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近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蔣立新教授團隊比較了中美兩國2011~2012年期間45~75歲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情況。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結果發現,雖然美國高血壓更常見,但中國血壓水平較高,且存在嚴重的高血壓(≥160/100 mmHg)的比例更高,而這可能是中國居民中風的發生率較高的原因。

表1 2011-2012年,中美兩國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水平的比較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與美國人相比,中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雖然低於美國(中國38.6%,美國46.9%),但是平均血壓更高(中國130 mmHg,美國125 mmHg),而且嚴重高血壓(≥160/100 mmHg)的比例為10.5%,是美國(4.5%)的2倍多。

中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為46.8%,控制率為20.3%,也遠低於美國的77.9%和 54.7%。

美國的高膽固醇血症的患病率達到了45.6%,中國僅為17.3%。

但美國高膽固醇血症的知曉了、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84.3%,67.1%和57.2%,而中國僅僅為37.7%,31.1%和26.5%。

表2 2011-2012年,中美兩國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險因素的患病率及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的比較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中國人群的高敏C反應蛋白、體重指數和腰圍明顯低於美國人群。

研究者指出,總體講,中國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病率較低,但高血壓的負擔更高,我國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較低。控制高血壓是中國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的突破口。

研究使用了來自於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和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數據,比較了兩個國家2011年至2012年期間45-75歲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情況。包括:血壓、膽固醇、體重指數、腰圍、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高敏C反應蛋白。

其中中國入選了12 654人,美國入選了2607人。

來源:Lu Y, et al. Comparison of Prevalence,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8, 7: e00746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阜外研究:重症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會呈限制性心肌病改變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