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感冒發燒不要慌,胡亂應對幫倒忙

感冒發燒不要慌,胡亂應對幫倒忙

這個冬天,被「流感」後,發燒、咳嗽是最讓人頭痛的事兒……

尤其是發燒,孩兒一發燒,家長都開始慌了手腳……

燒壞腦子怎麼辦?抽搐了怎麼辦?

在緊張慌了中,很多人自行用了退燒藥,用了抗生素……你可知這樣的胡亂應對,可能幫了倒忙!

發燒是怎麼回事?

下次用退燒藥之前,得先明白為啥會發燒——

咱們身體好比是一個國家。國家有訓練有素的軍隊(身體的正氣),防止外敵(外來的邪氣)入侵。

感冒,風寒之邪入侵,眼看外敵來了,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平時養護的軍隊(正氣)這時候便派上用場,起初是在邊疆展開廝殺,也就是正邪在身體肌表處進行激烈的鬥爭,處於戰火硝煙中,在身體上就會表現出發燒。

由此可見發燒其實是身體正氣去阻抗邪氣的手段,這個手段不是人人就有的。

你想想,你有多久沒發過高燒了呢?反而是小孩子,因為病邪淺,往往容易發高燒。

但是如果在發燒的時候,沒有辨證清楚,就盲目用了退燒藥,反而會「損兵不利己」,讓身體失去一次和邪氣鬥爭的機會,非但不能將邪氣徹底趕走,正氣也會受到損傷。

誤區有哪些?

不光是退燒藥,還有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①物理降溫

發燒是利用正氣(抽調身體能量)來對抗病邪的表現,如果使用物理降溫比如冰塊、冷毛巾、酒精擦身等方法,將熱量散掉,反而是幫助了病邪對抗身體正氣。

我們身體是一刻不停的在進行抗爭,因此有些身體相對較好的人,採用物理降溫之後,還會再度發燒,其實這就是是身體能量重新聚積再次對抗病邪的表現。

②盲目發汗

感冒發燒,是不是出一身汗就好了?

是有這個可能 ,因為出汗本身可以讓邪氣有個出路,是一個排邪的方式 。

但是發汗一定不能太過。《傷寒論》中治療太陽中風證的桂枝湯,其將息法為「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意思是說多喝熱粥,發汗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發汗到全身感覺像細細的小雨覆蓋,這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發汗到像水液流過身體這樣的程度。

如果你用被子捂蓋,或者通過汗蒸,大汗淋漓,非但病邪難以祛除,還會傷了津液。

很多退燒藥也是通過發汗的手段來對退燒,往往服用了因為發了很多汗,而導致身體更虛,而且會反覆發燒。

感冒發燒不要慌,胡亂應對幫倒忙

③消炎藥,清熱解毒藥

不能一看到發熱就清熱,如果用了清熱寒涼的方法,粗暴地壓制身體的抗爭能力,讓身體再也無法表現出任何癥狀。

於是原本是意圖治病的葯,最後反而成了外邪進入身體的引路人。

當一次次的感冒發燒被藥品壓制住之後,有誰會想到這已經為身體的健康埋下了禍根呢?

所以感冒發燒先不要慌,如果在緊張情況下匆忙應對,反而會幫倒忙!

先正確認識發熱的標準:

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寶寶什麼程度才是發熱:

37.5℃~ 38℃為低熱

38.1℃~ 39℃為中度發熱

39.1℃~ 40.4℃為高熱

40.5℃以上為超高熱

如果出現發熱,應急可以艾灸大椎穴,每次30分鐘到1小時。

感冒發燒不要慌,胡亂應對幫倒忙

如果只是發低燒(低於38度),伴有明顯的怕冷、怕風的情況,可以用生薑蔥白煮水,用此水沖服四袋小柴胡顆粒。(孩子可以每次沖服兩袋小柴胡顆粒,兩小時後再服用一次)

如果出現高熱的情況,可以考慮用感冒基礎方——葛根湯化裁

葛根湯原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生薑三兩 炙甘草二兩 白芍二兩 大棗12枚

劑量參考:

如果按照一兩=15.625g:

葛根60g 麻黃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薑45g 炙甘草30g 大棗12枚 乾薑60g 黑附子20g(先煎90分鐘) 一劑

以下為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加減:

1.嗓子癢、咳嗽:加麥冬45g 五味子20g

2.黃鼻涕:加黃芩45g

3.黃痰::加瓜蔞30g

4.白痰::加半夏15g

5.偏頭疼::加柴胡30g 黃芩45g 川芎45g

如果按照一兩=5g:

葛根20g 麻黃10g 桂枝15g 白芍15g 生薑15g 炙甘草10g 大棗4枚 乾薑20g 黑附子7g(先煎90分鐘) 一劑

以下為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加減:

1.嗓子癢、咳嗽:加麥冬15g 五味子10g

2.黃鼻涕:加黃芩15g

3.黃痰::加瓜蔞10g

4.白痰::加半夏5g

5.偏頭疼::加柴胡10g 黃芩15g 川芎15g

另外,發燒後,脾胃功能很虛弱,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大魚大肉,而是應該喝稀粥,尤其建議服用大米湯。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更多精彩的養生內容、健康諮詢,不一樣的中醫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道經方

感冒發燒不要慌,胡亂應對幫倒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道經方 的精彩文章:

肥肉長在哪兒對身體最不好?

TAG: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