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踏雪尋梅-這才是金陵雪真正的打開方式

踏雪尋梅-這才是金陵雪真正的打開方式

SNOW

金陵雪

一夜無聲飄寒英,梨花柳絮戀金陵

踏雪尋梅春寒俏,嬌蕊無懼攜晶瑩

——芷伊

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淺說金陵雪

雪落無聲窗柩外,梨花疑似踏春來。

圍爐淺飲說飛絮,剪舞隨腰飄玉帶。

——芷伊(發表於626期古風樓蘭)

朋友圈裡一直流傳這一句話

一下雪,南京就成了金陵。

金陵

簡單的兩個字

彷彿承擔這兩千多年的滄海桑田

訴說著六朝古韻的風雅趣談。

在江南賞雪

已經不再是雪的本身

煮雪烹茶,焚香撫琴。

在雪中看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別有一番風味。

雪落六朝,

紅牆黃瓦似乎和千年前一般看著一江春水向東流

雪落應天

古城牆訴說著六百年的變更

還是當時的歌謠

「金陵城,金陵城,金陵有個聚寶盆,找到聚寶盆,再找戴鼎成。戴鼎成頭戴聚寶盆,埋在城牆根,城門篤定建得成。」

踏雪尋梅

如夢的江南,習慣了煙雨蒙蒙的潤濕,想與雪共舞那是望眼欲穿的苦盼。上周,朋友圈裡的江浙滬,都在期盼這場雪,它沒有讓你失望,今冬邂逅的這場雪,與臘梅一同到來,讓人久久不能忘卻。

如若說和雪最相配的是什麼

估計一半的南京人都會跟你說

梅花

雪霽天晴,臘梅飄香

路盡隱香處,飄然雪海間

這就是江南的雪

不像北方的雪那麼純粹

總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

琴棋書畫詩酒茶花

無一不缺

周末,南京的天空大雪紛飛

小環閑來無事,便約上朋友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

南京植梅始於六朝時期,相沿不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1929年孫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後,在孫陵崗建中山陵紀念性花木區,栽培了大片梅花,後來梅園面積不斷擴大,品種逐年增多,如今的梅花山植梅面積1533餘畝,有近400個品種的4萬餘株梅樹。

梅花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明孝陵景區內,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譽,與上海澱山湖梅園、無錫梅園和武漢東湖梅園並稱中國四大梅園,居四大梅園之首。

清晨的明孝陵,除了一些攝影發燒友之外

並沒有多少人。

雪落後的石像路更顯安謐

獅、獬豸、麒麟、馬、駱駝、象,一卧一立。

大雪中靜靜的守候著。

翁仲路上的文臣武將

也一直守衛著當年大明的江山

穿過金水橋

明孝陵陵寢和東吳大帝孫權的陵寢遙遙相對

據說

明孝陵建陵時,主持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經進言,將位於孝陵南邊正對孝陵大門小山(梅花山)上的孫權墓移開,可朱元璋卻不準奏,他大度地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

還有劉伯溫有「風水」說、「北斗星座」說等等

世事變遷六百年,眾說紛紜

不過留下來的文化卻從來沒有變過

享殿外,一直黃色的臘梅迎風開放

在紅牆白雪中更顯嬌媚

雪中最美的還要屬紅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雪與梅花一同到來,總是讓人心動不已。

未若柳絮因風起,

江南的雪伴隨著清風,落在屋檐上,落在橋樑邊

粉牆黛瓦,石橋古道,梅香浮動,疏影橫斜。

讓我們共唱一首「踏雪尋梅」醉卧在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旅行分享吧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旅行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