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代美術大家批評

當代美術大家批評

【當代美術大家批評】

藝術家簡歷

劉國輝1940年出生於江蘇蘇州。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組組長,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名譽教授。獲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法蘭西功勛和貢獻獎」。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美協理事。專著有《水墨人物畫探》等二十餘種。

劉國輝的局限

□喬維

劉國輝是中國當下最優秀的幾個藝術家之一,創作走的是「從繼承中批判,在批判中創新」路子。藝術評論界對他的人物畫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糾正古代文人畫錯位,構建現代人物畫大廈」的藝術之道。如果說劉國輝先生的藝術創新,代表著構建現代人物畫的大廈,不屬於古代人物畫的錯位,難道是評論界讓繪畫的概念混淆在藝術之外?劉先生的人物畫可以稱之為優秀,但融入到中國人物畫河流,只能是飛濺起幾滴閃光的水珠,在架構近現代人物畫的大廈中,缺少在歷史沉澱中的深遠意境。

文人畫的屬性是畫中揮灑出文人情趣,畫外流瀉著文人思想,表現的特質在於學養深厚、言之有物、格調高雅的繪畫語言。水墨人物畫的情趣可以馳騁在收放間,而所表達的思想必須蘊含著深厚的學養,所謂的言之有物與格調高雅,就是作品高低之分的界限。欣賞一幅好的水墨人物畫,不能僅去看作品畫得如何靈秀,也不能追索作品中人物畫得有多精準,而應該在線條與墨色的交融間尋找感動。一幅能碰觸靈魂深處的畫作,無論線條與結構、筆墨與技法,都會流瀉著順暢與舒美,如果穿越美的空間你會看到一種內在的精神,這就是藝術作品的意境。而意境是優秀藝術品之精髓,也是作者在畫面之外尋找的思想,同樣也是藝術創作追索的巔峰境界,因為意境美的作品才會擁有生命價值。

掀開浙派畫系的傳承,從明代浙派繪畫創始,到吳門畫派的繁榮,以及發展成新浙派畫系,從古人戴進到現代潘天壽,很少有人物畫的精品力作,因人物畫的寫實制約著意境空間,即便嘗試著突破,終究都會散落成平庸的畫面。看劉國輝先生的水墨人物畫,儘管人物造型與線條都在情理間,繪畫語言生動自然,筆墨技法流暢而厚重,但縱覽其多數人物畫作品,都難以觸動人的心靈。他的作品無論表現秀美與古樸還是蒼茫或飄逸,都無法透過筆墨讀出其間所表達的意趣。

劉國輝先生耕耘在美術教育領域多年,精通美學價值與傳統繪畫的根源,而且踐行著水墨人物與文人畫之間的創新。如果其作品作為學術研究,可以潤澤學子,但上升到藝術創作領域,技法與意象的協調,學養與格調的兼容,都屬於浙派傳承所歷經的缺陷,這可以從其作品解讀其間蘊藏的糾結。劉國輝先生對現實人物畫情有獨鍾,創作卻又多以文人詩畫入鏡,且素描功底紮實;並擅長架構書法,作品看上去唯美舒適流瀉著文化韻味。劉國輝先生遵循著自己的觀點:「現實人物畫不是歷史文人畫的延續,它是另一種新的東西,它可以接受文人畫的遺產,諸如筆墨,無需受它的擺布。」他始終堅守「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創作法則,讓自己的筆墨與空間處於兩者之間,希望探索出藝術上的新路,以「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開拓出新浙派另類的學說。而恰恰是劉國輝先生追求的創新規則,牽制住了其對精神空間的把握。如果要接受文人畫的筆墨,成就另類藝術的蛻變,則需要深厚的美學素養與社會學積澱。解讀劉國輝先生的系列作品可以發現,即便有筆墨線條與造型的功夫,但卻缺少社會學的透視醒悟,難以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果畫家只追求創新與藝術上的蛻變,沒有「言之有物」的精準定位,終究會落入畫龍畫虎難畫骨的俗套。劉國輝先生的水墨人物畫,多數表現在畫面技巧的精緻,卻難以讀出人物語言的心靈共鳴,其實作者在創新體驗中早已表達出糾結,體味到「與社會學完全分離並非是人物畫的福音」。

劉國輝先生人物畫刻意追隨黃胄、蔣兆和的人物風骨。如今多數寫實主義的中國人物畫,主要表現則來自於技法上的優勢,而缺少厚實的學養與格局,所以劉國輝的作品被局限在造型單薄,技法功能無法自由揮揚上。致使書寫流暢的線條因缺少意趣而拘謹,人物姿態語言造作而概念化,又因追求創新出勾、皴、擦的混合法,不僅讓人物造型失去生動感,而且筆墨效果也落入庸俗。

毋庸說古人遺留的藝術都是精品,糟粕與缺憾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淘汰,在藝術的江河拐點想修正航線,需要積蓄堅實的定力與經驗。只是劉國輝先生被玄妙的評說左右,以勇者無敵的精神,對沉澱千年的歷史傳承糾錯,希望打開一扇另類的藝術大門。劉國輝先生被稱為新浙派旗手人物,可謂積存滿滿的藝術定力與經驗,但在古代的藝術河流中,是否有足夠的定力捕捉到沉渣,還有待觀察。品鑒水墨人物畫應看布局的諧調和意境深遠,如果作品有深遠意境的人物語言,加上筆墨技法的精鍊與通透,所表達出的效果就會成為鮮活的生命,但是探索藝術拐點與沉渣是一種風險。劉國輝先生所探索的藝術創新,在筆墨間刻意追求的也是意境,並嘗試著能成就藝術的最高境界,只是囿於自我圈定的框架,無法走出寫實與意趣的交匯點,讓筆墨散淡成空靈的人物片段。

其實劉國輝先生水墨人物畫具有很強的寫實功底,他的創新想表達出更為深刻的意趣深度,但受文人畫的熏染而無法擺脫意象思維,同時也因處於藝術教育的前沿,對美術史及藝術發展有著諸多思考而受到影響。因浙派畫風不以寫實為訴求,故而劉國輝的人物畫偏於寫實,不能以舒暢的線條來表達物象之諧美,成為作者追求創新中的遺憾。但劉國輝人物畫的沉著高古,以及造型上兼具的典雅風範,成就著水墨人物畫領域盡情揮寫的課題,他的水墨寫實人物畫,無論精緻或是疏闊,都力求表達自己的研究與探索。毋庸置疑劉國輝先生在中國畫界的地位,他在人物畫領域的影響遠遠超過自己的短板。無論人物畫還是文人畫都會折射出閃光的浪花,而因潮水的沉浮攪動出喧囂,作者經過漫長的藝術跋涉,應該會有著清醒的自我認知。劉國輝先生最需要創作鮮活的生命之作,用來托舉起他在畫界的影響力,揮揚起新浙畫派的大旗,成為堅挺的旗手。

劉國輝國畫人物

劉國輝國畫人物

劉國輝國畫初春時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當代名家】——徐銀東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