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維認識論3-圖形與編碼的空間對應

高維認識論3-圖形與編碼的空間對應

高維認識論3-----圖形與編碼的空間對應

(曹天雲)

一、人化原理

人化原理認為:正是宇宙相對高維時空所設定的人的基因編碼、細胞、感覺意識系統和低維環境,才讓人與環境形成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部分邏輯契合的交集內容,而被人的意識系統建構反映成為人化的世界內容。並可以創造出來人世間的邏輯設定和邏輯契合內容,來進行交流、主客體的互動控制。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理解:如果宇宙相對高維時空沒有設定地球的相對低維時空的人和生物存在,也就不會設定地球那樣的低維時空中的邏輯、環境和建構圖像。

所以,正是因為有人的存在,才將宇宙、物質、能量、信息等建構反映成為人化的模樣,而形成人化世界的內容和發展。

所以,人的認識反映符合邏輯設定原理、邏輯契合原理和人化原理。

在人化的認識世界中,由於宇宙多維時空的存在。許多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建構內容在宇宙多維時空的許多維度展開、呈現;也沿著物理分維中的不同層次的存在進行邏輯設定、邏輯契合和人化建構。我因而感悟到了圖形、編碼在不同時空中的對應關係。

二、計算機的圖像與編碼的關係

1)、計算機的邏輯設定

人們設計硬體電路,有設計軟體程序,來達到軟體和硬體的結合,調動集成電路的不同的通斷的組合邏輯,來實現人編製的程序的邏輯內容。

電腦顯示屏上面都是有序的點陣電路的電信號的變換、振動。也需要人的認識反映過程進行邏輯契合和建構反映,形成圖像變化。

然而,這樣的電腦圖形所蘊含的邏輯結構與人意識設計的邏輯結構有著充分的邏輯契合。

人與電信號之間在低維時空中的某種邏輯契合的基礎上面,人們設定的硬體與軟體的邏輯內容便通過顯示屏的點陣電路的電信號的邏輯,而達到在主客體相互作用中獲得人們所設計、設定的圖形。人們可以顯示出來人們所能夠想像的所有圖像、場景。展現人對於反映圖像的邏輯設定。

然而,人腦產生的圖像與人腦神經網路之間的邏輯,人們並沒有搞明白。因為電腦的圖像顯示終端也是人腦。只是這樣的認識反映想像,達到了、展現了電腦客體所呈現的圖像邏輯,依賴於人的邏輯設定。

如果沒有人設定、設計的有序邏輯,電腦只能呈現亂碼。或者是一台壞了的機器。

因此,相對高維的人意識的邏輯設計、設定,是電腦形成有序軟體與硬體的原因,也是人腦可以與之進行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邏輯契合,而形成、設計、改變這些建構反映的圖形效果(f(x)。

2)、計算機的圖像與編碼的關係

對於計算機的運行,人們可以通過顯示屏而建構反映成為圖像的變化;可以通過編程語言而看它的源代碼;可以在電路層面看電信號的通斷、和二進位的邏輯變化。體現同一事物的多維繫統的存在,體現同一事物在不同維度時空中的不同展現內容。因而也就體現出來了事物在不同時空中呈現的圖像與編碼的不同、關係。

人們在玩遊戲,或者是圖像界面的控制的時候,可以直接操縱界面中的圖形來進行控制、改變;也可以改變編程中的源代碼、程序段來達到對於目標圖像的控制改變;也可以改變電路中的某個電路的電信號來達到對於目標圖像的控制改變。

三、人腦的圖像建構

人們並不知道人大腦的神經網路矩陣是如何進行圖像建構的,只是達到了最後的建構反映內容f(x);我現在也分析了這樣的圖像建構來自於他人或者高維時空的邏輯設定原理。

因而當人們睜開眼睛,已經進行了無比複雜的時空轉換、邏輯契合和建構過程,將世界、事物反映成為了人們所看見的樣子。建構起來了符合邏輯設定的圖像內容。

人的大腦所建構的圖像與語言、神經網路細胞等等分屬於不同層次、不同時空的內容,它們之間也有對應關係。

人的大腦意識最初的、通常的都是形象反映、形象思維。然後在建立語言、概念,進行思想的交流、分析、儲存。在可視化電腦沒有出現之前,人的大腦意識的圖像難以直接讓其他人看見,只能通過語言,包括文字、語音的信息傳遞,而讓對方接收到。在重新轉化為圖像,因而有差別。(當然人們可以通過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內心更加高維的價值、情感、意境等內容。進行心性高維的低維化投影)。

人們通過語音、文字、書籍等,將人大腦意識的圖像內容轉化為語言載體。讀它的生命也應該是具有相近生理結構的生命,才能將文字語言中的有序信息重新轉化為設定的圖像。所以,編碼與圖像,呈現出在不同時空中的存在內容、對應關係。

(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

四、圖形與編碼的空間對應

在基因編碼、細胞、人體的不同時空的圖像和對應關係中,許多對應的圖像人們看不見。比如所對應的經絡、穴位的圖像,人身體的輝光,人們看不見。細胞、器官在另外空間的形象、圖像,人們也看不見。來自於基因密碼在另外空間的圖像展現,需要有更高維度的生命才能看見。

人們沿著物理分維的延伸,看見的是處於局部放大的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看見的是體現人生命的認識能力局限的量子態,而無法看見它們在那個時空中的整體圖像、圖景。

仰望星空,人們通常看見的也是荒涼的星球,或者是無生命的脈衝星、黑洞等等,而沒有看見另外空間的圖像。也符合高維時空對於人生命設定的邏輯設定原理和人化原理。

那些多維時空中的不同層次、時空的編碼信息,在不同的時空有不同的圖形設定、對應、呈現,而人們通常看不見的。

光波f2(x)在頻率上面是延續延伸的,而人的視覺卻能將其中的一段波長0.40~0.76納米之間的光波建構成為七色f(x)。

聲波e2(x)在頻率上面是延續延伸的,而人的聽覺卻能將其中的一段波長20~20000赫茲的聲波建構成為七音e(x)。

視覺與大腦的系統將不同材質、不同分子結構、晶體結構的材料建構成為不同形式的實體,也能夠區分黃金、翡翠和石頭。

人體如果只有一隻眼睛只能夠建構二維圖形的認識反映內容。有兩隻眼睛就能夠建構起來立體圖形。

對於同一個客體x,狗看見的圖像z(x)與人看見的圖像f(x)不同。人們發現蝙蝠可以識別超聲波,也許蝙蝠建構出來的是圖像。

人所編製的數學、程序圖形,只能給特定的人、機器讀取。這樣的邏輯和圖像設定範圍比較局限,所涉及的時空範圍比較小。不過,就是人們所寫的文字、錄製的磁帶、繪畫作品,在不同的空間也也有不同的圖像,只是人們看不見。

而相對高維時空的高級生命對於不同生命所設定的邏輯和圖像,就應該豐富多了。

人們常說,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多維的宇宙,在不同時空中的呈現,不是處於五蘊六識的人可以看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哲學與高維時空 的精彩文章:

本體論的誤區

TAG:科學哲學與高維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