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揮毫狂自逸 下筆皆文章—書法名家盧善啟先生之書法的藝術

揮毫狂自逸 下筆皆文章—書法名家盧善啟先生之書法的藝術

古墨漫馨香 硯池翼欲張 揮毫狂自逸 下筆皆文章——淺談著名書法家盧善啟先生之書法藝術

作者: 王本平

談起書法藝術,它是中國國粹琴、棋、書、畫之一,也是博大精深的學問。中國自從有了文字,可以說,書法便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作為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喜愛,或者多少有所涉獵。它既是修身養性之法寶,也是我國人文之藝術,更是我們民族之精魂和驕傲。 筆者一直認為: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古意」。所謂「古意」就是歷經千年、存在於審美理想中的歷史性、文化性的傳承。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盧善啟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書法家:他注重作品的傳統精神品質,靜思巧想,含蓄風雅,彰顯筆墨精神;他也是一位很「富有」的書法家:這種「富有」來自他的學識修養、豐富的人生體驗、樸素的情感、包容的胸懷和對民族文化的繼承,以及對其他藝術形式的思考和借鑒。書法,是漢字文化最具特徵的藝術,也是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藝術。作為一位書法家,必須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知識和修養,才能領略書法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奇妙的藝術境界。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古人云,書法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品。有了高尚的人品,才有了得道的書品。盧善啟先生得教於中國近代書法大家王學仲先生。王先生坦言:「蓬萊盧善啟曾從余學書,盧生待人以誠」。王學仲先生是當今中國集書法,繪畫,文學,哲學一身的弘揚中華文化的教育家,是「黽」學文化的創始人。王先生對盧善啟先生的為人評價是切實的。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曾贈詩盧善啟先生:「幾春瓊鳥見春陰,飛雨纖纖更著林,數武琅環芸綠靜,一襟風月硯紅深,小桃溼久無人語,清茗煙澂要我吟,身在蓬山山絕頂,海門應念此幽尋。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先生,對盧善啟先生也曾高度評價「疏密倍精,妍乃悟鍥」。盧善啟先生心地向善,和藹可親,一直潛心治學,不事張揚,其誠實率真,博學睿智的才華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盧善啟先生坦言:古人對書法的含蓄,有深刻的認識,張懷瑾在《書議》中說:「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非有獨聞之聽,獨見之明,不可議無聲之音,無形之相。」王羲之在《自論書》中也說:「頃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盧善啟先生常說,書法是很講究形神兼備的。我想書法的「形」具有抽象性,而所蘊含的「神」往往藏而不露,因此可以說含蓄是書法藝術的一種基本特點。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常言道:字如其人,書心畫也。品讀盧先生多幅書法新作,長卷、四條屏、八條屏、中堂、對聯、橫批等等,篇篇均一氣揮灑,盡顯才情,線條優美,筆墨靈動,備見氣度。筆者認為:一位書法家若停留在別人的書法風格中是沒有出路的。漫步於盧善啟先生的書法作品,正如蘇軾言:「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成為書也」。清人劉熙載言:「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人,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每每細讀這些作品,無不盡態極妍,別開生面;無不逸遠疏朗,蕭然物外;無不意在筆先,氣韻流動。寫其神,寫其境,寫其情,從而給人留下美好而脫俗的印象。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縱觀中國的書法藝術,歷來有多種語言表達形式,進而決定其藝術風格必然是多種多樣的。故有的勁健,有的磅礴,有的儒雅,有的靈動,如此云云。「長安容易……」、「雨色霏霏……」、「艱難世事……」、「八月湖水……」、「九月陰寒……」、「好雨知晴……」等等。從這些書法詩句的字裡行間,從這些書法作品的形神兼備、點畫飛揚、從容自在的舒暢運筆中,均可以看出,盧善啟先生的書法藝術已具有較為明顯的風格。涉獵在他的這些書法作品中,彷彿能夠直接感受到他胸有成竹、揮灑自如的作書狀態,那揮筆的頓挫有致和單字結體取勢的欹正變幻,充分體現了他已較精鍊的筆法技巧。特別是盧善啟先生的篆書,突破了玉筋篆的樊籬,其線條圓濕厚重,雄渾蒼茫。盧善啟先生常言:「字有態度,心之輔也,心悟非心合於妙也。可見字有態度。因為,它就是書法家心態的外觀。心悟不僅在心,而是要合於書法的玄妙變化。所以,提筆雲峰,飄逸的神韻是隨筆毫而產生的。那些看去精彩動人的書法藝術作品,安排疏朗,搭配自然和諧,給人的整體感覺,風格清凈、雅淡,篇篇不苟,字字不浮。如「臨王羲之帖」,苦心吸取其筆法,結字則格外工巧,臨其神,臨其魂,虛靜、空靈,足見其明顯的儒雅風格和較高的藝術境界。盧善啟先生對書法的蓄勢,他說,蓄勢就是為了突出某種審美因素而做的一種鋪墊,這種鋪墊往往從對立的角度著眼,比如為了突出筆法的「剛」而從「柔」來鋪墊,這就是在蓄勢。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盧善啟先生很注重儒釋道對書法的影響,他認為儒家的中庸之道,讓書家懂得了書法對「度」的把握,比如藝術技巧應用的繁簡,既不可「過」而華麗,也不可「不及」而顯得粗鄙。先生的書法不僅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含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

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對書法影響最大的理念,用筆當自然,結字當自然,章法當自然,一旦矯揉造作就失去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大書法家於佑任說:「我寫字沒有任何禁忌,執筆、展紙、坐法,一切順乎自然……在動筆的時候,我決不因為遷就美觀而違犯自然,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美。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因為自然之波瀾以為波瀾,乃為致文。」

佛家的禪心意識,對書寫時心境的把握就很有影響,如黃庭堅詩云「山雨溪雲散墨痕,松風清坐息塵根,筆端悟得真三昧,便是如來不二門」。 宋代懷璉在《跋懷素草書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師書妙絕古今,落筆縱橫,揮毫電掣,怪雨狂風,隨手變化,隱見莫測如青蓮花開向筆端,此亦書中第一義也,非師之廓然無聖,何以能至此乎?」這正是物我兩忘的那種佛家讚賞的境界。再比如無法之法,黃庭堅說:「老夫作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蚊納聚散,未嘗有一事橫於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這無法之法是佛家的澄懷虛靜,不被世俗的技法所束縛,沒有執著之心,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法之法才會擺脫書奴的面孔,有自己的個性。並且佛教對書法的審美趣味也有明顯的影響,比如讚賞似乎與世無爭的平和筆法,讚賞似佛家那種大度的舒展雍容的結體,讚賞空靈的章法等等。是的,和書法智者在一起,你會感到對書法的許多問題漸漸開竅了。

好的書法應是法無法之法,這便是「感會無方」之意,一首八音交融的音樂,聽者聽到的只是生動感人的樂曲,你哪裡分辨出某一音為琵琶某一音為笛簫呢?盧善啟先生的一些佳作已達到了「八音迭起,感會無方」的境界,因此其作品具有令人回味無窮的藝術魅力

書法名家盧善啟作品

我們中華民族,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從早殷商甲骨文、金文演變,發展到秦朝,就成了大篆、小篆,到了漢朝就有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隸書,篆書諸體,書法基本門類齊全,已經形成體系,這門民族藝術,一直散發著她獨有的藝術魅力和馨香。她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藝術青春常在。

盧善啟藝術簡介

盧善啟,字吱鳴,1946年生於天津,祖籍山東蓬萊。現任天津大學王學仲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天津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擔任碩士研究生《中國書法學》、《篆刻學》、《書法創作》、《篆刻學》的教學工作。

其書法以篆、隸、楷見長,鄉宗周秦,隸法東漢,楷則出入於六朝,於清人伊秉綬、趙之謙、吳昌碩情有獨鍾,多有參悟,書法之外,篆刻亦其所善,曾為著名學者俞平伯、吳小如、王學仲、馮驥才治印。曾接受《百家姓印譜》的創作任務,首先需選擇版本,作者存有《成親王草書百家姓》、《黃葆鉞篆書百家姓》、《寧斧成篆隸百家姓》、《堂藏版百家姓》四個本子相互對照一下,有三種不同情況,《堂藏本》單姓比其它三個本子多了八個字:"晉、楚、商、岳、苟、塗、佘、譙",複姓是42個;寧斧成本複姓最多為78個;成親王和黃保鉞本複姓同為30個;。而且複姓的排列順序也不一樣。篇幅所限,採用了內容相同的"成"、"黃"本。但增加了堂藏本多出的八個單姓,因為所增之八個單姓多為常見性。算來收錄單姓416個,複姓30個,共計446個姓氏。本書建議初學者先臨習白文印,因其筆畫平直,但於入手。稍稍熟練後再摹仿筆畫細勁的橢圓形朱文古璽印,同時可兼習其它,能做到"白文不臃腫"、"朱文不軟弱",圓轉自如時,繼而臨習多字流派印,體悟他們的風格所自。《百家姓印譜》把讀者帶入門徑,是為初衷。書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如"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展"日本"雪心會"書畫展等,並為一些國內外旅遊勝地,如長城黃崖關碑刻;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等題字。《天津八家書法集》作者之一。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型展覽並獲獎和收入大型書畫集中。《人民日報》、《天津日報》等各大報刊對其作品均有選登並予以專文介紹。其傳略收入《中國美術年鑒》、《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歷代書法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文藝家傳集》等多部辭書。是當代實力派專業書法篆刻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何桂彥:對符號化雕塑的批判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