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的藝術將是虛擬的,誰來主宰這場秀?

未來的藝術將是虛擬的,誰來主宰這場秀?

隨著VR逐步走向主流,版權和法律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這種媒介帶來的最大改變莫過於藝術家不再是單一的創意來源,他們現在是多方參與的大型系統的一部分。」在紐約MSF律師事務所從事該領域事務的律師Katherine Lewis說道。

Acute Art的首席創意技術專家Dado Valentic透露,Abramovic、Koons、Anish Kapoor、Nathalie Djurberg、Antony Gormley、Mat Collishaw的作品將在未來幾個月亮相。

「我對於在不同平台上展示我的作品十分感冒,但重要的是,這些平台必須是人們可以隨時訪問的。」Eliasson表示媒體的進化速度如此之快,以致於他很難僅著眼於某種特定的解決方式。


「這回溯到一個古老的問題:什麼是藝術?」Lewis表示,「一些軟體開發者可能不會覺得他們生產的是藝術品,在他們心中,他們只是幫助一位藝術家去實現其創作願景。」

「對於一些程序員而言,編寫程序代碼不僅僅是門技術活兒,更是一種藝術形式。」移動影像藝術展的藝術經銷商和聯合創始人Ed Winkleman聲稱,「他們正在用這些技術做一些前人未曾想過的事。杜尚把小便器放在一個底座上,可以叫做雕塑,編程也是類似的。」

「軟體源代碼可以作為文字作品受版權保護,而源代碼所產生的美學形式是作品保護的另一個層面。」Lewis指出,「此外,一些開發商不願意在版權公司註冊他們的源代碼,因為這會產生公共記錄,就如同泄露你的商業機密一樣。」


這個總部在丹麥哥本哈根的公司選擇與藝術家和畫廊合作來委託和生產作品並由畫廊負責銷售。

「我們當然歡迎畫廊、機構或私人收藏家共同投資我們未來的作品,」Khora Contemporary公司的合伙人Masha Sabsay表示。

在北京的林冠藝術基金會展出的《她曾經來過》便是由藝術家喻紅與Khora Contemporary合作創作的,並將出現在今年春季的巴塞爾香港藝術展。


在藝術家Koons與Snapchat的合作中,Snapchat允許用戶通過增強現實(AR)技術在全球特定地點投射藝術家標誌性的氣球雕塑。

「如果我們現在不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它將迅速發酵,以至於這些壟斷的平台會很快席捲整個虛擬公共空間,」Errazuriz認為,「虛擬的世界裡面沒有法律規章制度的約束,紅牛可以在美國任何一個幼兒園裡打廣告,可口可樂也可以在白金漢宮上投射廣告。」

VR引發的倫理考量也正在不斷浮出水面。2017年亮相的VR作品《真實暴力(Real Violence)》由Jordan Wolfson製作,展現了紐約街頭上一男子被棒球棒擊倒的故事。

這些作品在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展出,但它們仍然面對著潛在的危機和年齡限制等問題。Lewis建議:「在媒體發展的早期階段,豁免對於VR體驗來說是個很好的思路,特別是那些體驗具有高度變革的意義和包含情感因素。」

所以利用VR/AR等沉浸式技術創作的藝術家們都在做些什麼?我們舉幾個例子吧。

美國新澤西州的AR國際藝術家Christopher Manzione是ManifestAR的創始成員之一。他明年將與雕塑家Michael Rees合作,在新澤西州特倫頓的大地雕塑公園參與展覽,該展覽由Moving Image與非營利工作室 Eyebeam聯合舉辦。Manzione 的作品從6000美元到8000美元不等, 但不包括設備。

Nikita Shalenny是一名烏克蘭的建築師, 但自2011年以來一直從事混合媒體藝術家的工作。同年, 他獲得了Pinchuk藝術中心的公共選擇獎,;2015年,他在維爾紐斯藝術展ArtVilnius』15上獲得最佳裝置獎。目前,他正在與Khora Contemporary合作完成一件名為《橋(The Bridge)》的作品, 其中混合了VR技術、水彩和雕塑手法。橋樑是藝術家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他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政治危機的方式。

在最近於英國倫敦的Zabludowicz Collection彈出式商店的VR展上,Anne de Vries是其中一位明星,這位荷蘭出生的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在於用技術塑造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和體驗。正如他所說: "我感興趣的是數字技術如何最終根植於人類克服生理和精神局限的需要。這是一個古老的探索,科學、藝術和精神緊密地聯合在一起, 成為了我們未來現實技術的探索。

來源:黑匣網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經網會展 的精彩文章:

TAG:中經網會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