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全球新能源汽車時局展望

2018全球新能源汽車時局展望

2018或許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全球均勢轉折的一年。其決勝點在於政府決策、市場規模、資本投入、科創企業……凡此種種都令2018成為令人興奮和期待的一年。

1、2018新能源汽車評價標準趨勢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去幾年中,為客服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症,車企出現了矯枉過正的趨勢。配置了過多的電池能量。某些車型(如特斯拉)為吸引消費者,過度追求續駛里程,盲目增加電池配置,造成車輛整備質量太大,行駛時消耗過多的能量,增加了碳排放,同時還增加了消費者購買多餘電池能量的負擔。另外,如果在雙積分政策上過分偏好高續駛里程,不僅自身不減排,而且拿到的高積分用於去補貼更加不減排的燃油車,違背了發展新能源車的初衷。更者,製造者為了追求高續駛里程必然會追求含鎳量更高的三元電池,再加上多裝電池,其安全風險會陡然增大。

為有助於指引電動車的正確消費導向。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秘書處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縮合性能大數據評價指數體系(擬)》徵求意見稿,其指數由經濟性指數(0.3)、安全性指數(0.3)、可靠性指數(0.2)、環境適應性(0.2)四部分組成。

以經濟性指數為例,其包括噸百公里能耗指數Ekg(Wh/km·kg)、里程利用率,即兩次充電之間的行駛里程平均值/車輛標稱續駛里程,以及日均經濟性指數等。

里程利用率指標就是用其來考核其標稱續駛里程是否真實,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另外,中汽技術中心之前發布的《EV-TEST(電動汽車測評)管理規則》則是針對「續航、電耗、充電、安全、動力」等五個方面關鍵指標進行綜合測評。

相輔之的標準為以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GBT 18386-2017替代GBT18386-2005。

其核心都是引導企業和消費者樹立正確而合理的電動車設計、製造和應用的理念。

2、在雙積分管理體制下,循環外技術和普通混合動力車將會贏得更多的重視

在未來兩三年中,面對6~5L/100km的燃油消耗目標制約下,對於市場份額在40%以上的SUV和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轎車,傳統燃油發動機對達標顯得無能為力。而新能源汽車又鞭長莫及,市場份額很難快速提升,因此對於市場仍佔優勢,而新能源車市場份額很小的情況下,具有明顯節油效果的循環外技術、48V微混技術,以及普通混合動力車理應得到更多的發展。

2017年普通混合動力車銷量約為11萬輛,增長率在40%以上,高於新能源PHEV的10萬輛的34%增長率就是一個明顯的徵兆。現在市場的主角是一汽豐田卡羅拉和廣汽豐田的雷凌,但應該相信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HEV的市場競爭將日趨受到重視,尤其是吉利的CHS產品上市之後將更受關注。

所謂循環外技術在年前由中汽技術中心主辦的「節能與新能源大數據主題論壇」上得到了充分的闡述。該技術系指有換擋提示(Eco-driving indicator device)、怠速啟停(Start-Stop System)、高效空調(Energy-saving air conditioning)、制動能量回收(Braking Energy Regeneration System)等四項。其應用情況,如「換擋提示」有哈弗H2、北汽紳寶X35、吉利帝豪等;「怠速啟停」有別克英朗、昂科威、本田CRV等,超過十萬元以上自主車型也有標配的趨勢。在這項技術中,如果採用了48V電池,則可實現制動能量回收,並可在純電模式下實現短距離行駛。同時在48V系統下,還可安裝電動空調系統、電動油泵、電動水泵、電動轉向等。

經過反覆測試,這些循環外技術疊加後的節油效果約在5%~7%(與不同車型、不同工況等因素有關)。這些節能技術均屬於《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

儘管從今年開始節能汽車在往年曾經享受過的優惠政策將全部取消,但相信在雙積分管理的油耗核算的政策之下,這些節能技術仍會獲得車企的親睞,因為其是達到CAFC不可或缺的技術。

3、能量密度是動力電池中的主攻方向

汽車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競爭的主戰場。而主戰場中的決勝點又是電池的能量密度。近期的焦點就是三元材料。2018年很可能是這場競爭的時間節點,是三元材料中的低鎳向高鎳轉化的切入點。

科技部《新能源汽車2018年重點專項申報指南》是國家級的,其指標具有權威性。其中指標值是理解和掌握關鍵技術的核心。其主攻方向是: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系統;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動汽車智能化;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力系統。

其中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關鍵技術主攻方向具體是指,一體化設計為重心的高安全高比能。關鍵指標為:電池系統的比能量≥210Wh/kg(2017年12月26日在發改委印發的《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2018~2020年)》中要求車用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循環壽命≥1200次(80%放電深度(DOD))。

客車動力電池系統技術關鍵技術主攻方向,具體是指分散式化設計為重心的高安全、長壽命。關鍵指標為:電池系統的比能量≥170Wh/kg,循環壽命≥3000次(80% DOD)。

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客車動力電池系統成本指標為≤1.2 元/Wh。這個結論是補貼政策再退坡的重要依據。

乘用車用三元電池、客車主推鐵鋰電池,是電池應用的基本態勢。客車要求快充,快充時間為15分鐘以下。

高比能鋰/硫電池、高比能固態鋰電池是下一代電池,目前還沒有強調其壽命要求,2018年上規模裝車,可能性不大。

電動客車的安全是關鍵指標。其為電池單體熱失控後30 分鐘內系統不起火爆炸。

據最新資訊,中國比能量超過300Wh/kg高鎳三元鋰電池的研發已經完成。其代表企業為寧德時代、天津力神、國軒高科等。由此上述2020年目標的完成已確定無疑,而且更有可能超時超標完成。

2018年中外企業的競爭更趨激烈。優美科的三元材料和巴斯夫、庄信萬豐的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等都是自主企業很強的競爭對手。另外在安全領域的BMS有電裝、博世、聯合電子等的切入。根據規劃,在電池總成領域,西方跨國企業(包括特斯拉)在今後5年中全球的電池產能將達到154GWh,且成本也將降到1.1元/Wh左右的水平。因此其電動車的後勁值得關注。

4、金融保險、售後服務、分時租賃的新趨勢

汽車保險雖因汽車市場銷量的增長而快速增長,但同時由於市場的激烈競爭也促使了保險的供給側改革,即從簡單化、標準化、程序化向智能化發展。通過車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在車險產品中的應用,一個新的第三方「事故車定損雲平台」誕生,將在2018年予以推廣。除此之外,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大面積推廣,其與保險之間正在進行著生態演變。

至於新能源汽車和分時租賃汽車在市場上的日益增多,這些都將在2018年給保險公司的業務發展開拓了新的疆界和提出了新的挑戰。

2018年金融科技將重構傳統汽車金融的運作模式。一方面大數據風控和系統自動決策機器的使用,大大加快了貸款審批速度;但另一方面一個更為創新的金融產品正由系統外的金融服務公司在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實施,以整個汽車生態圈打包服務的創新策略,滿足了客戶期待,並且實現了精準扶貧。

售後市場雖經2017年後期幾次所謂重磅消息的發布,又有所謂「巨鱷」進入,但估計今年市場依然波瀾不驚。因為口號與概念再多,並不能真正創造價值。根據歷史的經驗,市場依然屬於踏踏實實地服務於消費者的經營者。儘管「新零售」概念喊得震天價響,但供給側的改革更源於不斷研究變化著的市場,線上線下並舉,做好物流服務,著重消費者體驗等基本要素,努力處理「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政府《關於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支持下,國內共享出行分時租賃行業正在蓬勃發展。2017年約有4~5萬輛分時租賃車在運行運營商約為400家,其中40家已初步形成氣候。總體市場規模或達685億元。2017年在分時租賃行業獲千萬元級以上的融資企業已近20家。其中以滴滴最具代表性。

在經歷最近幾年的激烈競爭之後,滴滴在2016年收購了優步的在華業務。據滴滴的最新聲明,其將在本輪40億美元融資後進一步投資在增加車輛規模、人工智慧AI,以及依靠大數據和雲計算等來調度和匹配車輛。同時提升智能駕駛與智慧交通的創新能力建設,並將進一步國際化。

寶馬汽車在年末年初確認正式加入中國的電動車共享市場。其合作對象為上汽集團EV Car。首批100輛寶馬i3將在成都推出。收費為每分鐘2元。

豐田公司在這屆CES會上宣布其將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從生產供應商向智能出行服務商轉型將是未來的大趨勢。除此之外,還有大眾Sedric,梅塞德斯-賓士F015,通用Cruise AV都將積极參与。

在同期CES會上一家本土電動汽車「生來共享」的新勢力新特(Sitech)又標新立異地推出了「車、樁、出行」一體化的整體布局,提供了智能電動汽車出行體系的解決方案。

據羅蘭貝格在最新發展的《2018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認為,潛在的共享出行需求有望達到1.6億次/天,對應出行潛在需求有望達到1.8萬億元。整個市場仍然在以50%的速度在發展。

5、造車新勢力及汽車零部件的發展動態

2017年是造車新勢力發展引人注目的一年。無論是成功舉辦發布會的蔚來、威馬等品牌,或是因資金鏈斷裂巨額負債的樂視等都引起了世人從未有過的極大關心。當然還有小鵬汽車在鄭州下線等。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2018年或許將是決定其發展的關鍵年。標誌性的事件將是蔚來等新勢力產品究竟能否在今年面市,且是否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為了追求風險最小化,或稱化解風險,今年新勢力將繼續尋求與傳統車企的合作。這在2017年已初露端倪。比較典型的是蔚來與江淮、威馬與海馬,接近年底的時候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廣汽董事會批准等都是重大標誌。

今年可能還將淘汰一部分新勢力,正如2017年的所謂顛覆者樂視、博泰、遊俠的結局一樣。但同時象在CES展會上發布的拜騰和新特又是新的「生命」誕生。

如果說上面所提的合作還基本上是在製造層面上,那麼或許另外一部分致力於自動駕駛的科創企業BAT對汽車行業的滲透更值得令人關注。

百度Apollo車載系統已與威馬等13家中外車企合作,並與一汽、現代等18款旗艦車型深度融合,2018年將實現量產。在今年舉辦的CES展會上,百度更推出了「Apoll 2.0」平台,支持其在今年量產的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阿波龍,在園區、景區、機場、無人駕駛實驗區等限制區城實現L4自動駕駛。

騰訊發布了Alin Car系統,實現了人的交互與用車場景識別。目前該系統已落實到廣汽車型,並發布了iSpace智能聯電動概念車。另外的合作車企還包括長安、吉利、比亞迪、柳汽等。預計今年有些合作項目能夠上市。

新年伊始,國家發改委組織起草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智能汽車的新車佔比將達50%。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路(LTE-V2X)覆蓋率達90%。北斗星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這個要求的提出將給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所有汽車企業以巨大的壓力。當然,這個50%的比例包括了低級別的智能網聯輔助駕駛,甚至包括了內燃機汽車也配置了這些裝置。總之,2018年將是重要時間結點。

據普華永道思略特發布的《2017年數字化汽車報告》預測,到2030年的市場估值將達2.2萬億美元。

如果研究一下蔚來汽車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作方,可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即一批中國新興的但也是陌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正在「彎道」上努力前行著。在蔚來的配套零部件花名冊中,許多傳統汽車零部件仍由跨國公司供應。但更多的自主民營企業不但在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領域中把持著難以撼動的地位。另外,還在輕量化底盤、碳纖維結構件、換電站、導航系統和車聯網、智能駕駛艙領域也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這種趨勢在今年還將隨著造車新勢力的成長而繼續發展。在是屆CES展會上,中國展商數量將近佔40%,在汽車類中絕大部分又是零部件供應商。

但與此同時,在創新汽車零部件領域中也有一股合資潮正在涌動。比如采埃孚宣佈於北汽集糰子公司海納川籌備成立電動車汽車部件合資系統等等。因此2018與今後的新能源智能汽車零部件配套市場競爭將形成自主與外資、新型與傳統,互相滲透合資合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加錯綜複雜的多元化態勢。

6、大勢所趨,低速電動車潮流不可阻擋

雖然低速電動車在國內不受待見並處處受限,但依然深受三、四線城市以下的老百姓歡迎。其自發銷量超過了受到政策呵護和享受各種補貼的新能源車2~3倍。僅山東一省的銷量就為75萬輛,與全國新能源車的總銷量相差無幾。但最重要的還不是銷量,而是低速電動車不僅能拉動就業,拉動內需,而且能拉動城鎮化進程。最最重要的是低速電動車在扶貧任務中的重要擔當。這與上世紀90年代對低速農用車政策開放後促進了農村經濟大發展的道理是一樣的。

低速電動車銷售持續旺盛,證實了其背後強大的需求存在。低速電動車在廣大鄉鎮地區填補了公共交通網路的「不平衡、不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這是一個堪稱萬億級市場。

至於在低速電動車質量與安全方面的爭議,相信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得到提高,事實證明也是如此。以山東省為例,據當地汽車行業協會統計,在兩三年前省內有上百家企業生產這種電動車,而如今經「洗牌」後只剩20家,而且前5的產量佔比為75%左右,因此優勝劣汰還在進行之中。目前整個行業正在按工信部「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的精神發展著,2018年有望將低速電動車納入《公告》管理。這或將成為低速電動車「扶正」的英明決策。目前整個行業除了「技術條件」之外,還在期待最終的國家標準出台。事實上,在低速電動車大賣的地區,其正與A00級電動車放在同一店面、同一賣場銷售,並無門戶高低之分。因此潮流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預計2018年低速電動車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7、極目長江向東流科技進步不可擋

數據顯示,過去的 2017年,美國市場新能源車銷售47.7萬輛,歐洲市場為30萬輛,儘管如此,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也僅1%左右而已,遠遠不能滿足年復一年增長的環境保護要求,因此車企都承受了很大社會及市場壓力。另外,由於新興企業,如特斯拉儘管年銷量僅10萬輛多一點,但卻搶奪了豪華車市場的份額。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雙積分管理政策,更增加了跨國車企的壓力。鑒於多重原因,這些車企正在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據路透社的統計,這方面的投入已達到900億美元,而且還在增長中。在這些投資中,有190億美元來自美國車企、210億美元來自中國、另有520億美元則來自歐洲等國。在此屆北美車展中,他們都宣稱,其投資的大部分都是為了應對中國市場的需求。

但汽車行業的革命性改變來的非常之快,新能源汽車來了,企業正忙地窮極應對,但新一輪以中美兩國科創企業領銜的全球性智能汽車已經撲面而來。2018年及今後的若干年或許將成為跨國車企會否掉隊的關鍵時刻。

8、主流跨國車企今後幾年的規劃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動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延至2020年

TAG:電動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