在規定時間內未取回者充當官餉,各商家蜂擁而至。

陳妻用計,佯稱御賜象棋失蹤,拿驛丞向保是問,向保招供吳三桂錢糧。為減小波及範圍,陳廷敬建議問罪幕僚楊文啟,藏匿錢糧之事機密處理,一部分補充雲南庫銀,其餘上解進京,糧食原地封存日後充作軍餉。

八.明珠失寵

斯時,明珠獨攬朝政,貪財納賄,賣官鬻爵,與索額圖互相傾軋,權傾朝野,人稱「相國」。陳廷敬伺機進講《君子小人章》,探測聖意,知曉參明珠時機成熟,進一步密揭明珠罪行,康熙安排言官參明珠,高士奇、徐乾學草擬彈章,明珠以朋黨之罪罷黜,退出內閣,擔任內大臣,不再受寵於皇帝,最終病逝家中。

陳廷敬的親家張汧(qiān)被明珠索賄買官,被參劾,牽連陳廷敬,陳廷敬請奏返鄉。不久,陳父亡,丁父憂,修《明史》,2年後,康熙西巡,入住陳家,奪情啟用陳廷敬。

九.擢升相國

康熙第三次南巡,視察河工。遣陳廷敬先行秘密查訪,密奏見聞。官員為迎駕,搜刮古玩字畫及美女,以張鄉甫奉詩為引,在陳廷敬的謀划下,高士奇與索額圖互參,知府劉相年參兩江總督阿山和內閣學士徐乾學。最後,索額圖和阿山革職,交刑部議罪,高士奇和徐乾學遣歸故里。至此,陳廷敬被封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十.告老還鄉

陳廷敬妻子月媛勸誡,相國之位如履薄冰,當寵辱不驚。不久,陳廷敬裝聾乞歸,准之,陳家老小還鄉,善終。

官場風雲,波濤洶湧,康熙朝名臣輩出,但少有善終,鰲拜恃功專橫被囚死,明珠得隴望蜀被削權,隆科多盛極而衰,索額圖居功自得身死囹圄,徐乾學去官之後鬱抑早逝,高士奇倍享尊榮最後被斥退回藉。只有陳廷敬是個例外。

「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他乞歸之後仍被康熙召回,老死相位。陳廷敬去世後,康熙帝問訊頓足,親寫輓詩,撰祭文,能憑實力走到位高權重,也能寵辱不驚功成身退,可謂為官之典範。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滿天下除了高貴的藝術我們的孩子還能學什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