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最少學一味本草對自己有好處——瓜蔞

每日最少學一味本草對自己有好處——瓜蔞

瓜蔞 Gualou

《神農本草經》

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和雙邊栝樓(T.rosthornii Harms)的成熟果實。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河北、河南、安徽、浙江、山東、江蘇等地。秋季採收,將殼與種子分別乾燥。生用,或以仁制霜用。

性能: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

應用:

1.痰熱咳喘。

本品甘寒而潤,善清肺熱,潤肺燥而化熱痰、燥痰。用治痰熱阻肺、咳嗽痰黃、質稠難咯、胸膈痞滿者,可配黃芩、枳實等,如清氣化痰丸(《醫方考》)。若治燥熱傷肺,乾咳無痰或痰少質粘,咯吐不利者,則配川貝母、天花粉、桔梗等。

2.胸痹、結胸。

本品能利氣開郁,導痰濁下行而奏寬胸散結之效。治痰氣互結,胸陽不通之胸痹疼痛,不得卧者,常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樓薤白白酒湯、栝樓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治痰熱結胸,胸膈痞滿,按之則痛者,則配黃連、半夏,如小陷胸湯(《傷寒論》)。

3.肺癰,腸癰,乳癰。

本品能清熱散結消腫,常配清熱解毒藥以治癰證,如治肺癰咳吐膿血,配魚腥草、蘆根等;治腸癰,可配敗醬草、紅藤等,治乳癰初起,紅腫熱痛,配當歸、乳香、沒藥,如神效瓜蔞散(《婦人大全良方》)。

4.腸燥便秘。

瓜萎仁潤燥滑腸,適用於腸燥便秘,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生地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蔞10~20g。瓜蔞皮 6~12g,瓜蔞仁10~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虛便溏者及寒痰、濕痰證忌用。不宜於烏頭類藥材同用。

鑒別用藥:本品入葯又有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之分。瓜蔞皮之功,重在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瓜蔞仁之功重在潤燥化痰,潤腸通便;全瓜蔞則兼有瓜蔞皮、瓜蔞仁之功效。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主胸痹,悅澤人面。」

2.《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

3.《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寒痰、濕痰、氣虛所結之痰,飲食積聚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合三萜皂苷,有機酸及鹽類、樹脂、糖類和色素。種子含脂肪油,皂苷等。瓜蔞皮含多種氨基酸及生物鹼等。

2.藥理作用:所含皂苷及皮中總氨基酸有祛痰作用;瓜蔞注射液對豚鼠離體心臟有擴冠作用;對垂體後葉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並有降血脂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及流感桿菌等有抑制作用。瓜蔞仁有致瀉作用。

3.臨床研究:瓜蔞製片或製成注射液用治冠心病有效(《中草藥通訊》,1976,9:47);注射液還可治療喘息性氣管炎及肺心病哮喘(《北京中醫》,1984,1:22);瓜蔞與紅花同用,水煎內服,治帶狀皰疹有良效(《山東中醫雜誌》,1993,6:40)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

本期主編:沉香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只做公益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帝內經和易經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一個月狂減20斤,大S的減肥食譜大公開!

TAG:黃帝內經和易經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