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

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

文化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脊樑,它是跨越空間和地區的足以走出去的國家精神,我們現在身為一個中國人,實在是應該為我們民族文化點贊和自豪。現在,21世紀的軌道上,已經綻放了眾多星宿,其中的光芒無比耀眼。社會各個領域內的人士都在發揮的自己的價值,而無論如何都應將文化凝住其中,否則就會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內核存在似的幾點來支撐著我們的需求。但是隨著社會的腳步,知識社會的變化已經在當今經濟模式的驅動下高頻率的運轉,而人群的流動與分工、選擇、孵化等,都需要一個東西來支撐這適應時代的軟實力與公約數。那麼,紮根在社會人群的文化精髓,也在這股浪潮中,顯出了其獨特的現實價值和宣傳優勢,並且其中尤以儒家學問為代表的社會基本推動運作,正在持續不斷的覺醒。

那麼,一個問題就油然而生,那就是儒家學問如何在當今時代可持續發展呢?首先,儒家學問樣有一個定位,就是孔夫子在推動其思想的時候,周遊列國十幾年,回歸魯國之後,開始了其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實踐過程。並且,打破了學在官府的當時格局,開始了有教無類的教育路線。將原本的周朝貴族思想,傳授給平民百姓,無論國人野人都有了可以學習的資格。之後在司馬談、司馬遷、董仲舒等人的推動下,在史官的筆下記錄成儒家,並且在漢武帝的時期大行天下。一直時至於今,我們還存在著這一精神思想。但是,在當今時代的影響下,斷然不能將其評定為儒教的宗教性存在,否則就會失去儒家學問的本真,讓眾多社會大群與毫不知情的人受到其學問的朦朧性而感到迷惑。

同樣,在互聯網時代共享模式的知識社會,人們普遍忙碌於自己的事業,現實問題充斥甚至決定著我們的選擇。在這個條件下的人們,是否可以像儒家這一階層一樣專心於學術思想呢?答案肯定不可能。一個不從現實問題入手並解決問題的思想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歸結為空想的理論或體系。所以,儒家的學問在這一個嚴峻的問題下,受到了嚴重的拷問。甚至,有很多人對於儒家實質學問沒有一個較為系統、客觀、運用的認識或了解,這就是一個現實問題。

那麼,我提倡的不是儒教或儒家,而是可以走社會普遍人群或社會主體的路線,主要以儒學為主。可以直觀的理解為儒家的學問,而不是學術,是可以在人情世故、做人做事、企業經營、理念實踐當中充分運用的儒學。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正是基於這一個考慮而形成的一種認識和方向。

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包括:儒學、儒行、儒商、儒醫、儒史,五儒一體。儒學,當側重於踐形的知行合一思想,真正能夠力行於日常應用當中。其發展的源頭來自於孔子,因孟子而得到充分的闡明。踐形,就是身心之學,表裡如一、知行合一、義利合一的思想,尤其以陽明心學為代表的基準思想,在當今文化復興的浪潮中,起到了決定性的驅動作用。並且,在人格境界、做人做事、經營實踐、自律慎獨等方面更要有所落實,才是走出了大眾路線的特質。否則,儒家學問從始至終都會在象牙塔里,不會被外界所容納或接受。

儒行,就是指踐形儒學的角度、精神、容貌、言行、教育等五方面。第一,儒行角度:契合時代特徵,並維護大眾與民族、國家權益。第二,儒行精神:是以最基本的民族精神與天下為公的精神,活出自己的骨氣與自信。第三,儒行容貌:彰顯內心的純正,表裡如一,做到不自欺。第四,儒行言行:順風土、不立異、知廉恥、明善惡、講誠信、立榜樣。第五,儒行教育:不復古、不拘泥、不在口頭上爭論,注重心地與技能上的雙重培養。總而言之,儒行可以用一個字來表述,那就是——誠!唯有如此,所言所行,才會更實際的踐形與弘揚儒學。

儒商,孔子的弟子子貢就是儒商的鼻祖,也是立己立人、達己達人的踐行者。對於儒商,可以用四句話概括。一、章其遠近:面對遠近的商品、流動人群有著洞悉的認知與了解,對於時代的趨勢,可以有著敏銳的嗅覺與運營的改動,並且可以因地制宜,進行改變並且交易。二、興滅繼絕:對於夥伴或他人能夠主動地幫助,能夠將一個已經瀕臨破產的集團與公司,使其復活與鮮活,能夠將一個已經癱瘓的公司系統與文化重新振作起來,彼此交往能夠融洽的長久來往。三,舉而措群:所作所為,能夠安定內部與外部、家庭與公司、社會更方面,這是正真的事業,也是儒商精神的核心。四,參贊天地:通過自身與團隊的努力,彌補天地的空缺與市場的空缺、人生的遺憾。通過這四點的一步步努力,逐步達成立己立人、達己達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儒商。

儒醫,不單單指醫療人群,廣義的更是通過儒學儒行,落實在儒商或人生事物中的真正可以服務大家的人士,可以說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儒醫。不論行動方法上的技巧的真誠,還是德行上的善,或者是行道弘揚上的美,只有真正能夠利益大眾的人,才可以稱之為儒醫。否則,不但幫助不了他人,反而害了自己,自欺欺人,終究會自取其辱。

儒史,首先是是非觀的問題。是非觀是作為一個人衡量事物的標準,但不僅僅是以個人為中心,而是以生生不息的社會、自然特性為基準的標準。其次,是價值觀,也就是一個人的重要性排序,對於儒學的天下為公的精神,當然是以公正的不約而同的價值觀為導向,並且以此確立民族觀與歷史觀導向。而在現實社會當中,又是以團體與個人的踐形儒學為路程的發展史,並且生生不息、持續不斷的向前進取。

總體而言,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是基於儒家學問的心性之學,踐形於事物當中,驅動社會經濟與人文發展,並能夠結合個人、團體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持續不斷發展的理念。在社會當中,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可以真正落實到個人、團隊、企業當中,但是,同時要闡明其五儒一體的儒學發展觀,必須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人群、不同地區而做到因地制宜、入鄉隨俗、與時偕行的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否則就會成為教條主義,不能夠有效的發展與進步,這是大忌。在此,我由衷的感慨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真有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地方。應當不斷地挖掘與推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簡介:王童,字野陽,號孤舟子。男,1997年6月1日生,北京人。陝西省陽明學會研究員、長安陽明書院院長助理、民間學者。幼年受佛教啟蒙,經歷道家、儒家、玄學、理學等各方面文化思想滲透,之後轉入以陽明心學為主,諸子百家為輔的階段。經過長時間的體證與熏染,形成的思想著作為《執中錄》;註解類書目《周易解原》、《老子解原》、《孝經注》;中國簡史《策鑒》;彙集類書目《歷代集選》、《原道七書》、《五經萃選》;個人詩集《孤舟晴照集》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省陽明學會 的精彩文章:

TAG:陝西省陽明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