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禪體驗:悟後還須起修,工夫還須要做

修禪體驗:悟後還須起修,工夫還須要做

圖源於網路,詩文原創。

《禪佛》

古來聖賢皆寂寞,自將衷心訴誰說。

做人功夫應學佛,學問事業須無我。

浮華勢盡終散落,浪濤生滅復平波。

行到深處兩俱奪,真禪本是止語默。

今天說修禪:悟後還須起修,工夫還須要做。禪宗本不立文字,無字人不明。一切皆戲論,無戲人不知。人說話多了,便容易跟著習氣走,工夫不到,容易迷失自我。如我之前所言小四句教「小養大用,小養小用,大養小用,大養大用」,又如我之前《勸離邪妄文》所言「邪妄種子藏識中,妄語妄心妄意涌」。你悟了,是什麼程度的悟,豁然開朗還是大徹大悟;你做工夫,做到什麼程度。有一首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每天有做修行的功課沒有,有吾日三省吾身沒有,有念茲念茲返觀自性沒有。老實說,筆者亦沒有。「四儀(行住坐卧)皆是道場,三業(身語意)咸為佛事」。這是修行人真正的標準,修到那個程度,自然而然。法無對錯,人有階段。一切有為法,皆向無為去。

以道家內丹來看,人需要三田合一,開竅中竅,上丹田九宮。以四禪八定來看,人需要轉換色身,心地識神。無論佛道,都不是嘴上說說。所以以前,我老是把明心見性掛在嘴邊,其實我犯了大多數人都會犯的一個過錯,就是把聖賢的見地當做自己的,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還需要做工夫,以前練武的人站樁,每天雷打不動地練上好幾個時辰,都說修丹道需要起碼十年,能夠堅持下去的都是真正的大才之人。神仙本由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我們所謂的悟,又是如何?小悟大悟皆是悟,正如我之前文章所言:

我引宋代張拙秀才的一句「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最為形象。大家都應該見過日處虛空,遍照山河大地,那種萬里無雲,碧空如洗的景象,其暗含的正是「清凈」二字。我們知道,陰陽的繁體字「陰陽」,正是雲遮住太陽和太陽沒有被遮住的意思。上回我說人體的時候說過,一個人身體從「陰氣重」到「陰氣退」到「陽氣足」正是「撥開雲霧見青天」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身體逐漸恢復的過程。其實人的自性如同日處虛空,一覽無餘的那種景象般,而當我們的自性被煩惱塵勞所遮蔽,正如雲遮蔽了天空,那些邪妄正如烏雲,那些善念正如薄雲,生命層次越高,雲越薄,天越清凈,直到一覽無餘的全體。正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人,其自性被遮蔽也愈少,最後出了無相天,回歸本源。

所以我舉的這個例子,只是方便大家理解,能夠心領神會就行了。禪宗不僅要小悟,更有大悟,還要悟後起修,自己身體力行。正如神秀禪師說的,要在平時多下工夫,有為法去使自己的念頭保持清凈,又如慧能大師說的,要明白自己的自性是無染的,一切只是雲來雲往,要發自性之光觀照內心。

所以,小悟後還須起修,工夫還須要堅持做。不要執著文字禪,而要修心地禪。具體如何做工夫,個人狀況不明,因緣不詳,得明師指引。在下工夫尚淺,只能立文字以示此,日常生活之餘,寫寫文章,溫故而知新,互助互益。

文竟,與諸君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科學 的精彩文章:

與諸君共勉:勸離邪妄文詩篇,八十一句敬前賢。不求人人學經典,但為世間種福田

TAG:文化與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