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族英雄!五胡亂華時期,此人一己之力為漢人在北方保存一方樂土

民族英雄!五胡亂華時期,此人一己之力為漢人在北方保存一方樂土

自漢朝以來,在多代皇帝的寬容接納政策下,胡人不斷進入中原地區,勢力慢慢變大。

到晉惠帝時期,西晉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皇室內鬥「八王之亂」,使晉朝國力空虛,軍事衰退,民生凋敝。

胡人趁機大舉進攻中原,北方淪陷,胡人先後建立了十多個強弱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胡軍所到之處,一般都是屠城千里,經常一次性就屠殺上萬漢人,有記載「胡皇」石勒曾一次屠殺過數十萬百姓。

在這一時期,北方的漢人在胡人殘暴野蠻的統治之下,要麼死得很慘,要麼生不如死,人口在這一時期銳減七成。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更是漢人的災難。

就在這種環境下,有一個人卻在北方建立了一個漢人政權,為北方漢族人民提供了一方樂土。這個人就是前涼政權的締造者張軌。

張軌出生於公元255年,安定烏氏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肅人。公元301年,張軌被西晉朝廷封為涼州刺史。

當時涼州的鮮卑族正發生叛亂,盜賊四起,肆虐鄉里,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張軌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兵馬,一舉將一萬多人的盜賊團伙殲滅,他在當地的威望也建立了起來。

張軌四方平定叛亂之時,不忘建學校、施教化,他禮賢下士,崇文祭酒,不久之後,涼州便社會安定,經濟得到了發展。與此時的北方其他地方相比,這裡就是世外桃源。

北方漢人逃難時,一個選擇是南方,再一個選擇就是涼州。而張軌也積極接納難民,為他們提供庇護。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下大亂,唯有涼州可以避難。

張軌還一直心懷朝廷,公元304年,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叛亂時,他還派三千兵馬去京城保護皇帝。

公元305年,張軌更辦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派司馬宋配討伐鮮卑族頭領若羅拔能,這次戰役,俘虜敵軍十多萬人,並把若羅拔能斬殺。

這件事使張軌名聲大震,朝廷封他為安西將軍、安樂鄉侯。這場戰役也奠定了張軌西域霸主的地位。

永嘉之亂後,各方諸侯勢力就不再聽命於朝廷了,但張軌卻一直保持著向朝廷進貢,從來沒有停止公平。

朝廷一再嘉獎張軌,後來要加封他為公爵,但張軌覺得自己只是在盡應盡的職責,所以堅決不接受。

在張軌的治理下,涼州地界太平,百姓安定,成為北方漢人的一方樂土。

公元314年,張軌病重,他留下遺言:「我死後,文武官員都要盡心儘力,上報國家,下撫百姓。我的棺木要從簡,墓中不要隨藏金銀。要輔佐好我兒安遜,忠於朝廷。」

不久,張軌去世,享年60歲。朝廷追贈他為侍中、太尉,謚號武公。這樣的民族英雄,我們不該忘記!

前涼共立國76年,疆域120萬平方公里。它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文化、政治、經濟以及民族融合方面都有著巨大的歷史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讀春秋 的精彩文章: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並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兩個人

TAG:寶讀春秋 |