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是可靠可信的學術資源嗎
今天的人們,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的基礎知識、生活常識,或者想要了解一般的學術問題,最通行的做法無外乎上Google或者直接查詢維基百科了。
眾所周知,維基百科是免費的網上百科全書。其不同於我們通常所了解的百科全書的地方在於,百科全書都是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負責撰寫,並由專門的編務人員進行編輯處理,最終定稿出版,其學術性、權威性得到廣泛的承認與認可。而維基百科作為新興的、公開的網上資源,則允許任何人進行條目創建、文章編寫。編寫者大都是對相關問題感興趣者,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專家學者。但由於其可以隨時被人登陸進行改寫,因此,維基百科的詞條、文章,從理論上說處於不斷地變動、修改、被修改、再修改之中。因此,其準確性就大打折扣,人們自然也會懷疑其學術性與權威性。
維基百科於2001年1月15日由威爾斯和桑格爾發布上線。桑格爾命名了「維基百科」。最初只有英文版,很快就有了其他語種的版本,而且內容和編寫體例都有所不同。現有各種語種的維基百科版超過290種。據維基百科稱,到目前為止,英語版的維基百科已經上傳的條目文章超過550萬篇,是所有語種中文章最多的。如果將所有版本的維基百科的文章加起來,已經超過了4000萬篇。
在當今網路化的時代,維基百科已經彰顯出了它巨大的威力與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據統計,每月上線登陸維基百科的人數大約在5億人次。維基百科現在是全球最大、最受歡迎的網路工具書,也名列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網站之列。《時代》周刊讚揚說,由於其開放的編寫政策,允許所有人來此創立詞條和編寫文章,使得維基百科成為了世界上最大,也可能是最好的百科全書。
學術界為何排斥維基百科
然而,自從誕生以來,維基百科就受到了學術界近乎一致的排斥,這一排斥的後果很嚴重,幾乎一致認為不能引用,即不能用於學術研究或者學術寫作。若詳細敘述,大致有如下幾種原因。
首先,準確性較差。鑒於人人可以撰寫、編輯相關信息,而且這種行為可以隨時隨地發生,因此,其信息的準確性就無法得到保障。儘管人人可以撰寫、編輯也可以保證隨時更改錯誤,但有些錯誤確實也曾長時間,不僅是數月甚至是多年都保留在那裡。對於那些較為抽象的主題,看的人較少,編輯的人也較少的條目與文章來說,出現這種錯誤的幾率更大一些。
其次,信譽度較低。據2009年的調查,超過87%的維基百科編者都為男性,且年齡不足27歲,大部分人員來自歐洲與北美。由於缺乏多樣性,其所撰寫的相關內容不僅無法全面反映人類知識的多樣性,也會相應缺乏多元化的觀點,甚至會帶有不同程度的種族、文化、性別等方面的偏見。而有些人為了推行個人觀點,會不斷登陸去刪除他人的文章,然後不停地改寫或者強制加入自己的文章。除此之外,還有故意撰寫虛假信息、編造和偽造事實的人,也會造成一些虛假信息在維基百科上出現,還會在網上流傳。
再次,權威性不夠。在維基百科上參與編寫的人們,很少有人使用真名實姓,也幾乎不提供自己的任何信息。而我們知道,通常的大百科全書的權威性,大都是建立在撰寫者為相關領域知名學者的基礎之上。另外,對於學術研究和學術論著而言,作者是誰和寫作的目的,也都是很重要的學術信息。由於對信息人員一無所知,這就無形中降低了人們對維基百科的信任度,其權威性自然也無法保障。
為維基百科一辯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上述對維基百科責難的理由中,人們大體上也不反對這樣三種觀點:第一,維基百科可以算是一種三次文獻,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第三手資料,它是對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的一種整合與說明;第二,只要有網路,維基百科就是最為便利的信息來源,這些信息關乎一切,幾乎無所不包;第三,通過這種快速查詢「現成的資料」,人們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概念或者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上述三點可以說明三個問題:首先,人們事實上承認了維基百科的文獻意義,事實上,所有百科全書都應該說是一種三次文獻;其次,便捷可查,信息關乎一切,說明了維基百科的廣泛性和影響力;再次,無論是對人物還是事件抑或歷史知識與科學發明,如果人們能夠得到一個基本的概念或者認識,那就說明了它的最起碼的事實與準確性。
當然,對維基百科的認識與解讀遠不止上述看法。
首先,無論是維基百科還是《大英百科全書》或者《大美百科全書》,都只是人們進行學術研究和寫作的最基本的工具書。在學術研究上,我們不能依靠任何百科全書,任何百科全書都只是研究的開始,而不是研究的終點。就此而言,維基百科能夠為人們提供最基本的信息(哪怕是三次文獻),那也是引導人們進入學術研究的最初路徑。如果能達到這樣的目的,維基百科已經功不可沒。
其次,不能對維基百科求全責備。任何一種或者一部百科全書,都不能成為人們完全依賴的對象。任何百科全書(包括紙質版的大百科全書或者網路版的大百科全書)都會出錯。人們在使用百科全書材料時,最學術也是更為保險的方式,也是需要通過其他第二甚至第三種方式進行驗證的。因此,作為學者,要時刻不忘使用自己的判斷力。
變化中的維基百科
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歷經17年的發展,維基百科已經走過了早年人人可以隨意編寫的時代。現在,維基百科已經提高了人們撰寫詞條與文章的門檻。更主要的是,為了保證其準確性與權威性,維基百科採取了更多的措施。
第一,維基百科在不斷進行調整,保證其重要詞條和重要話題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其中的做法之一,就是對於特定的詞條交由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審查,之後就將該詞條凍結,他人無法再進行隨意修改,以此保證研究者在引用時詞條的穩定性和權威性。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到了維基百科的寫作隊伍之中,這也保證了維基百科詞條文章的權威性。
第二,據維基百科介紹,截止到2017年3月,維基百科已經擁有近4萬篇高質量的文章。它們分別被命名為深度文章和優秀文章。這些文章所討論的大都是重要的論題。
所謂優秀文章,是指總體上符合編輯的核心標準,但尚未達到深度文章的質量高度。其優秀的標準大體是指文章寫得好,包含了準確的事實數據,相關信息經過了確認,所論問題範圍較廣,觀點中立,論點站得住腳,也有相應的說明,如果可能,還會附帶有合適的版權說明等。從目前看,這類文章在維基百科的整個文章總數中的比例為200:1,大約有2.7萬篇文章入選。
所謂深度文章,是指維基百科上最好的文章,是由維基百科的編輯所挑選出來的示範性文章。這些文章經過評審,事實準確、觀點中立、論述全面,符合學術規範上的深度文章的標準。到目前為止,能夠入選深度文章者,僅占維基百科全部文章總數的千分之一,大約5000餘篇文章。
MIT等高校的態度轉變
2017年12月,美國《教育技術》刊登文章,探討「維基百科是值得信賴的學術資源嗎?」這一問題。所詢問的對象是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匹茲堡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他們的回答是:科學家認為值得信賴。我想,這個肯定的回答代表著MIT等高校對於維基百科認識的一種轉向。
文章說,研究發現,只需一些數字化的標準,和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公開的資源就可以用於學術。MIT管理學院的助理教授湯普森說,他們的調查顯示,科學家都在使用維基百科,這對他們研究自己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是有影響的。在學生方面,該項研究注意到,學生更傾向於從網路上去尋找研究資料,而維基百科及其所負載的數百萬篇文章是他們首選的參考資料。但正因為如此,在過去,使用維基百科往往被污名化了。在該項研究看來,如果使用得當,維基百科完全可以被當作是合法的學術資源。
首先,大家要光明正大地承認自己使用了維基百科,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不能再無視這個事實;其次,把維基百科當作眾多數字化信息的來源之一,也是工具之一;再次,像今天豐富的網路資源一樣,大家要學會從維基百科中分辨虛假以及偏見的部分。北得克薩斯大學講師帕斯奎尼說,她在教學生的時候,無論他們在哪裡進行網路研究,總是要教他們學會批評性思維,學術研究總是要進行信息分析,唯有如此,才能辨析真假虛實。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像科學家一樣,能夠準確地使用維基百科。(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中國科學報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