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生髮長文數落父母暴露兩代人之殤:爸媽等你說謝謝,你卻等著他們說抱歉

留學生髮長文數落父母暴露兩代人之殤:爸媽等你說謝謝,你卻等著他們說抱歉

一位從小成績數一數二,高考以本市理科狀元的身份進入北大最好的專業就讀,目前是美國排名前50大學研究生的「別人家孩子」,卻對他的父母滿懷怨恨,甚至走到了極端,兩代人的關係徹底決裂,他12年不曾回家過春節,6年前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

這位化名王猛的青年,認為父母多年來以關愛為名,行控制之實,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和認知困惑。在多年來與父母隔閡的過程中,他一直努力與童年陰影對抗,為此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近日,他寫下萬字長文,細數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矛盾,以及自己的感受,並發給了一些要好的朋友,他希望可以告訴這些年輕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這封萬字信的開頭部分文字(圖源: 紅星新聞微信公眾號)

他父母到底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

實事求是來說,其實並沒有。

不僅沒有,他父母可以算是十分稱職的父母,兩個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高出周圍人平均數的學歷,還有體面的工作,夫妻關係也很和諧,十分關注孩子的教養和成長。

他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說起來都是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比如父母喜歡凡事包辦代替,不尊重他的喜好和感受,強行讓他執行父母認為正確的生活方式等等,基本上都是很多中國孩子曾經遭受過的待遇。

在他舉出的若干例子中,有一件事情最有代表性。

班裡要搞文藝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但他母親卻不容分說地讓他穿長褲,連他提出帶上短褲備用的請求也沒被准許。演出時只有王猛一個人沒有按照規定著裝,可想而知他的尷尬和班主任的不滿。

——從小到大他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和審美來置辦的,幾乎沒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選擇的。

連衣服都是如此,更何況是生活中別的更重要的事情呢。

在他萬字長文中,布滿了「肆意操控」、「衝突」和「炫耀」這樣的字樣,那些看起來細細碎碎的小事,他父母都已經不記得了,卻成了壓在他心上的石頭。他說,「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

很多網友在新聞下面評論,都覺得王猛有點小題大做,甚至有白眼狼傾向,「父母把你培養得這麼優秀,你卻只記得他們對你不好的地方?」

從這些評論中就可以想像到王猛的鬱悶,他的父母正是這樣想的。

兩代人的關係之所以走到死胡同,同樣是當他一次次的試圖讓父母知道他的感受,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他父母都堅持認為,自己沒有錯。

即使最後,他以如此決絕的姿態和父母劃清界限,可父母依舊覺得他在小題大做。看到兒子發來的決裂信,王猛的父親搞不懂兒子為何會遠離,為何不能「舉重若輕」,為何老是揪著過去不放。

他們始終在為自己辯解,哪怕承認一點自己過去的失誤,也馬上跟著無數的解釋和自我開脫。他的母親說:

要說掌控,他17歲以後就不在我們身邊,現在34歲了,人生一半都在外邊,如果前半程我們在掌控他,可問題出在這後面啊,照這樣說,反而是掌控不夠。

我能理解,他們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而中國式父母是不會對孩子承認錯誤的,他們沒有被設置這個程序。他們習慣了執著於「我是家長,我不可能錯。」

如果將王猛換成是他們的朋友、同事、家人,他們想必不會將他們的吐露心聲當成是廢話,可對自己的孩子,他們就會。

作為父母的優越感,阻止了他們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他們所給予孩子的的,都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學業上的監督,健康上的關注,無微不至的管束,都是害怕孩子學壞,希望孩子成才,卻把孩子心靈的脆弱,成長過程中的認知困惑,全都視為無謂的無關的瑕疵,撇在一邊。

他們忽略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需要得到的,就是接納。

他的真實感受需要接納;

他的不良情緒需要接納;

他的脆弱需要接納;

他的不同尋常需要接納。

父母的接納,對於建立一個孩子的安全感、自信、自尊心十分重要。

接納與對錯無關,一個孩子,他的愛恨,他對自我的理解,對世界的態度,可能都很幼稚,在成人眼中不值一提,但比對錯更重要的是,要讓他知道,他的感受是有人尊重和理解的,父母願意和他一起去面對。

而這一切,王猛從未得到,他那稱職的父母在他遭遇到挫折的時候,忙著說教和開導,唯恐他走偏路,卻忘了最最原始的安撫方式不過是說一聲,「孩子,我懂你。」

他一次次對父母伸出求助的手,卻一次次被忽視,正如他說,我給過他們機會,然而,他們並沒有看到。

就是這些長期的漠視和隔閡,把一件件本來不大的小事累積起來,毀掉了兩代人之間的曾經深厚的感情基礎。

但同時,我並不認為王猛的做法是正確的的,他過度放大了生活矛盾,將父母的正常關心也理解為對抗和控制的關係,他把拒絕面對父母當成是成長的一種方式,沒想到卻墮入了更深的自我糾結中。

他始終是在逃離,而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他對父母如此任性和自我的基礎,其實正是父母對他的溺愛,將他視為生活的全部,所以他才能知道,遠離他們,讓他們看不到自己唯一的心愛的兒子,才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和傷害。

是的,他依舊幼稚地固執地決絕地在施行著自己的報復計劃,離開父母並沒有給他帶來預期的安寧,他還是被困在原地,那童年的陰影中。

他本可以用更成熟一點的方式來處理的。

我以前是孩子,我現在是父母,站在兩世生命的交界處,我既理解王猛的父母,也理解王猛。

他父母不算尋常那種不負責任的父母,甚至可以說非常負責任,而且也在教育上結出了足以令人驕傲和艷羨的成果。

但兩代人的感受是如此大相徑庭,小時候,父母以為自己給的是春天,他以為自己在寒冬;長大後,父母盼望著孩子能說一聲謝謝,孩子卻在等待父母說抱歉。

兩代人最悲哀的結果不過是,最濃烈的最無私的愛沒有得到善果,最後,卻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怨恨。

中國的家長是不會認錯的家長,你和他們是對錯,他們說恩情;你和他們說心事,他們和你說恩情;你和他們說恩怨,他們還是和你說恩情。「為什麼你不記得那些好的,卻偏要記得那些壞的呢?」

好,是要記得的,但壞,也是難以忘記的。

成長有時候是要跨越一個坎,和父母做一下情感總結則是成長路上的障礙跳。很可惜,有的人終生都沒有跳過這個障礙。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在成年後無法和父母保持良好關係的人,其實都是一些固執地等待著父母認錯的孩子。

他們在等待的,不過是一句道歉,只要一句對不起,可能就會安放若干年的委屈。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成為敢於認錯,能夠自我反思,和子女之間保持平等交流的父母,當父母想聽謝謝的時候能說到一聲謝謝,孩子想聽抱歉的時候能得到一句抱歉,那才是兩代人最健康的存在方式。

真正強大的愛能令人記得那些好,又寬容了那些壞。

-END-

本文文字原創,配圖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