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啰嗦的人?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啰嗦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覺,日常生活中,其實許多問題,都是由於溝通不暢造成的。

比如:

工作中,交接任務時,沒有交代清楚,導致做了大量無用功;

聊天時,因為一句失語,讓雙方產生罅隙,關係受到影響;

乃至,談合作、認識新朋友時,因為不擅言辭,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很差,導致錯失了一次機會……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強調過這個觀點:

大多數時候,如果我們能更高效地溝通,那麼,許多誤會,爭論,不和,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溝通能力不同於口才。口才需要大量的訓練,需要會講故事,需要適宜的性格,也許還需要一些天賦,但溝通則不然。

只要發現問題所在,有意識地去鍛煉,就可以避免許多問題。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接下來,我會用3篇文章,分享關於高效溝通的3S原則,幫你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今天講講第一個原則:簡潔,Simple。

為什麼我要把簡潔放在第一位呢?

因為「不簡潔」這個問題,實在太常見了。

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見識過,「講話啰嗦」有多麼可怕。

無論上級、同事、朋友,講話啰嗦的人,大家往往都會有意無意地避開 —— 他性格不壞,也沒什麼大問題,但就是感覺跟他說話,特別累。

原因無他,在這個時間極其寶貴的時代,啰嗦,簡直就是謀財害命。

很多人也許沒有意識到: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你傳達一段信息,花了多少時間,往往就意味著對方需要同等的時間(甚至更多),才能完整接受和理解你的信息。

如果你每次交流,都特別冗長、繁複、缺乏重點,那反過來,別人就不得不用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析、脫水,才能理解你想傳達的內容。

一方面,這容易導致信息的失真。

另一方面,這導致,每一次你跟別人對話,都會耗費對方大量的認知資源 —— 久而久之,別人可能意識不到,但他的大腦,已經在潛意識裡,替他進行了「表態」。

我就碰到過這樣的客戶:坐下來,開始聊,拉著你從行業、政策、公司、環境聊起。耐著性子聽了5分鐘,10分鐘,還沒切入正題,只好單刀直入地問:

對不起,請問您的問題是什麼?您想跟我探討什麼東西?

可想而知,這樣的對話,如果頻繁起來,會令人多麼身心俱疲。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微小的細節,決定了我們的形象,以及別人如何看待我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否啰嗦,也不要緊,因為很多時候,這並不是一個「是」與「否」的問題,而是程度問題。

我們很難控制別人的看法,但我們可以盡量讓自己的表達,更簡潔、高效、流暢。

下面,分享幾個有效的方法:

1. 關注「信息點」

溝通的本質是什麼?是傳遞信息。

一切的語言、形式,都是為了更好地「搭載」信息,讓對方能夠更方便接受。

那麼,在你表達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

我要傳達給對方的核心信息點,是什麼?

你會發現,其實,把大量的篇幅和語言去掉,也不會影響這個核心信息點的表達。

那麼,是不是每次溝通,都只傳達核心信息點就可以呢?

當然也不是。

比如這篇文章,如果只是傳達信息點,那幾行字就能解決了:

說話要簡潔。第一……第二……第三……

但我還是絮絮叨叨寫了這麼多,為什麼?

因為我需要營造一些場景,讓你對「講話啰嗦」產生共鳴;

點明原因,為什麼我們討厭啰嗦的人;

提醒你: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然後再循序漸進,一步步展開,將每一個點講清楚、講透,避免讓人產生誤解。

所以,你會發現,關鍵不在於「只傳達信息點」,而是在於:

我所講的每一句話,對傳達核心信息點,能起到什麼作用?

如果沒有用,那就是冗餘的句子,刪掉。

這就是我寫作的方法。每寫一小段,回過頭來看一遍:這句話起到了什麼作用?如果刪掉,會不會影響讀者的理解?會,留著。不會,刪掉。

講話也是一樣的。

養成這樣的習慣:在講話之前,先想一下:

我要說的下一句話,跟我們討論的主題有沒有關係?

會不會模糊了主題的核心?

它是能加強對方對主題的理解,還是反過來,會讓對方感到迷惑、無所適從?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請試著,把這個習慣內化,讓它成為下意識的自動化思維。

你會發現,一旦你將思維切換成「信息點」,你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重點」。不會再有大範圍的偏差,也不會再有「講重點」的情況發生。

為什麼有些人,思維總是特別敏捷,講話總是能緊扣重點、毫無廢話?

並不是他們更加聰明,無非只是因為,他們時時刻刻在心裡裝著「信息點」,並圍繞信息點去組織語言而已。

這就是思維的升級。

2. 反思自己的語言

我一度也是一個講話啰嗦的人。

如果在座的朋友,聽過我一年前的知乎Live,也聽過我近段時間的課程,你會發現,感覺很不一樣。

那時候,不但講話啰嗦,語速還快,開知乎Live時,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還特地寫了幾萬字的逐字稿,拿著稿子念。

但我發現,文章寫起來行雲流水,但讀出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我會下意識地加入很多口頭語,這就導致了聽起來很細碎,冗雜。

儘管許多聽眾都表示「信息量很大,完全不會覺得水」,但至少我自己是不滿意的。

所以後來我怎麼做呢?反覆聽自己的錄音。

我會著重聽自己的語速、語氣和用詞,一旦一句話,連我自己都覺得煩,那我就會在心裡記下:這裡扣分了,要改善。

然後,再讀一遍,錄一遍,再回聽。直到滿意為止。

這一年下來,成果就是:從寫逐字稿,到不用寫逐字稿,都能保持簡潔和流暢。

因為,通過這麼一個過程,我會在心裡建立起一個反思系統:

一旦我講了一句話,開始讓話題跑偏,有可能使聽眾厭煩,有可能造成額外的認知資源負擔,我的大腦就會先給我拉響警告:

這裡扣分了,注意,需要馬上處理!

這麼一來,我就能將話題重新拉回來,及時避免「摻水」。

所以,一個建議是:不妨回看一下你和朋友、同事的聊天記錄,換位思考:如果是我,看到這樣的對話,會不會感到煩?

會的話,是從哪些地方開始感到煩?可以怎樣去避免?

如果能夠錄音,就更好了。試一試,跟朋友聊天時,將你們的對話錄下來,然後回聽。一邊聽,一邊注意自己的語言表述:

哪些地方講得太多了?

哪些句子是可以刪掉的?

哪些時刻應該提醒自己注意?

另一方面,可以在溝通時,著重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流露出些微的不耐煩、走神、心不在焉,就立刻給自己一個信號,問自己:我是不是講得太多了?

這幾個方法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對自己產生一個全面的認知。

慢慢的,你就能建立起一套預警系統,幫你時刻監控自己的表達。

3. 練習複述

我以前在公司的時候,一直踐行一個做法,就是「立會」。

顧名思義,就是大家站著開會,圍在一起,從第一個人開始,講自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打算做什麼、遇到了什麼問題、可能需要什麼協助,等等。

講的時候,同步控制時間。一旦超時了,過,輪到下一個人發言。

這在敏捷開發團隊里,應該很常見了。

長此以往,大家逐步養成了高效溝通的習慣。乃至於,跟客戶和外部合作夥伴溝通,都經常覺得「對方的廢話實在太多了」,有時候忍不住提醒:「請長話短說」。

所以,鍛煉溝通能力,最有效的,還是有意識的練習。

不必大量,也不必高強度,只要每天做上幾分鐘,就能有意識地控制我們的大腦,更高效地組織語言。

怎麼練習呢?可以從自己接收到的信息開始,進行複述練習。

比如,你讀完了這篇文章,不妨試著將文章里的內容,提煉、濃縮出來,在心裡講給自己聽。

同時,設一個鬧鐘,給自己定一個時限,比如30秒。要求自己在30秒鐘內,將這段信息講清楚。

你可能會發現,在複述的過程中,會丟失掉大量細節。不要緊。慢慢來。

一次講完了,你可以換一個主題、角度,再組織一次語言,講30秒鐘。

比如,第一次,你可能會講「如何做到簡潔」,然後一、二、三;那麼,第二次,你可以選取一個丟失的細節,重新講。比如:

為什麼要簡潔?因為balabala……

如何關注信息點?如此這般……

練習過程中,嚴格遵循限定的時間。時間到了,停下來,問自己:是否將信息表述清楚?如果沒有,還有哪些地方能夠優化?

時間以多長為宜呢?可以先設定為30秒。

這就是經典的「電梯法則」。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不能在30秒內,將一件事情講清楚,那給你30分鐘你也做不到。

這裡的前提是:在30秒鐘內講清楚一件事,包括前因後果,並且令別人產生興趣 —— 這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與此同時,也能提高自己對信息的認知和理解,以及思維能力。

最後,給大家布置一個小練習:

1)將這篇文章通讀一遍,給自己30秒的時間,將文章內容複述出來,儘可能保留更多的細節和信息點。

2)在複述的過程中,參考第一點(關注信息點),強迫自己使用「序號」+「要點」的模式。用1、2、3……的形式來組織內容。

3)將自己的複述錄下來,回聽,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嘗試針對問題進行優化。

不要寫下來,而是試著講出來,強迫自己去規範自己的口頭表達。

加油。

L先生說:

當然,僅僅做到「簡潔」是不夠的

我們還需要「明確」

不但簡潔,而且直擊核心

讓對方高效理解所傳達的信息

這就是下一篇文章的內容

THE END

- 晚 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先生說 的精彩文章:

別讓大腦變成你不喜歡的樣子

TAG:L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