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荔波大小七孔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景

荔波大小七孔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景

整個小七孔景區是以小七孔古橋而命名的,建於清道光15(1836)年,是溝通貴州至廣西的重要橋樑。整個七孔古橋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與橋下綠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畫。

這座漂亮的古石橋有四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說,遠古時候有一個名叫阿吉的瑤族的小夥子,他的右手只有一個指頭,但是這個獨指卻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堅硬如鋼的岩石戳成爛泥一般綿軟,更奇的是,過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復其堅硬本性。

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麗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見鄉親們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對岸去趕場和耕種,便決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橋。他們來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獨指戳石頭,姑娘們便用變軟的石頭捏砌成橋,一個姑娘負責砌一孔。他們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氣幹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橋。

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橋,本橋遂名小七孔橋。又因這座橋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還有一個別稱叫「七姑橋」。此橋看似單簿,但幾百年來它經過多次洪水衝擊卻泰然屹立,迄今完好無損,可見其建築工藝的精。

傳說中的小七孔正面照。

相傳古時候這條橋是廣西和貴州的分界線。

在小七孔橋上拍的,別有一番景緻呢

路上遇到的小壩,天氣很好,心情也和天氣一樣,好期待的小七孔!

68級響水河瀑布

涵碧潭的68級跌水瀑布,由一些高低分布的小瀑布組成,層層疊疊,水流時而急促狂瀉時而平坦舒緩。隨著水深水淺的關係,呈現出來的色澤也有些許差異,構成了詩意盎然的動態水景。

溪水沿著高低錯落不齊的地勢向下游流去,形成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小瀑布。

68級瀑布的每級落差比較小,但是響水河在這段不太長的河道中的落差十分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廖福夫 的精彩文章:

山城滿城盡飄桂花香

TAG:廖福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