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源於生活,他在雪天的玉米枯地發現另類的書法藝術

藝術源於生活,他在雪天的玉米枯地發現另類的書法藝術

雪後閑逛,偶遇一玉米枯地,仔細觀之,為之震撼,思緒萬千,深受啟發!耕墨書學淺薄,碎語一氣,如有不到之處,望各路高人海涵!

學書法必須從經典臨摹入手,這是千年古訓。經典臨摹,是從書本到書本,它的藝術形式在給定的歷史資料範圍內,而無論歷史多麼豐富,和人類生存所面對的大千世界相比,一定是有限的,沒有那麼生動鮮活。

唐-張懷瓘說:萬法無定,殊途同歸。神智無方,而妙有用。道本自然,誰其限約?知者隨性分而挹之。

張懷瓘的這段話:"萬法無定,殊途同歸",真理的海洋是寬闊的;"神智無方,而妙有用",真理的形態並不拘於一個固定樣式,不同的形式都會擁有真理的效用;"道本自然,誰其限約"?真理是永恆的客觀存在,誰能限制你去直接探尋呢?"知者隨性分而挹之",聰明的人受其天稟的賜予,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感悟得到它。

張懷瓘給出的答案是:向大自然學習,從自然中尋找!

張懷瓘認為:書法藝術要追本溯源,第一選擇是回到自然;其次是具有遠古歷史印記的古字體(篆),再次才是近代有成就的大師(鍾繇、王羲之)。

大自然是這樣用黑色的線條切割白色的塊面!

書法家筆下展現的燦爛筆墨,必然"得造化之理",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孫過庭)。激越的筆墨, 在書法家揮毫落筆的瞬間,轉化為雪白宣紙上的重重煙雲,美不勝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王羲之、蘇軾、米芾等大師的傳世墨跡吧!是那麼的自然和諧!他們也看過這樣的玉米地嗎?嘻····拼一起看更直觀(王羲之 · 二謝帖)

書法只有黑與白。黑白之際,變化無常,氣象萬千。書道玄妙,盡在黑白之間。米芾手札

蘇軾手札

書法乃包含多種文化因素,尤其章法布白與國畫意境相通相融,形成獨特藝術。在本身筆墨技法之外,綜合文化素養之"字外功夫"至關重要。米芾手札

蘇軾尺牘

米芾尺牘

從自然界中汲取藝術靈感的創作還有一位大家,也是熱衷從自然"跨界取法"的,他高踞唐代書壇,氣若長虹,以至於當時的大文豪韓愈,都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這位書法大師,就是唐代狂草大師——張旭。附幾張耕墨臨帖作品,望各路高人指點!

作者:張秉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周至 的精彩文章:

70、80、90後的區別,不僅扎心還暴露了年齡……

TAG:金周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