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你累不累!

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你累不累!

GIF

想的太多真的是考慮周全嗎?

菜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今天剛好碰見他。他總是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痴迷紫微斗數,每天出門前、回家後、辦事情都會用紫微斗數算一算。有時候連出門穿衣服都要算一算要穿紅色還是黃色,整天就這樣疑神疑鬼的過著。

有次,我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痴迷這些,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算上一算呢?我天天出門,天天辦事情也沒事兒啊!你天天這個樣子,是不是天天都有事情?他說:是啊,這個世界很可怕的。

菜覺得他這樣懷疑一切,反而說明他沒有一點安全感,而當一個人生活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一個人當你產生懷疑念頭的時候,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地獄一般。本來是一個很好的環境,卻把它當做處處是陷阱,處處都有劇毒的地方。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剔除心中無謂的想法,佛法有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除了讓我們發現正見,也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生活方向、方式,以及正確的處事態度。才不會總是生活在緊張的疑慮中,這關鍵就在於「相信」二字,就是「因果」有如是因才會得如是果。

其實,大道至簡的道理,人人都明白。

小孩子們的天真在於「笨」,身為大人的我們常常感嘆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看事情的心越複雜,越是多疑,心中就會莫名的「怕」,怕被算計、在乎別人的看法等等。而人活一世,最難做到的無非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學不會的「笨」守不住的「拙」。

所謂「笨」就是「聰明」的反面。

凡是那些想要高看我們一眼的人,就要學會笨,才能不賣弄「聰明」,不鋒芒畢露,才能避免惹人妒恨。

凡是那些聰明都展現出來的人,更要學會笨,才能懂得會收斂、會中和。才能不被「聰明」所誤,才能避免無妄之災。

而這個「笨」字之所以最難,我們都不敢於「笨」也不甘於「笨」。

不敢於「笨」是怕別人「譏笑」我愚笨。

不甘於「笨」,是不甘心放棄了自己的「聰明」,不甘於將自己當做笨人處事、行事,事事要強,要人都不如我,我要壓倒眾人。

在古代,曾國藩就是一個笨人,從小就天資不高,秀才考了七次才考上。

他就不在乎別人說他「笨」,他還常說自己「生平短於才」,並且,用自己的「笨」去做事、做人,最終立大德、立大功、立大言。

人,只要自身認的清自己,守的住自己,何懼人笑我痴愚?

只要能腳踏實地,安守本分。做自己該做的,的自己該得的,又何必有那好名、好勝的聰明之心。

那麼,何為「拙」呢?「巧」便是「拙」的反面了,是為人處世沒有機巧之心。

像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就存在一種「守拙」文化。

古代老子就曾說過「見素抱樸」,認為人要獻出自己的本真,守住自己的淳樸。歸隱的陶淵明也曾在《歸田園居》中說「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還有處世之書《菜根譚》也有說明「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之所以要悉心守「拙」,並不僅僅是對自己德行的修行,而是因為,身處世間種種繁雜中,大拙往往勝過大巧。

老子說「大巧若拙」,天下真正有大巧大智的,看起來都像是拙樸。曾國藩也進一步說過「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他自己也在用人上偏愛樸拙的人,而不用那些處事圓滑的、心眼多的、巧舌如簧的人。

而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越是多一分精明,就會少吃一分虧。越不會被人欺辱,越能在生活中如魚得水,周璇自如。

世上本沒有太多的人心複雜,人人心中本有淳樸和仁心。入世不深的,世俗侵染就少,心中便沒有什麼算計、巧心。但入世深的,世俗的侵染就多,便漸漸的有了心眼。

你若是個樸拙的人,世人自然對你少了幾分防備之心。

你若是個刁鑽的人,別人自然也調出幾分刁鑽來對你。

你若總認為世道險惡、人心叵測,將他人都視作洪水猛獸,言行舉止中都存著心眼和動機,對別人說的話、做的事也總要著意揣摩一番,別人自然也會這樣待你.

你若內心乾淨,心中沒有九曲迴腸,他人無論善惡,也願意拿幾分好心來對你。

而之所以要守「拙」,不僅僅是不要世人防我、厭我、傷我,也是為著守得自己一顆本心。人心中如果機巧多了,便如銅鏡上落了塵土,日復一日,塵越積越厚,本心將難覓蹤影。

那怎麼樣才能守得住「拙」心呢?也無非是得了「三心」,即:巧心、私心、欺心。

要平息「巧」心,就是要能停止為人處世的種種心機,所謂心機,就是巧詐之心,機巧功利之心。倘若能不時地常常用心在琢磨人事上,心也會減少很多疲累,別人也會因為你的質樸、並無害人之心,而多容你幾分。

要減少「私」心,便是能不爭、不顯、不漏、不貪求,自己不貪圖過多的名、利,也不去與人爭搶,自然就少了是非紛爭。

要去掉「欺」心,就是不欺騙別人,言行舉止不作偽,也不僑飾。同時,也不能欺騙自己,自己的心不想做的便不去做,心裡不想說的便不要說,這樣,心又少了一分牽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光菜根譚 的精彩文章:

TAG:佛光菜根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